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修現在就是防患於未然
在很多年前,有一個小鎮上發生了一起銀行搶劫案。這個搶劫犯不但沒有搶到錢,而且被保安困在了銀行里。他突然之間抓住一個五歲的小男孩,要求警方準備50萬美金和一輛車,否則他就開槍把這個小孩子打死。談判專家尼爾森趕到了,談判沒有結果,他只好盡量拖延時間,讓狙擊手各就各位。眼看綁匪就要撕票了,這個狙擊手扣動扳機,綁匪應聲倒下,小男孩頓時濺了一身的血,嚇得嚎啕大哭,尼爾森趕緊抱起小男孩。
這個時候,外面的記者蜂擁而至,卻聽到尼爾森高喊一聲:「演習到此結束!」小男孩這才慢慢地止住了哭泣,問媽媽:「媽媽,叔叔說演習,是不是真的?」媽媽含著眼淚說:「是的,是演習。」一邊的警察也上來安慰小男孩,說他表現得非常好,應該獲獎等等。第二天,鎮上的媒體全部失聲,也就是全部沒有報道搶劫案的事情,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選擇了保護小男孩幼小的心靈。
多年之後,一個中年人找到了尼爾森,提起這件事情,問他:「當初你怎麼會喊出這一句話的?」尼爾森笑著說:「槍響的時候我在想,這孩子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這件事情留下的心理陰影。但當我走近他的瞬間,我突然靈機一動說出來了『演習結束』這句話。」這時候,來的這位青年人緊緊擁抱著老尼爾森,半天才開口說:「我整整被蒙蔽了30年,前不久媽媽才告訴我真相。謝謝,謝謝尼爾森叔叔,是你讓我擁有了一個健康的人生。」尼爾森眨了眨眼,笑著說:「你不用謝我,如果要謝,你就謝謝你們鎮上的人,還有所有的傳媒叔叔們。」
大家要記住,一個人的心靈是多麼重要,如果你小時候、年輕的時候曾經受過傷害,它會進入你的八識田中,可能永遠都不會被抹去。所以,我們現在做人、學佛,不能讓自己的身和心受到任何的傷害。我們要乾淨,我們不能讓自己已經痛苦的心靈再增加更多人間的煩惱,我們不能再做錯事情。
勸惡從善,不辜負菩薩的一片苦心;修心向善,不辜負人生的一生苦行;度眾行善,不辜負慧命,一世改變命運。記住師父告訴大家的話:真修者獲益,善修者獲安,不修者獲報!
我們做人要懂得法律,學佛要懂得天律,救度眾生、超度亡人要懂得地律。生活的不順利,身體上生惡病,都因為兩個字,那就是「業障」。我們人因為業障而到這個世界,就是來還清前世的業障。一個人想改變自己,必須懂得什麼叫業障。所以,珍惜人生,好好地改變自己,好好地將自己的心修得越來越善良,還清賬目,無牽無掛。
人的報復心理是因為沒有學佛,人的瞋恨心理是因為「我執」所帶來,會讓自己做出很多愚痴的事情。最近不久,在美國費城,一名86歲的老奶奶因為覺得銀行少給了她400美元而持槍搶銀行,最後警察出動,指控她搶劫、威脅、恐怖等相關罪行。這個是真的事情,這個老奶奶叫Emily,86歲了。
事發當天下午,這位搶劫犯一手拿槍,一手推著助步車,到了這間銀行,老奶奶舉起左輪手槍——因為在美國持槍是合法的——向銀行工作人員說:「給我400塊。」話都講不清楚,還沒走出大門,警察已經把她抓住了。隨後老奶奶的家人趕到,並試著說服銀行員工,希望銀行員工原諒,不要起訴了。但是銀行員工不讓,說:「我們不願意原諒她。不管她是86歲還是26歲,持槍搶銀行總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老奶奶想要搶銀行,是因為前一天到這家銀行取錢的時候,覺得銀行少給了她400塊。
後來警察證實,雖然老奶奶包里有子彈,但是她那把槍沒上膛,子彈也沒放,結果老奶奶以自己擔保被釋放了。這個事情就是告訴大家,一個人恨,不要說3歲的孩子會有恨,連86歲馬上就要進棺材的老奶奶都會搶劫銀行啊。
所以這個世界上,一個人心靈要達到乾淨的境界,就不會迷茫。我們學佛人現在天天腦子很清楚,我們不會做違法的事情。你們學了佛之後,連紅燈都不敢闖了,過去很多人還闖紅燈,過去很多人罵人,現在你們不敢罵了。為什麼?護法神聽見了,菩薩聽見了,我正在求的那件好事可能就沒了。所以嚇得忍耐,我要忍耐。
一個人心要清凈,就不會受到外界的誘惑,不會迷茫。我們為什麼會雜念紛飛?因為雜事紛飛。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必須做到,而且不要被外境所干擾。
