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機和平板的求極限過程

手機和平板的求極限過程

新款iphone據說將支持Apple Pencil。

Apple Pencil原本是用於2018年款ipad和ipad pro。先前,我對ipad和相關配件了解不多;最近上課,才從老師和同學那裡,見識到ipad搭配Apple Pencil產生的神奇。

對於平板,人們天生有想在上面寫寫畫畫的衝動。而長久以來,用戶和蘋果都奉行喬布斯那句「手指是人類天生的操作方式」,所以包括ipad在內的蘋果設備,在手勢操作上持續探索和發力。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前幾年出的3D touch。

但手指操作有個無法解決的問題:精細化操作。

雖然iOS和安卓系統上,都支持局部放大的功能,但再放大,人的手指和手機屏幕的大小,是沒法改變的。

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在目前這種小屏設備上,要像實現用筆在紙上寫寫畫畫的體驗,基本不可能。

而平板,由於屏幕面積接近一張A4紙,首先解決了可書寫面積的問題。

接下來是筆。

在蘋果Apple pencil出來之前,有許多廠商針對平板和觸屏電腦,推出了多級壓感的手寫筆,其中最成熟的是微軟針對surface pro大屏版本開發的手寫筆,可以讓設計師把屏幕當成畫板那種。

但對於主流消費者來說,Apple pencil誕生之前的這些手寫筆,大多數只能成為觸控筆:點按滑可以,但要想實現真實的筆的筆觸和細膩程度,基本做不到。

還有一個使用上的痛點:你拿這些筆手寫的時候,你的手不能接觸屏幕,否則會出現「因為手誤觸屏幕上畫了一堆亂線條」——所以,你只能懸空書寫——就像練毛筆字那樣。

直到Apple pencil出現,我才發現,原來用Apple pencil在ipad上寫字,可以實現跟用真正的紙筆沒什麼兩樣:Apple pencil可以畫出非常細的線條,最細應該可以達到0.35——應付日常手寫的精度要求是絕對沒問題。

另外,可以放心大膽地把手放在ipad上書寫,不會誤觸,屏幕只會記錄Apple pencil的痕迹。

追平了真實紙筆的感受後,ipad+apple pencil 有更多數碼設備的專屬優勢:

不留痕迹地擦除修改;

更容易畫出幾何圖形;

豐富的顏色和筆尖類型;

便攜:佔用內存但不耗費紙,長久來看,省去了筆記本的攜帶重量;

方便分享、轉換格式、列印;

更高級地,畫設計圖和工程圖。

我們把腦洞再開大一下:

除了用apple pencil來記筆記畫畫,還可以實現新的操作形式:

比如excel,用筆尖點擊某個單元格,然後用筆寫出單元格對應的數字,比如100,然後100被識別後,自動錄入到這個單元格中,這對於excel數據表的一些微調,非常便捷。

更多地,單元格的合併、換行列、移動等,完全可以用更直觀的紙筆方式來操作:比如,在某一行最前面的行數字那裡,畫一個小叉叉,表示刪除正行,或者直接像我們在紙上最常做的,直接畫一條居中的橫線,這行自動刪除。

總之,人類自有紙筆以來的書寫習慣,完全可以挖掘然後應用到ipad的操作中。喬布斯說,用手指觸控,是人作為智人的本能;而如今隨著技術進步,人作為擁有文明的物種,用筆在紙上書寫,也早已成為人的一種「本能」。

最後,回到新款iphone 打算支持apple pencil。

同行業來看,三星在其note系列手機里,一直在主打S pen,可以實現屏幕熄滅的情況下直接書寫。三星這麼做的理由,跟note系列主打大屏商務旗艦有關,商務人士手寫需求頻次高,而只有屏幕盡量大,手寫體驗才越好。

另外,索尼據說開發出了「拿起任意一支有筆尖的筆,就可以在屏幕上寫字」的技術——真的黑科技!但黑科技並不絕對以為著創新,畢竟現實生活中,能有一個合適筆尖的物品,除了真的筆,還有啥?既然用戶隨手一抓,很可能只抓到一支墨水飽滿的筆,那麼在屏幕上寫字,墨水順著筆尖流淌一片,那畫面不要太難看。

而蘋果如今要將apple pencil的使用設備,下沉到手機,看準的應該是手機屏幕越做越大的趨勢。

再往遠了說,應該是認準了未來會出現摺疊的手機屏幕——翻開後是兩倍的顯示面積,實現跟平板同樣的手寫體驗;摺疊上後,恢復成手機的大小,實現便攜屬性。

所以,在未來真正的摺疊屏到來前,不妨先在「小屏」手機上實驗相關的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游小煩 的精彩文章:

TAG:游小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