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經濟穩中開放,GDP增速並非首要任務

中國經濟穩中開放,GDP增速並非首要任務

中國央行的一名資深顧問對環球金匯表示,中國經濟開始趨向穩定,進入了溫和增長的階段,但不會出現V型或U型反轉,因基於高投資,尤其是基礎設施、房地產和出口的增長模式已經改變。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在出席智庫機構「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伊春論壇的間隙對環球金匯表示,為了實現目標,2020年前中國需要維持6.3%的GDP增速,此後介於5-6%的增速就足夠好了。

2010年3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速跌破雙位數增長,此後呈現了下降趨勢。最新的次季GDP增長6.7%,創2016年來新低。但作為中央政府顧問的劉世錦表示,經濟增速開始企穩。兼任官方智庫機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和支持「新常態」和「L型增長」理論的主要官員之一的劉世錦表示,如果強刺激舉措實施,那麼經濟增速升至7%並非是不可能的,但這僅會產生短期影響,並帶來副作用。

他表示,經濟增長目標的重點是穩就業、降低槓桿率,改善企業利潤和實現環境的可持續性。他還強調,GDP增速並非是首要任務。總結一句話是中國經濟增長穩中開放,GDP增速並非是首要任務。

中國經濟增長之槓桿率

劉世錦表示,中國的槓桿率將逐步下降,因以前推升槓桿率的因素已經變化,主因經濟增長的重心正在轉向。

他指出,嚴格金融監管限制了影子銀行通道,針對地方政府隱性負債的限制以及過剩產能削減計劃取得了進展,這將有助於未來降低槓桿率。

中國經濟增長開放金融業

金融業應提升競爭力,增強對民營企業的支持,並對國外同行開放。

他表示,金融業應改進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尤其是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因為它們貢獻了60%的總產出,但僅獲得了不足50%的總體信貸。

央行的最新貨幣政策報告顯示,截止6月末非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均值為5.97%,對比12月份的5.27%,表明實體經濟仍面臨高融資成本問題,即使央行向市場投放了海量流動性。

中國經濟增長再平衡改革

最高決策層在最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要求,財政政策在擴大內需和重組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市場分析師普遍將其解讀為將有額外減稅舉措。

但劉世錦表達了不同的看法,稱在面臨財政赤字壓力的當前稅收體系下,進一步減稅的空間是較為有限的。

但他警告,國有企業改革將會推進,國有資金將從傳統的企業體系中退出,尤其是遭遇產能過剩和低競爭的行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金匯 的精彩文章:

碧桂園股債雙殺市值縮水 央行披露違規處罰

TAG:環球金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