有一天,惠能禪師看見自己的弟子終日在打坐,他就問道:「你們為什麼整天打坐?」弟子回答:「師父,您不是教我們參禪嗎?我們參禪呢。」惠能禪師說:「參禪跟打坐不是一回事。」「師父,您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要守住容易迷失的心,清凈地觀察一切,坐禪不可以躺卧嗎?」
惠能禪師說:「終日打坐不是禪,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體。」弟子更糊塗了。惠能禪師接著說:「禪定,不是要整個人像木頭、石頭一樣地坐著,而是要使你的身和心達到一種極度寧靜和極度清明的狀態,離開外界一切物相,那才是禪。如果你的內心不安寧,還是繼續散亂,你就不能達到定。」
所以要懂得,離開一切相是禪,內心不散亂是定,這就叫禪定啊。而我們現在很多人整天執著人間的事情,「哎呀,我要買個大房子。」「哎呀,我要換個好工作。」「哎呀,我要有更多的財運。」還有很多人,「哎呀,我要中到六合彩。」師父恭祝他六時吉祥吧。告訴你們,一有慾望,人就會迷失方向;一個人沒有慾望,就不會迷惑顛倒,就不會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這個時候躬身問禪師:「怎麼樣才能去除妄念,不被世間迷惑呢?」惠能禪師說道:「思量人間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間的邪惡,心就化為地獄。心生惡毒,人就淪為畜生;心生慈悲,處處是菩薩;心生智慧,無處不是樂土;心裡愚痴,那當然處處都是苦海了。」
學佛不能只學不做,念佛不能只念不做,懂佛理不能只懂不做。所以修就是行,所以要修心修行,就是要把自己的行為佛法化。
曾經有一個通用公司的大老闆給大家講管理課,講了很長時間,有其他公司的管理人員說:「董事長,您所講的這些我們都懂。」董事長說:「你們跟我不一樣的在於,你們都懂,而我是懂了去行了,我才會成功。」
中國幾千年來,我們的祖上先賢一直在強調「行」的重要性。《荀子》有云:「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就是你今天不聞,不聽到別人講,還不如聽到人家講;你今天聽人家講了,你自己親自去看一看是不是這樣;你看到了,你要懂得,因為很多人說「看,不一定懂」,所以很多人說「我看不懂」,你們現在很多人年輕人說「看不懂」,你們看到了,不懂;知之不若行之,你知道它是好的、不好的,還不如自己去做。
在《朱子語類》里有朱熹的類似觀點,這位大文學家、哲學家說:「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也就是行比知道更重要。《孔子家語》曾經說「知而弗為,莫如勿知」,言下之意就是告訴我們,你知道了還不去做,還不如不知道。我們今天學到了佛法,還不去好好地做菩薩、去度人、去改變自己,還不如不學佛。知道到做到就是付諸行動。
我們人要克服種種的困難,從知道到做到,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懶惰。空談佛法沒有用,會耽誤自己,誤人誤事,空談所有的事情都會使你失誤。對我們學佛人來講,要行之,要懂佛理,更要行佛道,能夠行佛道的人就是在佛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
我曾經在法國萬人大法會上講過一句話:人的潛力可以激發。很多人說「我很笨」,有的人說「我很懶」「我沒有這個能力來做」,實際上人的精力和體力都可以激發。比如說有的人,你給他50斤的磚頭,他拎不動的,但你要是給他100斤的錢幣,他肯定拎起來就跑了。
我們要用人最善良的本性,來感應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讓自己法喜充滿,用菩薩心去對待一切事物和人,你得到的全部是菩薩的回報。
解脫實際上稱為一定範圍、一定程度的放下,你放下多少,你就會解脫多少。很多人沒來過紐西蘭,你說「我今天家裡放下幾天,我去弘法,我去助緣師父」,你來了,你就放下了,你就得到了。紐西蘭佛友給你們做很好的食物,看到紐西蘭這麼漂亮的港灣,不是得了嗎?所以放下多少,你能得到多少,而且還能得到功德。希望大家學會放下,放多少得多少,等到你完全放下了,你就得到天界的境界了。
