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任蘇聯的總理長達16年,三朝元老,如果有他在,蘇聯可能不會亡

他任蘇聯的總理長達16年,三朝元老,如果有他在,蘇聯可能不會亡

特約作者:一碗涼粉

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柯西金,對於我們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冷戰時期參加越南胡志明主席葬禮後在北京停機,試圖做某些程度的緩和,這是他的外交方面。其實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了不起的經濟學家,實幹家,也及其富有政治頭腦。

柯西金

眾所周知,柯西金與勃列日涅夫之間一直存有「政見分歧」。1968年討論武力干預發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時,他也因主張和平解決而受到政治局內「鷹派」的抨擊。最終,柯西金極力倡導的經濟改革半途而廢,他本人也被解職「退休」。

對於蘇聯出兵阿富汗,他持反對意見。據俄羅斯解密歷史檔案披露,在1979年12月蘇共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的出兵決議上,他一個人拒絕簽字。柯西金的助理索科洛夫斯基回憶,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柯西金在醫院裡對他說:「我不能再做什麼了,他們什麼意見都不想聽……」

勃列日涅夫

其實,柯西金從政數十載,曾與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一起共事,擔任政府首腦長達16年之久,這在蘇聯及沙俄的歷史上都是創紀錄的。有人解釋說,作為「三朝元老」,主要得益於其「務實和沒有政治野心的人品」。

柯西金對於蘇聯來說莫過於1964至1980年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相當於蘇聯總理,在這長達16年的總理生涯中,最重要的是他主持的"新經濟體制",就是在計劃經濟內放入某些市場經濟因素,換一句話講就是用斯大林體制改革斯大林體制,但是改革改革有成效的時候,就遭到了蘇聯高層的抵制而夭折,這也預示著蘇聯最後的命運。

斯大林

柯西金一貫小心謹慎,在政治上不冒風險,因此在改革的最要緊關頭,他選擇隨大流,隨著國際政治形勢的變化,政治競爭取代經濟建設,最終,勃列日涅夫否決了改革,新經濟體制被施行勃列日涅夫式的"安樂死"。


《蘇聯「三朝元老」柯西金》,《柯西金傳》

同樣都是國防部長,美國國防部長都有什麼職責?

關東軍有70萬,裝備又十分精良,為何無法抵擋蘇聯軍隊的進攻?

二戰,一個齊裝滿員的日軍甲種師團有多難打?

一個是大清當時的紅頂商人,一個是大清後來首富,他們為何常常鬥智鬥法?

他是蔣介石的文膽,文人氣質,同道相惜,書生做吏必受辱,最後抑鬱自殺

既然游擊戰術不易被打敗,為什麼很多國家不採用游擊戰術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枚明粉 的精彩文章:

弗朗哥在西班牙獨裁了一輩子,為什麼最後將政權移交給了西班牙王室?
按照明亡於萬曆的邏輯,那麼蘇聯就亡於此人了

TAG:一枚明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