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從宇宙的宏觀角度出發,人類是否是極端環境下的生物呢?

從宇宙的宏觀角度出發,人類是否是極端環境下的生物呢?

宇宙中包含約1000億個星系,

每個星系包含,大約1000億個恆星,

其中很多恆星都有行星,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這無限的空間里去尋找地外生命呢!尺度不亞於大海撈針,我們把搜索範圍縮小到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就是科學家所稱的」宜居行星「,

那這樣的行星到底長什麼樣子?其實無需向外尋找,答案就在身邊,那就是地球,

茫茫的宇宙中,地球絕對是一顆宜居行星,在太空看起來,地球就是一個藍色的水球,

地球的3/4,的表面被海洋所覆蓋,水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使它成為已知生命存在的不可缺少的條件,所以,一顆含水豐富的行星總會讓人興奮,

幸運的是,水在宇宙中其實是一種普通的存在,但是生命只能存在於液態水,冰和氣態水都不行,(至少碳基生物如此)而液態水在宇宙中做比較少了,

表面具備液態水的行星通常具備三個條件,

一,首先行星必須夠大,才會有足夠的動力,防止水溢出到太空中比如地球縮小的火星重力也更小,這也是為何火星大氣,更稀薄的原因

二,行星必須擁有大氣層,因為沒有大氣層,整個行星處在真空中,而液態水不能在真空中穩定的存在,比如說月球,哪怕表面有液態水,如果沒有大氣層的話,也會變成蒸汽,或者能凍成冰塊,所以沒有大氣層的舒服,液態水不存在,

三,最後一個條件行星和母星之間的距離必須要剛好合適,太近的話,會被高溫蒸發掉所有的水,太遠的話溫度下降到冰點,所有海洋都變成平原,冰與火陰與陽,既成生靈萬物,

所以每顆恆星,周圍存在液態水的一圈範圍,我們稱之為宜居地帶,

因此要尋找宜居行星,只能在宜居體地帶尋找,在那些地方才有可能發現「地球2.0」雖然,一舉替代,尋找到生命的星球的概率更高,但也要認識到一些問題

第一併非所有易居地帶的行星都宜居,比如我們太陽系裡的金星,

如果你是一個外星天文學家,你肯定會認為騎行很適合生命的居住,它的大小適宜具備大氣層,恰好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這分明就是地球的雙胞胎嗎?然而金星並不宜居,至少它的表面不宜居,那裡實在太熱,已知的生命形態都無法生存,原因在於金星大氣,充滿了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可以說,金星的大氣幾乎全是二氧化碳,比地球的大氣層要厚100倍,這樣就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後果,金星的高溫可以融化鉛,金星就像一個乾燥炎熱的地獄,

,星星只有合適的大小和距離,只是初始條件,請別忘了確定它的大氣成分,

第二,從地球上我們發現了另一個問題,過去的三十年,在極端環境生存的各種奇葩細菌被發現,除了石縫中的細菌,有的能存在還海底縫隙的沸騰的水中,有的能存在於,噴涌強酸的溫泉,也有的能存在於頭頂上方的雲層雨滴中,而且這樣的極端生物並不少見。

科學家猜測,地底處會有大量的極端生物,數量和地面生命相同,這些地理生物不需要海洋和陽光,

這些發現預示著類地行星,只是我們找的一個小線索,所以火星地表含水層存在生命是有可能的,

木衛二,歐羅巴也有可能存在類似的生物,因為沫兒的冰殼上面可能有液態水,

土衛二上面的間歇泉讓人猜想,其源頭也可能是海洋,

那麼這些間歇泉噴射是不是也含有微生物呢!我們是否可以飛到這些星球上面實地考察呢!

如果外星生命超出我們的認知範疇,比如他們不需要液態水,而是依賴其它物質呢,換句話講,打開腦洞,想一想,或許我們人類就是一種極端環境的生物呢!或者是,宜居地帶,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大很多,從宇宙尺度觀察,也許地球只不過是無數種千奇百怪生命世界中的一種而已,

是無數的猜想和疑問,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飛出去探索

從宇宙的宏觀角度出發,人類是否是極端環境下的生物呢?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人曲線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不同動物壽命差異這麼大?
昆蟲為什麼比人類要強大的多?

TAG:迷人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