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連載篇 | 了凡四訓-積善之方之一!

連載篇 | 了凡四訓-積善之方之一!



命由心造


福自我求




 






↓↓↓點擊即可播放以下改變命運之法 ↓↓↓



一篇所講,改過的種種方法,特別指出能把今生的過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會變成壞命了;但是還不能把壞命變成好命。因為這一生雖然不犯過失造罪孽,但是前世有沒有犯過失,造罪孽,卻不知道,若是前世已經犯了過失,這一世雖然不再犯;但是前世所犯的罪過,還是要受到報應。那麼要怎麼樣做才能使壞命轉成好命呢?最重要的是不但要改過,還要積善、積德,才可以把前世所造的罪孽給消掉。善事積多了,自然就能將壞命成好命,並且可以證明它的效驗!







經上說:積善的家庭,一定會有很多福份喜慶的事。例如,從前有一戶姓嚴的人家,要把他的女兒,許配給孔子的父親;就將孔家所作的事情,一件一件都提出來檢討;覺得孔家祖先所積的德,多而且長久;所以預知孔家的子孫,將來必定會出了不起的人物。後來果然生出了孔子。還有,孔子稱讚舜的孝,是不平凡的孝順,孔子說:像舜這樣的大孝,不但祖先要享受他的祭祀;並且他的世世代代子孫也都會保住他的福德,不會敗落。春秋時代的陳國,就是舜傳下來的子孫,這足以證明舜的後代興發得相當長久。這都是非常明確的事實啊!




【中國積德第一人,就數山東孔聖人,世代子孫都不衰呀!都不衰,七十三代孔德成!】






在我再以過去發生一些真實的事情,來說明積善的功德。有一位做過少師的人,姓楊名榮,是福建省建寧人。他家世代都是以擺渡為生。有一次,雨下得太久,溪水滿漲,水勢洶湧橫衝直撞,把民房都沖失了,被淹死的人順著水勢一直流下來。別的船都去撈取水中漂來的各種財貨,只有少師的曾祖父和祖父,專門去救漂浮的災民,而財物一件都不撈,鄉人都偷笑他們是傻瓜。等到少師的父親出生後,家道也漸漸的寬裕了。




一位神仙化做道士的模樣,向少師的父親說:你的祖父和父親,都積了許多陰功,所生的子孫應該會發達做大官。可以將你的父親葬在某一個地方。少師的父親聽了,就照道士所指定的地方,把他的祖父和父親葬下。這座墳,就是現在大家所知道的白兔墳。後來少師出生了,到了二十歲就中了進士。一直做官,做到三公裡面的少師。皇帝還追封他的曾祖父、祖父、父親,與少師一樣的官位。而且少師的後代子孫,也都非常興旺,一直到現在還有許多賢能之士。







【楊少師!楊少師,祖父曾祖積陰德!大水來了只救人,財物一概都不取,旁人笑他是傻瓜,誰知傻瓜享大福!】



江寧波人楊自懲,起初在縣衙做書辦,心地非常厚道;而且守法公平,做事公正;當時的縣官,為人嚴厲方正,有一次問案打了一個囚犯,一直打到血流到地上,縣官還是不息怒;楊自懲就跪下,替囚犯向縣官求情,請縣官寬諒那個囚犯。縣官說:你求情本來沒有什麼不能放寬他的,但是這個囚犯,不守法律,違背道理,不能教人不生氣啊!




自懲一邊叩頭一邊說:大人,當今朝廷中已經沒有是非可言了,政治一片黑暗、貪污、腐敗,人心散失已經很久了,審問案件若是審出實情,應該替他們傷心,可憐他們不明事理,觸犯法網,不可以因為審出了案情,就歡喜。若是存心歡喜,恐怕會把案件忽略弄錯。若是生氣,又恐怕犯人會忍受不住拷打,勉強招認,容易冤枉人。既然歡喜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發火呢?







