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尼兩大島嶼探訪記:浪漫水上市場和神秘原始部落

印尼兩大島嶼探訪記:浪漫水上市場和神秘原始部落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號稱「千島之國」,但實際上,在印尼境內,大大小小的島嶼遠遠超過一萬座,是真正的「萬島之國」。在眾多的大、小島嶼中,除了耀眼的巴厘島,獨具特色、風情各異的島嶼仍然不計其數,只是暫時「養在深閨人未識」而已。今年五一,在當地攝影師朋友的陪同下,我帶領一支攝影小分隊,跨越了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兩大島嶼……

「千河之城」水上集市

加里曼丹島的水上風情

馬辰市是印尼加里曼丹島的首府,位於巴里托與馬塔普拉兩河之間的塔帕斯島上,這裡三面環水,河道交錯縱橫,有「千河之城」的美譽。憑藉得天獨厚的水道,水上集市應運而生:當地婦女劃著小船,在河流上形成蔬菜、水果、日用百貨應有盡有的市場,成為加里曼丹島獨具特色的水上風情。

第二天黎明破曉前,我們在碼頭乘坐機動木船前往馬塔普拉河。機動木船是當地最為常見的水上巴士,船艙低矮,只能坐不能站。我爬上船的頂棚遠眺,看見地平線已開始泛起魚肚白。隨著木船的行進,河道兩岸密集的木屋影影綽綽,彷彿憑空浮在水面:由於當地洪水頻繁,居民大多把房子建在木樁上,以小船出行。河道上漆黑一片,但兩岸的清真寺卻燈火輝煌,此時正是穆斯林的「晨禮」時間,宣禮塔上的高音喇叭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虔誠的教徒們面朝麥加(伊斯蘭教聖地)方向祈禱,高低起伏的頌念聲不斷迴響在河道上空。

離開城市河道後,我們身邊開始出現一條條叫做「卡奴」的獨木舟。這些獨木舟兩頭尖尖的,船上載滿了水果蔬菜,只坐著一兩位婦女。婦女們穿著顏色鮮艷的當地服裝,臉上搽著白色的黃香楝粉,據說有防晒美容的作用,由於塗抹得深淺不一,看著十分顯眼。獨木舟統一朝集市方向划去,住得近的自己劃,住得遠的則會組成一隻船隊,前面由一條機動大船開道,後面則浩浩蕩蕩地拉著20多隻小船,從高處拍攝,依次相連的小船猶如大船的尾巴,靈活地在河面上遊盪,場面十分壯觀。我們的船剛剛進入集市,幾條「卡奴」就齊刷刷地圍上來,船上的婦女爭先恐後地向我們推銷自家的水果,各種新鮮的熱帶水果琳琅滿目,色彩飽滿,令人垂涎,但此時我們顧不上購買,趕緊長槍短炮對著她們一陣猛拍。這些婦女似乎早已習慣這種場面,推銷水果的間隙還不忘給我們擺幾個造型。

日出時分,朝陽把河面染成金黃色,一條條「卡奴」穿梭其間,留下粼粼水波。此時,水上交易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她們一邊賣力吆喝,一邊相互購買所需物品,一時間,呼朋喚友、討價還價等聲音此起彼伏,場面熱鬧非凡。

我們從大船上下來,各自坐上小船擠入集市中心。小船搖搖晃晃,動作稍大就有翻船的危險。在晃動劇烈的小船上,為了保證清晰度,我把相機設置成快門優先、1/1000以上的速度,ISO設為自動檔,高速連拍抓取身邊不斷掠過的船隻……除了生動的小販,市集中還夾雜著幾家水上流動小吃店: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或奶茶,配著一些顏色鮮艷的小糕點,極具當地風味。

天色漸漸大亮,一些賣完貨物的船隻逐漸離開集市,我們也拐進一條狹窄的河道,開始拍攝鄉村兩岸的水上人家。此時正是清晨,男女老少正在自家臨水的院落台階上洗漱,遠遠看見我們的船經過,熱情地不斷向我們揮手,笑容純樸而燦爛。小船穿過一些簡陋的木橋,橋上不時經過抱著孩子的婦女、歡快打鬧的小朋友、牽著牛的大叔……怡然悠閑的畫面,頗有田園水鄉的味道。

