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枕紗櫥:洛陽博物館藏宋代瓷枕賞析
「玉枕紗櫥,半夜涼初徹。」這是我國著名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醉花陰·九日》中的詞句。而此處所謂「玉枕」實際上是指宋代有名的青白如玉的瓷枕。中國以陶瓷為枕始於隋唐時期,經過五代到宋代而達到鼎盛。當然,我們發現的宋代瓷枕中有很多並非都是作為卧具使用的,當時還有書寫和醫療用以托腕的腕枕或脈枕。當時尋常的瓷枕是今天我們研究宋代文學、繪畫、民俗信仰的重要實物資料。洛陽博物館收藏的幾件宋代瓷枕就非常生動地反映了其內在魅力。
圖1 刻花觀音送子紋瓷枕
1984年洛陽中南一公司工地出土的刻花觀音送子紋瓷枕(圖1),高14.5厘米。枕呈長弧形,白胎白釉,刻花紋飾,主題為觀音送子圖。枕底劃銘「西貝」,墨字銘有五個,但已模糊不清。該枕造型實用,紋飾刻劃精細,以珍珠紋為地,左側一雍容貴婦揖坐於地,右側雲端上翩翩而至的觀音手托一盤,盤中一活潑男童舉手作投撲狀,一幅生動的觀音送子場面躍然枕上,娓娓地表達了中國民間傳統求子宜男的迫切願望。
圖2 三彩牡丹紋枕
洛陽白馬寺出土的三彩牡丹紋枕(圖2)把這國色天香的牡丹描繪在瓷枕之上,那豐滿的花形、流暢的線條、濃艷的色彩,盡顯雍容華貴,反映了宋人對美好富裕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唐代以來「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風俗習慣一直流傳至今。
圖3-1 三彩詩詞束腰方瓷枕
中國文學發展到宋代又以詞最為有名,洛陽作為帝都故里,名園林立,文人雅士雲集於此,寫賦作詞,相以吟唱。1969年洛陽旭升村出土的三彩詩詞束腰方瓷枕(圖3)就把抒情之詞發與枕上。此枕長25厘米,全身飾以三彩花紋,其上用行草黑體字書詞四闕,詞尾「慶宣和」、「落梅鳳」和「賞花時」是這幾首詞的詞牌名,為宋詞中少見,為我們研究宋詞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圖3-2 三彩詩詞束腰方瓷枕
「久夏天難暑,一枕最幽宜。」這是宋代瓷枕上所題的詩句,可見瓷枕作為卧具,由於它可以清熱解暑,消除夏熱難眠之苦,在夏令時節尤為人們喜愛。另外,據說瓷枕還有「名目益睛,至老可讀細書」的保健功能。瓷枕除了做實用器外,也是重要地隨葬明器,從宋代墓葬中瓷枕的大量出土即為明證。
總之,宋代瓷枕以其精美的藝術性和豐富的內涵不愧為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顆明珠,不僅反映了宋人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追求,同時也為我們後人留下了許多風趣可掬的佳話。
歡 迎 關 注
文藏藝術
文藏書畫
原文作者:王霞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5年5月刊《洛陽博物館藏宋代瓷枕》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大師騷動!高人老師玉牌,又上腦了!
※創意不規則料子,四元素一主題道盡生命輪迴!
TAG:玉雕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