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學以成人:我們無法決定天賦高低 卻可以讓自己成長為真正的人

學以成人:我們無法決定天賦高低 卻可以讓自己成長為真正的人

正在北京召開的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以「學以成人」為主題展開全方位的哲學研討。

人無疑是哲學最關注的話題,兩千多年前的東方,孔夫子在告誡弟子「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的時候,鐫刻在古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柱上的箴言「認識你自己」,也被蘇格拉底當作自己哲學探討的出發點。可見,學以成人,是普遍貫通於中西方哲學的論題。

儒家的創始人孔夫子在這個話題上應該說有很大的發言權。我們回到歷史,去一探究竟,看看孔子到底是如何給出自己的答案: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這一章是孔子告訴子路何為成人以及成人之難。子路問孔子:「人生天地,與天地並列為三才,要如何才可以達到成人的境界呢?」

孔子認為,成人也難說。蓋人之氣稟不同,重點還是要放在學習上,有人或者有一技之長而不能兼有其餘,或者有獨特的才能而不能運用自如,都算不上成人。

必須要有臧武仲一樣的智慧,才足以探究萬事萬物的道理;公綽之一樣的清廉寡慾,才足以修養身心;卞莊子一樣的勇敢,才足以力行實踐;冉求一樣的多才多藝,才足以應對處理事物。

四者兼備,再各就所長,學禮以得其中正,習樂以去其雜駁,則氣質純粹,才智技能統歸於德性,雖不可以為聖,亦可以為成人了。孔子雖然提出了上述標準,卻又否定了,認為如今之成人卻不必如此,因為前面的標準過高,如今的人恐怕難以達到。

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便可見這並非一般人容易實現的。孔子提到了「卞莊子之勇」,其勇到底如何?通過《韓詩外傳》的記載的故事可見一斑:

卞莊子好勇,是魯國卞邑的大夫。母親尚在的時候,三次戰爭做了三次逃兵。朋友非議他,國君羞辱他,卞莊子聽到了臉色都不變。母親去世三年之後,魯國再次興師出戰,卞莊子請求入伍。

見了將軍,說:「之前是因為母親還活著,所以屢次敗北,因此遭到羞辱。如今母親不在了,請給我機會洗刷前恥。」於是在戰爭中奮勇向前與敵戰鬥,三次俘獲敵人首級而獻上,以求抵消三次敗北。

將軍制止他說:「足夠了,請求與您結為兄弟。」卞莊子說:「三次敗北為了奉養母親。如今母親不在了,我的責任也盡到了。我聽說,節義之士不會羞恥而活。」於是奔赴戰場殺敵七十人而犧牲。

可見其勇之不可及。因此,孔子提出另一標準,認為果能做到見利思義而臨財毋苟得,見危授命而臨難毋苟免,平日期許之言始終踐之不逾,亦可以為成人。

從這一點可見孔子立教,注重學習,不論材質。材質是天生的,而學問在於人後天的努力。學以成人,是面向所有人開放的一條大道,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一生俯首拜梁公——梁漱溟先生逝世30周年祭
詩詞中的蹴鞠:看古人如何玩轉足球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