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京政辦發〔2018〕28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7月29日

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包括回龍觀鎮、霍營街道、東小口鎮、天通苑北街道和天通苑南街道)位於中心城區以北,是從中心城區沿中軸線向北部新城延伸發展的重要拓展區域,是中心城區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區域,是北部綠色廊道和通風廊道的重要節點區域,是連接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懷柔科學城的重要樞紐區域。該地區作為本市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大型居住區,近年來交通擁堵、公共服務配套不足等問題日趨嚴重,居民反映強烈。為優化提升該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有效解決城市發展的痛點,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緊緊圍繞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集成政策和力量,實施公共服務提升、交通治理、市政基礎設施完善三大攻堅工程,著力補齊發展短板,推動城市有機修補更新,努力滿足群眾對便利性、宜居性、多樣性、公正性和安全性的需要,打造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匹配、充滿活力的美好幸福新家園,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則

統籌推進,分類施策。堅持以規劃為依據,統籌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力量,加強市區聯動,明確責任,分類施策,逐步補齊歷史欠賬,促進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布局與區域功能、人口分布相協調。

遠近結合,分步實施。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補短板與調結構相結合,區分輕重緩急,既儘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持續推進、久久為功。近期,聚焦重點,抓緊解決好居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滿足群眾迫切需求;遠期,圍繞功能優化、產業培育、職住平衡,實施區域功能有機更新和替代。

改革創新,集約發展。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框定總量、限定容量,實現集約高效發展。積極引入專業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運營,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探索建設集成多種服務功能的綜合公共服務設施,結合「互聯網+」、創意設計、綜合體以及新商業理念破解空間配置發展難題。

建管並重,提質增效。注重採取多種措施,同步提升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硬體建設及服務管理水平,確保發揮最大效能。加強社區綜合治理,提升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提高政務服務和城市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加快構建服務為先、管理高效、安全有序的長效治理機制。

(三)總體目標

到2020年,有效滿足地區新增入園入學需求,基本補齊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區域公共服務能力和品質明顯提升;「一縱一橫、五通五暢」主幹路網架構和多層次交通體系基本形成,交通嚴重擁堵現象得到緩解;供水、排水、供電等市政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城市治理水平顯著提升,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成為大型居住區治理示範。

二、重點任務

(一)公共服務提升攻堅工程

1.系統配置教育資源。堅持深入挖潛、統籌周邊,充分發揮優質存量資源輻射帶動效應,優化增量資源布局,科學分區劃片,努力擴大基礎教育供給。在東小口鎮和北七家鎮等區域適當增加教育設施用地。規範現有社會辦園,擴大普惠園覆蓋範圍。通過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教師培訓交流等多種方式,著力改善教學條件,積極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18年,完成10所幼兒園和天通中苑西區小學移交接收工作,開工建設1所幼兒園、2所中小學校;2019年,開工建設6所幼兒園、3所中小學校;2020年,開工建設1所幼兒園、2所中小學校。根據實際需求,推進一批儲備項目儘快完成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教委、市規劃國土委)

2.健全分層級衛生服務網路。堅持均衡配置、網路化管理,著力強化基層衛生服務站點、人員配置,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形成一刻鐘社區衛生服務圈。合理利用優質醫療資源,推進轄區醫聯體建設,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提升區域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2018年,完成瑞旗家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天通苑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用房購置工作,開工建設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項目;2020年,開工建設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工程和清華長庚醫院二期婦兒中心項目。(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衛生計生委)

3.優化提升文體服務水平。針對居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採取新建、改擴建、租賃等多種方式,加快大型綜合文體設施和社區文體設施建設。引入專業社會力量,充分運用現代管理理念,提高文體設施綜合協同利用水平。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健全群眾性文體服務網路,打造具有社區特色的文體品牌。2018年,完成天通中苑西區體育館、天通苑地區綜合文化中心用房購置和天通苑南街道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用房移交接收工作,開工建設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2019年,開工建設太平郊野公園足球場和東小口森林公園足球場。(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文化局、市體育局)

4.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統籌區域內外資源,加快推進配套養老設施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建設。支持社區群眾性自治組織開展居家養老互助服務,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文化娛樂和精神慰藉等社會化服務。2018年,完成紫金新幹線、瑞旗家園配套養老院等5個項目移交接收工作,加快推進融澤嘉園配套養老院建設,完成9個養老服務驛站建設;2019年,完成7個養老服務驛站建設;2020年,完成4個養老服務驛站建設。(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民政局)