所以要調節,人生苦短,心理調節很重要。要修一體雙慧,一體雙慧就是命慧和身慧,生命要有智慧,身體也要有智慧。很多人身體沒有智慧,就會生各種各樣的病。身體要動,這就是你的智慧,心靈要想得通,沒有經過思考做的動作就叫沒有身慧。你們想一想,今天一個女孩子沒有經過思維而做出了很多愚昧的動作,就會給人家笑。做事情沒有產生思維力和理解力,那就沒有命慧。所以一體雙慧。
我們人要經常看到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肉體。很多人就看見自己這麼胖,沒看見是因為自己的心。為什麼?你的心整天懶惰、好吃,那你就會胖;如果你能夠控制好自己的心,不讓它懶惰,少吃,知道這個會胖的,那你很快就會瘦下去。所以要懂得「觀身」,就是觀自己的身體,還有觀自己的行為。反觀自身就是要反過來看一看自己的身體,你才不會在人間真正地受苦。很多人受苦就是不會看自己。
有一匹千里馬等待著伯樂來發現它。有一個商人來了,跟它講:「千里馬,你願意跟我走嗎?我帶你去走遍名山大川。」馬搖搖頭:「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為一個商人馱運貨物呢?」士兵來了:「你願意跟我走嗎?我帶你去馳騁疆場。」馬搖搖頭:「我是千里馬,我怎麼可能為一個普通的士兵效力呢?」獵人來了,跟馬說:「你願意跟我走嗎?我帶你去適應野外生存的惡劣環境。」馬搖搖頭:「我是千里馬,我怎麼可能去當獵人的苦力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匹馬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機會。有一天,欽差大臣奉命來民間尋找千里馬,千里馬找到欽差大臣,說:「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馬。」欽差大臣問:「哦?那你熟悉我們國家的路線嗎?」馬搖了搖頭。「那你上過戰場,有作戰經驗嗎?」馬又搖了搖頭。欽差大臣問:「那你擅長野外生存嗎?」馬又搖了搖頭。欽差大臣說:「那我要你有什麼用呢?」馬說:「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欽差大人說:「好,你走一段路讓我看看。」由於太長時間養尊處優,千里馬用力地向前跑,沒跑幾步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老了,不行了,欽差大臣跟它說再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今天所做的每一件看起來很平凡的事情,實際上都是為我們的未來積累能量。今天你經歷的每一件不開心的事情,被人家拒絕,很難過,被人家誹謗,等等,都是為你的未來打好基礎,不要等到老了、跑不動的時候再來後悔。
學佛也是這樣,任何一個積功累德的機會,我們都要好好地把握住,就算今天被人家罵了,度人沒度到,但是這是我們的積功和累德。實際上,修行就是跟無常在賽跑,只有在無常和人的生命結束來臨之前把自己修好了,我們才能到達四聖道,我們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
修心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修心就是糾正自己錯誤的心靈。師父告訴你們,現在這個社會,有學歷不代表你有能力,有文憑不代表你有文化,過去的輝煌都已成為我們的歷史和回憶。昨天怎麼樣,對我們來講已經不重要,關鍵是今天你做什麼,你還能做什麼,還有明天怎麼樣。能修現在就是防患於未然,能夠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就已經是人間的聖者了。
——以師父錄音為準,以上內容若有不如理不如法之處,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護法菩薩原諒!感恩合十


TAG:入世出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