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工匠」脫穎而出
最新
08-18
經濟發展由速度和規模情結轉向對質量和效益的追求時,對勞動者來說,必不可少的要求是什麼?
是高素質。
推動更高質量的發展,不僅意味著一流的產業、一流的設備,更需要有一流的勞動者。
何為「一流」?形象來說,就是「工匠精神」。
今天,「工匠精神」已經從技能的內涵發展出更豐富的外延,成為一種時代氣質,比如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執著,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專註;比如以積極開放的姿態融入發展大潮的活力,在平凡的崗位上爭創不平凡業績的追求……
事實證明,「工匠精神」不但是個人的內在要求、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所在,更是一個地區持續發展的需要。
我區正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如果缺乏不進則退、不強則弱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沒有對新知識、新技能、新本領的強烈渴求,如何獲得創新的力量和動力?
現實中,創新很多時候意味著風險,如果沒有嚴謹認真、格物致知的「工匠精神」作基礎,「差不多就得了」「不行就算了」,能幹出創新成果么?
可以說,創新升級,以及生產出更多更高品質的產品,沒有「工匠精神」的支撐就無從談起。
人永遠是最關鍵的變數。
寧夏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就得在「人」上下功夫,就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大軍,讓更多的「工匠」脫穎而出。(執筆:張向陽)
(執筆張向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