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安雲谷:舊廠房變身為創新產業基地

天安雲谷:舊廠房變身為創新產業基地

  天安雲谷項目改造後高樓大廈林立,一個致力於發展以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產業園區已然成形。本報記者李松權 攝

天安雲谷項目改造前是成片的城中村。 圖片由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城市更新局提供

深圳龍崗區天安崗頭村改造後煥發生機,高樓林立。

  深圳龍崗區天安崗頭村改造前 「貼面樓」「握手樓」隨處可見。 圖片由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城市更新局提供

深圳龍崗區回龍埔項目更新後效果圖。

深圳龍崗區回龍埔社區更新項目原貌。 圖片由深圳市恆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提供

  深圳坂田街道,天安雲谷項目一期內,一幢幢玻璃幕牆閃閃發亮的高樓大廈林立在街道旁,西裝革履的白領精英們,步履匆匆,穿梭其間,在這邊區域里滿是一派繁華忙碌的景象……這裡擁有大量高精尖人才,是以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設計為核心的高端科技園和人才匯聚之谷,是一個由高端科技打造的全方位一體的智慧社區,華為、艾比森、世強電訊等300多家優質企業均入駐。

  站在天安雲谷的產業研發大廈前,誰也無法想像,幾年前這裡還是成片的城中村和矮舊的握手樓,主要產業為從事五金、塑膠等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天安雲谷項目並不僅僅是傳統上的「騰籠換鳥」,更是「鳳凰涅槃」。

  背景

  改造前產業為五金、塑膠等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

  天安雲谷城市更新項目位於坂雪崗科技新城範圍內,是華為片區的西北部華為產業輻射的核心腹地。

  改造前,由於歷史原因,華為、新天下等高新技術企業周邊基本上都是城中村(舊村)和舊工業區,主要產業為五金、塑膠等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城市服務品質、城市面貌、粗獷的土地利用模式與高新技術區的產業發展、配套需求、現代化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

  對於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的城市而言,舊工業區升級改造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方式。從地理位置上講,這裡鄰近華為總部,無疑是一個華為中下游企業聚集平台的最佳地點,城市更新更是大勢所趨。

  模式

  採用工改工模式重點抓好產業升級

  天安雲谷城市更新項目是由多權利主體形成一個權利主體的城市更新項目,更新範圍用地面積為76.15萬平方米,改造模式為拆除重建。其改造重點是落實產業升級空間及結合高新產業研發區發展特徵,就近提供相關產業配套。

  據介紹,在分期建設策略方面,整個項目計劃分六期進行開發,總投資逾300億元。主要是考慮到舊城改造的特殊性,項目採用「拆除一片,建設一片」的分期策略。這樣既可以提高改造效率,儘快體現改造成果,塑造城市形象,又可以實現資金周轉。

  在整體架構上,天安雲谷規劃以研發辦公為主,同時規划了居住功能,包括商品房和小型公寓兩種居住形態,解決職住平衡的問題。在整體城市規划上,天安雲谷除研發辦公、居住、商業外,還有學校、公交站、酒店、文化中心、展覽館等設施。

  此外,新興產業的最寶貴的資源是人才。因此,天安雲谷以人才的需要為優先導向架構城市功能,包括豐富的餐飲休閑文化運動基礎設施。

  成效

  一期產值已突破1500億元

  如今,天安雲谷項目已成為深圳市「十三五」重大建設項目和城市更新、產業升級和特區一體化示範項目,是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理念規劃,強調「開放、協作、共享」時代精神的國際化產城社區。

  在天安雲谷項目北部約1公里處,是華為的全球總部基地所在。目前,華為租用了天安雲谷約13萬平方米研發物業。此外,艾比森、康冠、世強、安奈兒等一批知名企業已經入駐,園區整體招商率達99%以上。

  據介紹,項目改造建成後將引進近3000家科技企業、研發機構及金融、科技中介等專業配套機構,預計年產值約2000億元,稅收約200億元。

  可以看到,該項目一期已經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年產值突破1500億元,創造稅收貢獻約50億元。

  長期參與深圳城市更新的地產界人士曲明明指出,天安雲谷的城市更新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地區產值的提升、人口結構的優化,帶動了物業資產增值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基礎設施的完善,創造了政府、村集體、產業、民生等多方共贏。

  (李松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惠州日報 的精彩文章:

惠州農行強化科技創新提升服務品質

TAG:惠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