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108個好漢不是戰無不勝嗎,為何最後打方臘卻死了70大將?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十一月,梁山軍馬平定遼國班師回朝;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一月,梁山出兵江南攻打方臘。可見中間是沒有時間來征討河北田虎、淮西王慶的。其次,從根本上來說,梁山南征方臘之戰和先前歷次戰鬥的性質是不同的。南征方臘是實力均衡、旗鼓相當、有你沒我、一山不容二虎的生死存亡大決戰,而先前的戰鬥都只是非對稱、非致命的一般戰爭。
南征方臘之時,宋江麾下已有由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組成的五虎上將為核心,八驃騎、十六小彪將為輔,由十步軍頭領、十七步軍將校,八大水軍頭領組成的生力軍,並有軍機走報頭領、掌管錢糧頭領等強大的二三線後勤保障。梁山軍馬經過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北上抗遼的洗禮,就像剛剛遭到二戰洗禮的蘇聯紅軍和美軍一樣
梁山眾人征遼後士氣大振,人氣也漲了不少,如此一支王者之師無疑能成為大宋的核心力量,陣中既有勇猛的五虎,又有公孫勝、樊瑞等法術高手,這配置借金兵三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來吧,那北宋也不會這麼容易被推翻了。如果此時再讓朝廷內部的人去分解梁山部隊依然不現實,之後的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已經為梁山賺足了風頭,讓他們自相殘殺又不符合讀者的口味,所以方臘就出現了。
《水滸傳》中諸位英雄好漢的數量和座次與天干地支是一一對應不可更改的,按照書中的理論,各個位置上人都已經排好了,你即使武功再強,如果不是這個系統上的,那也是進不了梁山泊的。祝家莊的教頭欒廷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宋江對其才能和武藝是佩服不已,想要拉他入伙,可是在亂軍之中說殺就殺了。所以照此推斷,方臘的手下不會去梁山也是正常的。


※古代沒有電,天黑之後人們會幹些什麼?你怕是猜不到!
※宋美齡40歲患癌,為什麼能活到106歲?原來她愛喝這種「水」
TAG:擁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