航拍熱帶雨林

長途跋涉深入原始部落

加里曼丹島的拍攝結束後,我們搭乘航班前往蘇門答臘島的巴東市,準備前往明達威群島中的西比路島,拍攝神秘的明達威部落。明達威群島位於蘇門答臘島西部,大部分島嶼都覆蓋著熱帶森林,無人居住,但明達威部落人卻在這裡與世隔絕生活了幾個世紀,直到1621年被荷蘭人發現。由於明達威人全身布滿紋身,極具原始特色,因而又被稱為「花人」。

早上7點,我們坐上從巴東開往西比路島的客輪,客輪上大部分是島上的居民,還有一些攜帶著衝浪板的歐美遊客,明達威群島有著連綿不絕的海浪,所以這裡也是衝浪愛好者的聖地。途中,客船在「SIKABALUAN」碼頭停泊1小時,在炎熱的赤道陽光照耀下,這裡的海邊小漁村頗有些老電影中舊日時光的感覺。我拿著手機在碼頭附近閑逛,不時用手機掃街。街拍時使用手機,不僅可以鍛煉各種角度的構圖能力,也能讓被攝者放鬆警惕,表情更為自然。

渡輪航行1.5個小時,我們在終點站「MAELEPET」換乘了機動獨木舟前往部落。很快,獨木舟就從廣袤的印度洋開進了熱帶雨林的小河道,沿岸綠樹成蔭,大多無人居住,偶爾出現一兩個小村莊,之後又是靜悄悄的一片,只有獨木舟上發動機的聲音,在這片寂靜的雨林中響徹。天氣陰晴不定,一陣驟雨過後,天邊長虹高掛,由於船上過於狹窄,我起飛無人機,拍下了熱帶雨林中河道蜿蜒迂迴的壯觀畫面。

天色將近黃昏,獨木舟終於停泊在一個陡坡下,一旁等候多時的孩子和部落里的青壯年熱情地湧上來,幫我們搬行李。雨後的小路泥濘不堪,明達威人赤著腳健步如飛,我們只能拄著棍子慢慢前進,稍不留意就會陷進齊小腿深的泥漿中,苦不堪言。此後,又小心翼翼地經過一條圓木搭建的懸空獨木橋,我們終於到達目的地——「Dorogot Village」里唯一的一座大房子。

喘完大氣後我們才顧得上打量明達威人的穿著和房子的布局:男人們戴著一圈圈傳統項鏈和用鮮花裝飾的頭盔,上身赤裸,下身用一條樹皮製作的腰帶綁上一塊紅布來遮住重要部位,女人們現在已經穿了上衣,過去她們只穿一條用棕櫚葉或芭蕉葉製作的裙子。

明達威人居住的房子叫「Uma」,以木頭、竹子和草葉搭建,屋子的入口處和爐灶上掛滿了羊和猴子的頭骨,在昏暗的燭光照射下,頭骨看起來神秘飄忽,讓人驚悚,但在部落里,頭骨卻是家庭財富的象徵。我們住的這間大房子,由外而內依次是公共活動廳、生活區、廚房,生活區中央有一個巨大的爐灶,生著熊熊火焰,廚房裡的側門通向後面的廁所。經過一天的長途跋涉,已經夜深人靜,我們躺在地鋪上,在屋外的狗吠聲、野豬覓食聲中沉沉入睡。

記錄明達威人的日常生活

口感如糯米的樹根和生吃白蟲

由於自然環境閉塞,明達威人一直保留著紋身的習慣。大房子的主人告訴我們,部落人從20歲開始紋身,最先紋手臂,隨著手臂的生長再繼續分段紋,手臂下半段及小腿留到最後才紋。紋身的燃料是用棕櫚樹汁和木炭等熬制,刺上太陽、星星和長線條等精細圖案,整個身體就如同一株圖騰樹,每一次紋身都代表著一次成長。在明達威人的信念里,紋身如同身上的衣服,是自己的身份證明和真正屬於自己的財產,能夠伴隨靈魂進入另一個世界。