縣官聽了楊自懲的話,非常感動,面容立即和緩下來,不再發怒了!講到楊自懲的家裡,是很窮的;但是他雖然窮,別人送他東西,他一概不肯接受。但是碰到囚犯缺糧,他卻常用許多方法去弄一些米來,救濟他們。






一天來了幾個新的囚犯,沒有東西吃,非常的餓,他自己家裡剛巧也欠米。若是拿來給囚犯吃,那麼自己家人就沒得吃了。如果只顧自己吃,那麼囚犯又餓得很可憐,沒有辦法,便與他的妻子商量。他的妻子問他說:犯人從什麼地方來的?從杭州來的。沿途熬餓,臉上餓得沒有一點血色;就像一種又青又黃的菜色,幾乎可以用手捧起來。




此,兩夫婦就把自己所存的一些米,用來煮稀飯給新來的囚犯吃。然後他們生了兩個兒子,大的叫做守陳,小的叫做守址,作官一直做到南北吏部侍郎。大孫子做到刑部侍郎。小孫子也做到四川按察使。兩個兒子,兩個孫子,都是名臣;而當今有兩個名人楚亭和德政,都是楊自懲的後代。




【囚犯苦!即坐監牢又挨餓,心中凄苦誰人知呀!誰人知;楊書辦呀心厚道,夫妻同心幫囚犯,積善之家慶有餘呀!慶有餘。】




前明朝英宗正統年間,有一個土匪首領叫作鄧茂七,在福建一帶造反。福建的讀書人和老百姓,跟隨他一起造反的很多。皇帝就起用曾經擔任都御使的鄞縣人張楷,去搜剿他們。張都憲用計策把鄧茂七捉住了。後來張都憲又派了福建布政司的一位謝都事,去搜查捉拿剩下來的土匪,捉到就殺;但是謝都事不肯亂殺,怕殺錯人。便向各處尋找依附賊黨的名冊,查出來凡是沒有依附賊黨,名冊里還沒有他們姓名的人。就暗中給他們一面白布小旗,約定他們,搜查賊黨的官兵到的那一天,把這面白布小旗插在自己家門口,表示是清白的民家,並且禁止官兵不準亂殺。因為有這種措施而避免被殺的人,大約有一萬人之多。後來謝都事的兒子謝遷,就中了狀元,官做到宰相。而且他的孫子謝丕,也中了探花,就是第三名的進士。






【大將軍,不亂殺,後世子孫一定發呀!一定發,謝都事,心慈悲,全活萬人子孫昌呀!子孫昌!】




福建省浦田縣的林家,他們的上輩中,有一位老太太特別喜歡做善事,時常用米粉做粉團給窮人吃。只要有人向她要,她就立刻給,臉上從沒有表現出一點厭煩的樣子。有一位仙人,變作道士,每天早晨都來向她討六、七個粉團。老太太也每天照樣給他,一連三年,每天都是這樣的布施,沒有厭倦過,仙人曉得她作善事的誠心,就向她說: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團,要怎樣報答你呢?這樣吧,你家後面有一塊地,若是你死後葬在這塊地上,將來子孫有官爵的,就會像一升麻子那樣的多。







來老太太去世了,她的兒子依照仙人的指示,將老太太安葬下去。林家的子孫第一代考中舉人,進士,就有九人。後來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非常多。因此,福建省竟有一句:『如果沒有姓林的人去赴考,就不能發榜。』的傳言。意思是講:林家考試的人多,並且都能考中,所以到發榜,榜上就不會沒有姓林的人。表示林家有功名的人很多。




【林家老太太,喜歡做好事,常常把米粉,做成粉團送人吃呀,送人吃!布施心誠懇,神仙也感動,報答老太太,子孫官爵一大堆】




.....待續......


......明日將更新......


-了凡四訓(積善之方 3-2)-





點擊收聽 :改變命運的經典








  • 改變命運的最佳寶典 | 了凡四訓有聲書-立命之學連載之一!



  • 連載篇 | 了凡四訓有聲書-立命之學之二(改變命運的經典)!



  • 連載篇 | 了凡四訓有聲書-立命之學之三(改變命運的經典)!



  • 改變命運的經典 | 了凡四訓有聲書-立命之學之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了凡四訓 的精彩文章:

今天,我離婚了!
什麼脾氣,就什麼命。

TAG:了凡四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