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行為衣,看豐田嬗變!

出行為衣,看豐田嬗變!

一個狹窄的路口,一輛寬大的公交車「坐」在一個轉盤上,輕鬆就實現了掉頭……這是今年在抖音上特別火的一個小視頻,講的就是寸土寸金的日本,如何最大程度上用智慧改變傳統交通局限。

這個視頻在中國抖音上被廣為轉發,也說明了大家對所有出行創新的深度認同。當然,這只是日本在交通出行創新方面的一個縮影,近期《一品汽車》參加豐田日本出行之旅期間,這樣的小案例比比皆是。

在科技巨變的時代,整個全球出行領域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變革,「從傳統汽車製造商轉型為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已經成為眾多車企的集體目標。

這幾天,戴姆勒集團宣布將其五大事業部重組為三大公司的消息在朋友圈持續被發酵,移動出行則是其重組後的三大業務重心之一。而在此之前,寶馬、大眾、福特、通用等跨國車企也都已經紛紛加強在移動出行領域的深度布局。

今年初,豐田也正式對外公布了將轉型成為移動出行服務供應商的一攬子規劃。豐田向來強調「謀定而後動」,幾乎每一次轉型和進化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並通過體系化布局實現「晚到者趕早集」。

也正因於此,作為目前全球銷量最大的車企,豐田對於未來出行的前瞻性和系統化思考,無疑也更加值得深入研究。這也是《一品汽車》此番日本之旅的首要任務——探究豐田將如何從一個造車的龐然大物變身為移動出行公司?

變身科技公司

輾轉各個不同城市的體育場看球,一台自動駕駛的車子輕鬆搞定;當你需要進餐時,通過手機預約,一輛載著食物的車子就來到你面前……這是《一品汽車》在參觀豐田產業紀念館後,腦海里幻想的未來出行方式,有點像斯皮爾伯格新作《頭號玩家》里幻化的場景。

不久的將來,這一切可能由豐田e-Palette來幫你實現。在位於日本刈谷市的豐田工廠,《一品汽車》看到了e-Palette概念車,以及由它開啟的豐田新時代。

豐田e-Palette

與豐田去年發布的TNGA全新架構類似,e-Palette則是豐田面向下一個世代,利用電動化、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社會共享移動平台。字面上理解,「e」意味著高科技、環保;「Palette」可以理解為盤子和調色板,包括載人、載貨和其他各種意想不到的服務。

同樣,e-Palette也不是一個單純的車型或技術,而是承載豐田針對未來智能網聯、電動化、自動駕駛等的戰略支點。如果說,TNGA是豐田實現「造好車」的原點,那麼e-Palette架構則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實現豐田出行體系的進化延伸。

據豐田的高管介紹,e-Palette相比競品的優勢是可以實現深度定製,依託於此,豐田將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移動出行生態體系。為此,豐田還拉來了UBER、必勝客、亞馬遜、滴滴等合作夥伴。

豐田e-Palette合作聯盟

「不只是豐田,整個汽車行業都處在一個百年一遇的大的變革期。豐田作為一家汽車企業,如何改變、如何發展是事關生死的一個大問題。」豐田汽車常務、全球首席溝通官山岡正博如是闡述豐田面向未來出行變革戰略的意義。

這是一個行業大背景,也是豐田在80歲高齡再度變身「移動出行公司」的觸發點。豐田認為在這個變革期中,需要進一步挑戰不可能,只有轉型成為mobility company,才能夠在未來的大環境中生存下去。

這樣的豐田不再是一個傳統汽車製造商,而更像是一個新科技公司。豐田給這個目標落地定的時間節點是2022年,這也是寶馬、賓士、福特等眾多跨國車企面向未來移動出行革新戰略的落地時間。

重塑體系能力

比起新的造車勢力,以豐田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更大的優勢在於過去多年發展形成的歷史積澱。因而,在構思新的出行玩法時,也會更全面、更系統的塑造自己的綜合能力。

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

從某種程度上說,e-Palette代表了豐田面向未來出行變革的戰略構思。但豐田從來不是一個單線思考的車企。整個e-Palette移動出行服務平台的構成,有很大一部分就源自於豐田過去多年的積累。