吃完早飯,我們跟隨著主人和他的兄弟進入密林,拍攝明達威人的日常生活。淌過一條長長的泥漿小道,來到他們平時養豬和採集的林子,只見一群被馴化的野豬正起勁地啃食著白色的樹根「sagu」。sagu不但可以用來餵養豬和雞,也是部落人喜歡的食物,他們將樹根的髓質剁碎後用棕櫚葉包裹,用火烤制後食用,其口感如同糯米,軟滑可口。

繼續深入叢林,時不時有螞蟥掉到我們的身上,稍不留意就被它們吸足了血,只有用煙頭才能將它們燙落。就這樣邊走邊燙,直到看見一塊巨大的腐朽樹榦,我們才停了下來。主人和他的兄弟將樹榦劈開,露出一堆白色蟲子,肉呼呼的正在蠕動。這些蟲子叫是部落人喜愛的美食,可以生吃,烤熟後味道更佳。團隊里趙老師是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但我卻始終沒有這個膽量。

捕捉完蟲子後,明達威人開始砍樹製作腰帶,主人手腳麻利地砍樹、剝皮、敲打,一氣呵成,敲軟後的樹皮會拿到河裡濺泡、染色、晾乾。我們攝影師正抓拍得高興,無意之間後退到某種植物前,主人立即提醒我們要小心,不要被它割破,因為這種名為「Daun Ragi」的植物是他們製作毒箭的材料,其樹汁可以讓動物麻痹死亡。我們嚇得趕緊遠離,而主人則順手採摘了兩把葉片,準備帶回去製作毒箭給我們看。

就這樣邊走邊拍,一路還要注意腳下濕滑的泥漿和樹榦,我們每個人都大汗淋漓、氣喘如牛,而主人和他的兄弟卻始終輕鬆自在。我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仿若已和這片雨林完美地融合,也許,這裡才是他們靈魂的皈依地。

明達威人崇尚祖先和大自然,薩滿則是他們與祖先溝通的橋樑,每當部落里有人生病或遇重大節日,都會請薩滿去做儀式,而主人正好也是部落的薩滿之一。在他的這個部落,至少有15名薩滿,成為薩滿後必須遵循三個原則:第一、不能吃黑色和白色兩種猴子,而猴子是部落人的日常食物之一;第二、不能吃鱔魚;第三、不能跟妻子以外的女人發生關係。如果有薩滿觸犯了這三個禁忌,他的下場便是死亡。在我們一致的要求下,主人的薩滿堂弟坐在室外為我們吟唱了一曲,那是一首隻有薩滿才能吟唱的歌曲,據說能夠召喚祖先靈魂的到來。在古老原始的雨林里,薩滿的歌聲神秘悠揚,如精靈般穿過了雨林,穿越了生死。

在部落的這幾天,幾個家庭的男孩都沒有去上學,一直陪著我們。這些孩子頭腦聰明、樣貌清秀,自然也是我們拍攝的重點。我們拍下了他們學習、玩耍、與長輩們一起歌唱的畫面。也許這些男孩以後的生活與祖輩會完全不同,但從他們依舊保留的語言、歌曲和各種傳統習俗中,我看到了明達威部落的傳承。

| 作者簡介

水冬青

美國攝影學會會員,喜歡攝影和旅行,2010年度被評為POCO攝影網站十大風光攝影師之一,2013年被評為POCO攝影網站實力風光攝影師之一,現為POCO攝影網站風光版版主,擅長風光和人文攝影,曾多次在國內外攝影賽事中獲得大獎,文字和攝影作品常見於各類報刊雜誌。

圖丨水冬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人文地理 的精彩文章:

魏晉賈家:一千七百年前的現實版風流賈府

TAG:環球人文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