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銅鑼灣古惑仔,新義安扛把子:香港黑幫現在都洗白了嗎?

銅鑼灣古惑仔,新義安扛把子:香港黑幫現在都洗白了嗎?

作者:Stanley

說起香港黑社會,恐怕繞不過?古惑仔?系列電影,它把香港獨有的黑社會文化詮釋得淋漓盡致。

香港黑社會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遠近聞名,但很多人對於它們的源流、歷史和近況都不清不楚,本文將會簡單梳理一下香港黑社會的發展史。

古惑仔

天地會:香港黑社會的源流

香港黑社會,最早可以追溯到1760年在廣東進行反清復明的組織天地會(也稱洪門)。當時的天地會以一面三角型旗織作為幫會標誌,象徵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三才相合,所以又被稱為?三合會?。

直到鴉片戰爭時期,由於清政府國庫空虛,無力管治廣東地區,所以在該地設置了團練制度,任由鄉鎮自行組成武裝,以達到維護地方治安和制衡英國人的目的。正因如此,幫會在團練制度支撐下下迅速發展起來,形成勢力龐大的反政府力量。

1854年廣東洪兵起義便是其中一例,當時包括三個洪門社團共四十幾個縣的人士參加,高達幾十萬人,並一度圍攻廣州城,最終在廣西桂平建立了大成國,堅持到1861方遭清軍平定,可見三合會在清未已有十分龐大的規模。

天地會的一種腰牌

洪兵起義失敗後,三合會依然勢力頑強,向民間小區發展,因為清政府對於廣東一帶的管治癒來愈無力,所以民間很多時候需要藉助幫會的力量來保護自己。

因此,三合會開始對這些場所進行「睇場」(看場子),收取一種叫?陀地?的保護費,而幫會的保護對象多數為娛樂場所,例如粵劇劇院、斗狗場、斗蟀場、賭館、麻雀館、妓院、煙館和茶樓等等,三合會愈來愈有黑社會的味道了。

到孫中山鬧革命的年代,三合會由於其反清復明的宗旨,也樂於支持孫中山。

國民黨對三合會也很重視,在抗戰時期利用三合會在廣東淪陷區進行敵後情報偵查的工作,一些三合會領袖更被國民黨授軍銜,例如向前少將(新義安創辦人)、軍統特務葛肇煌(14K創辦人)等等。

紮根香港 :作為同鄉會的黑幫

1949年後,國民政府兵敗如山倒,因為當時大部份的幫會都是帶有國民黨背景,而且後來新中國的鎮反運動更是將矛頭指向黑幫份子,為免被清算,大量三合會成員從廣州跑到了香港,這開始了香港的黑社會時代。

由於國共內戰,大量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籍貫的老百姓來到了香港,香港成為一個彙集中國各地文化的地方。

國民政府撤退路線

因為這種多元文化背景,當時的香港帶有強烈的鄉土主義,不同籍貫的群體經常跟另一個籍貫的群體發生衝突。自然地,各群體為了自保,組成了各自的幫派,以籍貫鄉里作為入會的標準,所以香港的黑社會是帶有強烈的鄉土主義。

以當時最強盛的幾支幫會為例,新義安的成員多數來自潮汕及海陸豐等閩南話流行地區,是典型的潮汕幫會。而和勝和的成員多由本地人、客家人、四邑人等粵語流行地區的人士所組成。

再者,當時港英政府十分腐敗,警察上下無一不貪,所以香港治安混亂,一般百姓對警隊缺乏信任,寧願交付保護費予幫會,讓黑幫人士對其保護,因此催生了香港黑社會的發展。

平民百姓一旦上交了保護費,幫會就需要對其負責,如果被保護者遭受其他幫會欺負,那麼幫會必須?出頭?,要麼出面談判,要麼就?吹雞?(叫齊人馬) 跟入侵幫會血拚。

上世紀50-70年代,香港街頭很容易看見兩個幫會因為?收陀地?、?收規?(兩個詞語都解作收保護費) 而演變成?開大片?(打群架)。常常鬧到防暴警察來鎮壓的地步,可見黑幫發展已經深入香港市井小區。

收保護費之外,香港的黑幫還在九龍城寨(一個三不管地方)設置了賭檔、煙館、妓院等黑道生意,用以維持幫會的收入。

昔日的九龍城寨

這個時期的黑幫雖然涉足不少黑道生意,但很講義氣,收了保護費就得需向客戶?盡責?。而對一些初來香港的鄉里,黑幫也會提供少許生活費,還會介紹工作以及租房給他們。因此,此時香港黑幫的同鄉福利會色彩不少於犯罪團伙。

六、七十年代香港著名毒梟?跛豪?吳錫豪雖然臭名昭著,但會對新來香港的同鄉多多接擠,甚至捐錢維修廟宇及骨灰罈場。

?跛豪?吳錫豪

廉政公署打擊,黑社會轉型

1970年代中後期,港英政府成立廉政公署來打擊貪腐,香港警隊成為廉政公署的重點打擊目標,多名高層先後被捕或潛逃出國,包括著名的總華探長呂樂(當時呂樂共貪腐達5億港幣,相當於現在1千億)。

廉政公署狠狠打擊警隊後,警隊執法得到大規模改善,貪腐根絕,而警隊又能夠為大眾提供高效率的服務,所以香港大眾對警察的維持治安能力也愈來愈認同,民眾對警隊的信任度也愈來愈高。

「五億探長」呂樂

因此,依靠黑幫保護的時代慢慢過去,黑社會的保護費也因為警隊的高效而急速減少,黑社會的收入大不如前。

再者,中英兩國在1987年同意清拆香港黑社會的重要據點九龍城寨,後來大量的制毒工場、妓院、賭檔被清理,香港黑社會遭受史無前例的打擊。

香港

此外,80年代香港經濟環境良好,市民教育水平、生活素質整體提高,很多年青人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份收入不錯的正當工作,所以參加黑社會的年青人愈來愈少,再加上老一輩逝去,香港黑社會又遇上了?人才荒?。

面臨危機,香港黑社會不得不經濟轉型。當時的大環境正值改革開放,有不少頭目選擇北上辦廠或開設娛樂場所,有些則到鄰近的澳門經營賭場和賭廳,又有一些則到東南亞開一些小餐館,過著半退隱生活。

前黑社會成員,現在經營小本生意

當然,也有一些留在香港本地,以經營娛樂產業事務為主,黑社會的企業式轉營可以說是香港經濟發展下所影響的現象。

結語

香港黑社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天地會到團練,再到民國時期的地方幫會,後來因為國共內戰而遷到香港。最初的黑社會因為香港五湖四海的環境而演化成帶有鄉土主義的同鄉會,以收保護費及經營一些小本黑道場所為主。

到了1980年代,因為香港的經濟環境轉好、警隊效率提高等因素,黑社會的財政、人力方面都遭受嚴重的打擊,最後轉向多個產業發展,形成黑幫企業化的路線。

香港黑社依然存在,但是以另一個方式運作,「古惑仔」那樣從街頭砍到街尾的打打殺殺早已銷聲匿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像美國一樣,想打誰打誰?
八路軍只有6個旅,為何能投入105個團參加「百團大戰」?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