(二)交通治理攻堅工程

5.加快完善交通路網。全面提高路網規劃實現率,加快完善「一縱一橫、五通五暢」主幹路網架構。優化主次幹路配置,打通斷頭路,暢通區域微循環。研究規劃與中心城區連接的快速通行線路,加強北部區域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繫。2019年,開工建設北清路、安立路「一縱一橫」兩條路快速化改造工程;2020年前,分批推進定泗路、中東路、回南北路、太平庄北街、太平庄中街5條橫向主幹路建設,以及文華路、林萃路、建材城東側路、北苑路北延、北苑東路5條縱向主幹路建設,實現黃平西側路開工建設。(責任單位:市交通委、昌平區政府)

6.疏通嚴重擁堵節點。分類施策、科學編製疏堵方案,逐個打通道路堵點斷點。2018年,完成中灘村路與陳營東橋順接工程;2019年,完成北郊農場橋改建工程;2020年,完成辛庄橋疏堵工程,打通太平庄中街橋、林萃路五星啤酒廠等斷點。(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交通委)

7.加大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力度。堅持建設、管理、服務並舉,提升靜態交通體系服務能力。支持利用城市綠地地下空間,建設一批地下停車庫。圍繞換乘站點,建設若干駐車換乘(P+R)停車場。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利用騰退土地和邊角地建設立體停車設施。積極推動電子收費系統建設,有序落實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建立停車資源登記制度和信息更新機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停車位使用效率。規範路邊停車管理,大力整治違法停車行為。(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園林綠化局)

8.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能力。加快建設軌道交通17號線,研究推進軌道交通19號線北段北延項目和連接「三大科學城」的軌道交通項目。改造軌道交通13號線龍澤站、回龍觀站等擁堵嚴重的站點,增加進出站口。加快設置快速安檢系統,優化客流組織,有效分流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提升通行效率。對回龍觀至上地等嚴重擁堵路段,研究施劃潮汐式公交專用道。對新建主次幹道,規劃配建公交港灣;對已建成主次幹道的公交站台,研究實施港灣式改造。研究規划上跨京藏、京新高速公路的公交專用路。實施回龍觀鎮和二撥子公交首末站、回龍觀中心站等公交場站建設改造工程。(責任單位:市交通委、昌平區政府)

9.加快構建區域慢行系統。立足區域自然稟賦,堅持綠色出行優先,構建安全連續、覆蓋廣泛的「騎行+步行」網路體系,建設連接居住區、森林公園、交通樞紐、就業區的適宜騎行和步行的專用道,使騎行成為中短距離出行首選,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規劃配套建設自行車公共停車場,規範自行車停車秩序。2019年,建成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2020年前,逐步完善覆蓋區域的慢行系統。(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交通委、市園林綠化局)

(三)市政基礎設施完善攻堅工程

10.加快供水、排水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施64處自備井置換,實現所有小區接入自來水供水管網,提升供水保障能力。系統排查管網設施,分步驟、分批次開展消隱提升工程,確保供水安全。有序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利用公園綠地提高雨水收集率,建設海綿城市,提升蓄洪排洪能力。2018年,啟動自備井置換、老舊小區管網改造工程、TBD再生水廠建設等4個項目,完成昌平區溫榆河以南地區污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管網項目建設;2019年,啟動雨污分流改造以及部分排水乾渠治理工程等6個項目建設;2020年,啟動天通河治理項目建設。(責任單位:市水務局、昌平區政府)

11.強化供電保障。進一步改善電網架構,加快輸變電及線路設施建設,推動老舊小區電網改造,提高供電保障能力。2018年,建成中灘110千伏輸變電工程;2019年,開工建設農學院、上坡、歇甲庄等3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以及回龍觀地區配網設施改造、增容工程,持續提升地區供電保障能力。(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委、昌平區政府)

(四)打造大型居住區治理示範

12.狠抓「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任務落實。加大回龍觀、天通苑及周邊區域疏解整治力度,確保取得明顯成效。統籌利用疏解騰退土地,優先用於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留白增綠」。2018年,違法建設基本拆除,5家區域性市場和物流中心完成疏解;佔道經營、無證無照經營、「開牆打洞」整治和群租房整治等專項任務率先完成,實現「動態清零」。實施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及「北四村」棚戶區改造、東小口鎮蘭各庄村店上村(組團)棚戶區改造及東小口鎮小辛庄魏窯半截塔土地開發項目。2019年,區域性市場基本得到疏解和提升,率先完成專項行動全部在賬任務。(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

