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請不要貼標籤:與其叫我「問題學生」,倒不如叫我「潛力學生」

請不要貼標籤:與其叫我「問題學生」,倒不如叫我「潛力學生」

最近在研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曾經看過網上有老師推薦這本書,又看到這本書自我介紹時,說迄今加印了12次,足以說明他的受歡迎程度。

然而,從最初覺得書名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讀完之後卻發現果然書也如其名,整本書像個醫生一樣,系統地將學生分三六九等的問題學生,針對每種不同的問題學生提出不同的「治療手段」,真是讓人氣憤不已。

什麼破書,不論別人覺得他寫得多麼好,無論賣得多好,我都不想再多看一眼。

試問一個真正愛學生的人,會願意給自己的學生安上「問題學生」的標籤嗎?就像為人父母會同意別人說你的孩子是「問題孩子」嗎?

學生的問題究竟是從哪裡來?這到底值不值得算得上是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真正去了解過孩子嗎?

你覺得學生是「問題學生」,學生還覺得你是「問題老師」呢?

長期讀我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我不是個偏激的人,遇事不會鑽牛角尖,也不會言辭激烈。

只是遇到這樣的書,我會生氣,也會為孩子們感到不公平,也為這樣的書流傳甚廣而感到失望。

當然,我並不是意思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無缺,不說學生,每個人都是有或多或少的缺點。有的孩子的行為確實會讓老師感到頭疼,難以接受。

那麼,作為老師,遇到這樣的孩子,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們為什麼會長成不一樣的個體,在了解的基礎上理解孩子,進而寬容孩子。

不說孩子個性千奇百怪,有的孩子優秀得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有的孩子卻從小到大都不讓人省心,原因是什麼?

首先是家長的問題。孩子從出生開始只是白紙一張,他們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不斷地自我成長,自我塑造,我們成人需要等待孩子利用內在的法則,安排自己的活動。但是往往我們忽略了孩子的心理。

任何阻礙孩子成長的時期,最終都會對孩子日後的人格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

所以多年被父母不正確的粗魯的方式,孩子被剝奪了自我發展的自由,以至於上學後孩子出現了各種匪夷所思的孩子。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會寬慰生氣的老師,不要怪孩子,他成長成這樣也不是他自己的錯,這樣想,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包容學生。

而上學後,由於家庭教育的不同,表現優異的孩子自然收到老師關注,也會獲得很多的表揚與肯定,這樣的孩子有了自我價值感,於是良性循環,越來越優秀。而很多孩子,根本無法受到老師的關注,或者本身行為已經紊亂了,所以就會出現擾亂課堂紀律,不做作業等等一些行為。

而這些行為讓老師頭疼,更加讓老師和家長失望,他們也就越來越破罐子破摔,成為真正的「問題學生」。

那麼,了解了孩子的問題產生原因,我們能怎麼做?

第一,從源頭出發,做好家校溝通,和家長一起改變對待孩子的行為方式

孩子的問題大部分是家長的問題,真正要改變的是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只有改變了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長期地改變學生。

我們班一般這樣孩子的父母肯定是長期批評孩子的家長。看到的全是孩子的缺點,從來不會欣賞孩子。所以這樣的孩子沒有歸屬感,所以才會有各種問題。

所以,召開家長會,我就重點強調了三個問題,「不發脾氣,多鼓勵,不啰嗦」,家長會開完,家長們覺得受益匪淺,但是真正落實到實處有所改變的還是不多。

我又成立了一個「28天戒吼訓練營」,鼓動家長報名參加,28天時間內,通過孩子反饋,如果期間有家長發脾氣,則寫反思一篇,字數不限。旨在將不發脾氣真正落實到每天的生活中。

每天和個別家長聊天,希望他們能多欣賞孩子,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多理解孩子。真正做到一步步克制自己,並改變自己。

班級群也是我的家長課堂,我會經常在群里開展專題講座與討論,並會將自己將書中看到的好文發給家長們一起學習。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所以父母就是源頭,是關鍵,是最需要改變的核心。

還記得,易天培媽媽那天很開心地發了視頻過來,一大早,易天培便起床了,然後自己開始拿起語文書讀起來。天知道,他媽媽是多麼驚喜呀,從來沒有見過他兒子大早在家裡讀過書。

這也是我意料中的結果。一個受到媽媽充分尊重的男孩,受到媽媽不間斷的欣賞,他才會真正激發內驅力,自己自主地學習。

有的老師肯定會說,我和家長聯繫很多呀,幾乎每天和他們溝通,但是也沒有效果。

可是,問題是,很多時候老師和家長溝通是在告狀,然後兩個成人攜手起來,一起訓小雞一樣地訓可憐的孩子。你以為這樣迫於雙方壓力,孩子就能改變。也許明天變好了,但是長久來看,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改變家長固然重中之重,但是沒有一個寬容的我們——孩子的老師,一切也是空談。

所以,第二,老師及時更新觀念,寬容對待每一個孩子,自身改變對孩子的態度。

以前在我眼裡,確實很多「問題學生」,經常被他們氣得七竅生煙,然後就回辦公室吐槽學生。

某生,奇葩,上課不停地剪紙,把紙剪得粉碎,散落一地。

某生,上課了,連書都不拿出來,就算拿出了書,也不拿筆,拿出了筆,也不會動筆。

某生,天天打架鬥毆,把人撓一臉血,屢教不改,怎麼會有這樣的學生。

可是隨著我越深入研究兒童教育,越對他們能夠理解,越能夠用同理心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寬容。

某生,上課總喜歡用腳搭在凳子上,以前的我眼裡容不下沙子,覺得坐要有坐相,每次一頓批評,現在我會直接忽略了,批評了兩三年,也沒改正,反而還強化了這種行為,又不影響別人,那就隨他去吧。

某生,學習不積極主動,不拿書,不拿筆,我也只是輕輕走到他旁邊,看他一眼,他馬上心領神會,就把書和筆拿出來了。比吼他,,批評他,威脅再也不管他了效果要好上十倍。

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能被我寬容以待,以至於在我眼裡都不是問題,只是以前把目光全都放在成績優異的孩子身上,忽略了這些更需要人關注的潛力生。

是的,與其叫著負面標籤為「問題學生」,還真不如說是「潛力學生」。

他們僅僅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老師的關注,而且是正面的肯定,有了這些人生必須的營養素,他們才能夠茁壯成長。

正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

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而大部分的老師和家長卻只給了他們第一層次的或者第二層次的需求,讓他們身體健康,安全地長大,但是不夠無條件的愛,不夠尊重,讓他們無法實現自我價值。

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健康,快樂地長大?

所以我開始全面關注這些有潛力的孩子,給時間給他們慢慢改變,慢慢成長,慢慢進步,並給予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並且,採取「招安」政策,讓越是調皮搗蛋的孩子越身居班級管理高位,在其位謀其職,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被充分調動起來。

現在,我經常因為學生和辦公室老師爭論起來。

有個老師說,你把他們想得太善良了。

我想說,難道他們差到連善良都沒有了嗎?只是你不肯給機會而已。就像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條就是,相信人,相信每一個孩子。

這些孩子都是潛力無限,我一直都相信,而不是像《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裡面作者那樣認為,把問題學生變成普通學生就是最大的上限了。

因為,我相信,有愛,有理解,有尊重,有欣賞,這些本來就屬於兒童的東西,他們又可以重新爆發出新的生命力。

而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米兒 的精彩文章:

給大寶更多的愛和關注,一點也不為過

TAG:依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