豐田在電動化領域已經浸淫多年,早已擁有了成熟的電池技術、車型平台和銷售體系,卡羅拉、普銳斯以及雷克薩斯旗下混動車型在全球市場的銷量,足以說明一切。

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生產線

在全新e-Palette移動出行服務平台上,豐田還將運用氫燃料電池技術。目前兩款氫燃料電池量產車型——乘用車型Mirai和商用車型SORA大巴,已在日本亮相併投產。

在豐田位於愛知縣的元町工廠,每天都在量產氫燃料電池車Mirai。在這個工廠內,4輛氫燃料電池大巴也已投入使用。Mirai此前就已經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市場露過臉,大家對這款一次加氫僅需3分鐘,續航里程可達65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十分熟悉。

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生產線

事實上,除氫燃料電池車領域的研究和創新外,豐田在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車等方面的規劃也已經頻頻見諸報端。過去的一年,豐田已經向外界發布了面向2020-2030年的挑戰規劃,包括HEV、PHEV、EV、FCEV都在豐田的課題單中一一呈現。

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生產線

更細緻的規劃中,豐田希望2030年在全球銷售電動化汽車超過550萬輛,EV和FCEV的銷量目標則在100萬輛以上。在2025年,豐田將全面實施電氣化。

除此之外,賓士、寶馬、沃爾沃、凱迪拉克等豪華品牌都同樣在發力的自動駕駛領域,豐田也沒有落下。豐田此前就專門成立了人工智慧等研發工作的子公司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將建設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新設施,計劃於2018年10月投入使用。

豐田氫燃料電池大巴

基於此,豐田將在安全的環境下還原並實施在公共道路上難以進行的極端情況測試,以此加快高級駕駛輔助「Guardian」模式的實驗車研發。

豐田氫燃料電池叉車

「以人為本」已經成為汽車行業一個大而無當的形容詞,而在豐田卻成為其自動駕駛區分於當下互聯網造車企業的理念支點。目前大部分互聯網造車企業,主要會針對服務用車研發自動駕駛,而豐田既針對服務用車,但重心仍在家用車層面。

在大數據的運用及共享層面,豐田也傾注了不少的經歷。比如,豐田搭載在市銷車上的Toyota Safety Sense系統,在系統升級的時候就運用了很多其之前之前積累的數據。這些最基礎的行駛數據累積,成為豐田技術升級巨大的推動力。

再造一個新豐田

無論是電氣化、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領域的技術升級,還是整個移動出行平台的構建,都是豐田站在行業發展變革的關鍵節點上的深度自我解剖,然後找準的未來發展方向。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當前期已經站上一個舒適的「高地」,在這樣的高度上尋求全面革新,難度無異於一次從零起步的「再造一個新豐田」。原因在於,在過往發展的歷史中已經形成的穩固且行之有效的慣性思維,比較難於打破。

豐田創業期工廠

更何況,豐田慣於強調人的作用,理念的革新比技術的創新來得更關鍵。這種二次進階,需要一個更為明確且動力十足的促成點。這個點就是用豐田人「匠心」的傳承,其希望在未來儘可能多的幫助所有人順暢的出行。

日本刈谷市的豐田創業期工廠,豐田創始人豐田喜一郎在這裡研發了豐田的第一輛汽車。在這個古老的工廠,豐田完成了搭載A型發動機的「A1型」轎車的試製,以及後續銷往世界各地的豐田車系。

豐田創業期工廠

現在,在這個創業地,豐田要完成涵蓋電動化、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社會共享移動平台的搭建。新舊交替的時空轉換中,豐田強調一如既往的堅守的創業和匠心精神。

事實也是如此,與其說是豐田「大象轉身」,倒不如說豐田在每一個不同的發展階段,會結合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大趨勢以及需求,強化不同層面的重心。

「豐田的歷史是運用人的智慧與熱情將Impossible變為Possible的歷史,是挑戰的歷史。」豐田章男也在各個場合表示,汽車產業正在迎來百年一遇的巨大變革,但豐田一定要牢記「製造更好的汽車」這個初衷,必須要顛覆對汽車的傳統定義,必須創造新的移動工具。

在新的理念支撐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為成熟、更具前瞻性的、更具科技公司氣質的「另一個豐田」。「嬗變」通常是指蛻變和更替,80歲的豐田再出發更是一次由內而外的自我嬗變,我們也期待它接下來在出行領域的後續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汽車 的精彩文章:

更換名稱就能拯救法拉第未來嗎?反正恆大決心不小

TAG:一品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