13.打造便民服務網路。適應消費升級變化,因地制宜布局多種形式的高品質商業綜合設施。整合提升低效商業網點,推進規範化、連鎖化、品牌化商業網路體系建設,滿足居民不同層次生活需求。支持實體書店、小劇場、電影院等文化休閑設施建設,積極引入文化體驗型圖書館等高品質業態。推進實體商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業態,打造「互聯網+社區」「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豐富有效供給。鼓勵企業與社區合作,建設一批集家政餐飲、遠程醫療、智能泊車和居家養老等社區服務於一體的智慧社區。合理布局網點,利用現代電商和物流配送,推進社區綜合服務網路體系建設。2018年,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70%;2019年,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90%;2020年,實現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基本全覆蓋。(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商務委、市社會辦)

14.不斷拓展綠色空間。積極推進該區域第一道、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建設,加快建設北中軸綠楔,推動生態綠楔與區域生態建設有機銜接。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綠地質量和養護標準。推動現狀低效用地騰退還綠。2018年,啟動回龍觀京都兒童醫院南公園、東小口城市休閑公園等4個項目建設;2019年,啟動霍營公園等3個項目建設;2020年,基本完成區域內代征綠地建設,大幅提高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園林綠化局)

15.推進區域功能有機更新。以結構調整為根本,以理念創新為著力點,促進功能完善、產城融合,有效緩解職住矛盾。探索制定區域城市設計導則,統籌利用有限空間資源,做好第五立面規劃設計,加強對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等方面的精細化管控和引導,為市民提供豐富宜人、充滿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間。2020年前,編製完成區域城市設計導則。(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規劃國土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

16.推動社區化創業就業。系統整合存量資源,統籌利用疏解整治騰退空間,補充服務功能,引入符合功能定位的產業項目,適當增加商業辦公綜合樓、新型商業綜合體供給,引導就近就業。發揮「騰訊回+創業社區」、阿里雲大數據等創業平台優勢,研究出台相關試點意見,支持進行類家式社區辦園點、健康養生服務點、體驗型商業等創業活動,為居民創造更多就近創業、居家創業、在家就業機會。2019年,出台支持該地區社區化創業就業的相關試點意見;2020年前,推出一批社區化創業就業試點。(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商務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衛生計生委、市工商局)

17.加強社會服務管理。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建立多元參與的社區治理格局,實現精治、共治、法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設綜合公共服務中心,統籌解決各類職能站所不足問題。大力推進社區用房規範化建設,提升社區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做實做細網格化體系,逐步完善「網格員巡查上報、鎮街小循環解決、區級平台協調處置」的工作機制。加快街道綜合執法平台建設。2018年,完成天通苑南街道辦事處、天通苑北街道辦事處和天通苑北派出所等機構用房移交接收工作;2019年,完成回龍觀鎮(地區)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將回龍觀鎮分為回龍觀、龍澤園、史各庄三個街道辦事處,實現正式掛牌;2020年,完成22處社區服務用房購置。(責任單位:昌平區政府、市社會辦、市編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市區聯動、高效運作、協調有力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工作紮實有序開展。市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責,主動服務對接,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昌平區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成立工作專班,堅定有序推進任務落實。市級供水、排水、燃氣等專業公司要按照中心城區政策,加快實施列入計劃的項目,落實有關運營和管理責任。要切實加強區域間合作,積極推動解決跨區域重大事項和問題。

(二)狠抓任務落實

市有關部門和昌平區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形成目標、任務、時間、步驟、責任一體落實的「路線圖」。要抓緊編製完成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及周邊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確保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項目儘快落實規劃選址。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可納入本市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工作流程辦理相關手續,儘快開工建設。

(三)強化政策支持

適當加大市級對該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投資、運行管理等方面的資金支持力度。鼓勵公共服務設施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以及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建設運營。研究與該地區人口和公共服務相適應的編製政策,滿足該地區教育、衛生、政務服務等實際需求。培育和引入專業化平台運營企業,建設公益性和經營性項目平衡搭配的綜合公共服務平台,提升公共服務配置效能。建立跨區域公共服務資源共享機制,發揮周邊公共服務資源對本地區的輻射支撐作用。

(四)加強宣傳引導

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政策解讀,及時回應關切,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共同破解大型居住區治理難題,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都之窗 的精彩文章:

出境游前,關於境外領事保護的這些事您要知道

TAG:首都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