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早晚涼中午熱如何度長夏?溫溫水,毛毛汗,早早睡

早晚涼中午熱如何度長夏?溫溫水,毛毛汗,早早睡

在加長版伏天里度長夏,省會各醫院接診的腹痛、腸胃不適患者大幅增多,醫生提醒夏末秋初掌握養生訣竅

長沙晚報記者周輝霞通訊員徐珊

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長版的,由往年的30天加長到40天,整個立秋節氣都要在這加長版的三伏天里度過。在這夏末秋初氣候切換的時節,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內科副主任醫師江志超提醒,市民的養生方式也要即時轉換,切不可貪涼飲冷、不要過多出汗、不要時差顛倒,在養生方法上更不要人云亦云。

貪涼飲冷,腹痛、食慾差的患者增多

醫生提醒:喝溫溫水最是合適

白天暑熱逼人,夜晚仍寂寥無風,今年夏季,長沙人覺得格外熱。熱鬧的地方還有醫院的門診。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呼吸道感染、腸胃不適患者的數量近期大增。

長沙市第四醫院兒科主任鄧發文介紹,整個暑季,醫院收治的腹瀉兒童明顯增多。伏天持續,細菌容易滋生,孩子的胃腸道胃酸和消化液分泌相對較少,病菌很容易進入他們的腸道而引起腹瀉;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是因為成天呆在空調房裡,加之穿著較少,家長忽視了對於他們腹部的保護,腹部受涼引起的腹痛、腹瀉也比較多。

江志超介紹,季節交替之際,市民的飲食不在於多與雜,不在於過於寒與熱,關鍵在於吃進去的東西是否有效吸收與排泄。

夏末秋初,氣候以濕熱燥為主,此時脾胃易受濕熱之邪影響,出現各種不適。加上秋初燥邪來臨,肺部功能易受影響,空調的盛行更是讓機體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出現反常的腹瀉、手腳關節疼痛等空調病。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角度而言,過冷過熱都不利於陽氣的保護,特別是在夏末秋初這個「秋老虎」盛行的南方,一定要注意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補充水分時忌貪涼只喝冷飲,溫溫水最是合適。

運動過度,揮汗如雨致秋燥傷陰

醫生提醒:有氧運動出點毛毛汗

為了擺脫疲軟的狀態,市民王紅近段時間加強了運動。在運動打卡表上,她給出自己的每日運動指標包括深蹲200個、跳繩20分鐘、跑步30分鐘等。每次運動完,王紅汗濕一身,覺得自己身心輕鬆了。可是在上午的工作時間裡,她覺得十分睏乏,呵欠連連。她前往醫院檢查諮詢,才知道各種不適的癥結是運動量太大了。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的體魄來源於運動。但在夏末初秋時節,運動要注意避免過度出汗,避免秋燥傷陰。江志超建議,夏末秋初,健身時最好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並提倡因人而異。年輕人可以適當進行長跑、長途騎行等運動,而中年人則應選擇快走、慢跑、登山等運動,老年人則建議安排散步、瑜伽、太極拳等項目。此外,中老年人要掌握好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每次不要超過1.5小時,鍛煉時以身體出點毛毛汗、鍛煉後感到輕鬆舒適為宜。

熬夜加班,睡了8小時總覺睡不醒

醫生提醒:宜早睡早起順應天時

從事文案工作的李博從前天晚上開始「開夜車」,忙著準備下周開會要用的材料,經常熬夜到次日凌晨2時。為了確保自己睡足,他一般會睡到上午10時左右才起床,保證自己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可問題是,每次按點起床後,他總是覺得大腦一片空白,無精打採的,似乎還要睡,卻又睡不著。

江志超表示,在中醫看來,睡眠是養生的訣竅,科學、規律的睡眠才能幫助人消除疲勞,恢復精力,同時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等。這其中的關鍵是睡眠要順應天時,而熬夜恰恰違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睡眠沒有疊加功能,錯過了最佳睡眠時間,就算睡再多也是補不回來的,熬夜後第二天補覺也只能適量減輕疲倦狀態。

江志超提醒,不要時差顛倒,熬夜對於任何時節的人來說都是不可取的,特別是夏末秋初,更得早睡早起,遠離看連續劇、刷朋友圈、玩遊戲等顛倒時差的生活方式。若因工作不能正常作息者,應適當午睡以補晚間睡眠的不足,讓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與休息。

健康吧主:楊蔚然

關注長沙晚報「健康」版,長沙晚報健康吧(微信號:cswbjkb)。點擊文首「長沙晚報健康吧」即可進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沙晚報健康吧 的精彩文章:

TAG:長沙晚報健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