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里真正能獨當一面的幹將只有這一位

《水滸傳》里真正能獨當一面的幹將只有這一位

原標題:《水滸傳》里真正能獨當一面的幹將只有這一位



編者按


獨當一面的幹將,需要堅定的意志、健全的心智、全面的能力、優秀的領導力。在梁山,真正稱得上能夠獨當一面的幹將,只有李俊這麼一位。他有什麼樣的特質?


文 / 吳向京 國家電網公司領導力開發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電網管理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中共國家電網公司黨校副校長

組織里或多或少都存在這個問題:到用人的時候,一把手把花名冊翻來翻去,也不一定能找到一名幹將。梁山有一百零八位頭領,但是能夠橫刀立馬、獨當一面的幹才其實屈指可數,非常稀罕。


幹將是如何獨當一面的?領導者又該如何使用幹將呢?


誰堪獨當一面


獨當一面的幹將,需要堅定的意志、健全的心智、全面的能力、優秀的領導力。比如說井陘之戰,韓信敢於違背常理,背水為陣,一則證明他意志堅定:三萬遠征孤旅對二十萬以逸待勞的趙軍,韓信是有超級膽略的人物;二則證明他心智健全、智力過人,能夠超越一般戰爭原則,置之死地而後生,激發人的最大潛能,韓信是能夠洞察人性的人物;三則證明他能力全面,除了背水結陣之外,還有周密的配套布置,並不僅僅像項羽的破釜沉舟之役。


井陘戰勝後,韓信還能保持冷靜、謙恭,尊重俘虜李左車的建議,輕易就脅迫控制了燕國,也說明韓信心智非同一般。獨自領兵在外,危險係數比跟著主力部隊大很多,給養和待遇肯定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所以凝聚軍心是必不可少的任務,更需要有超乎尋常的領導力。


獨當一面既是個能力問題,更是個信任問題。除了對上述四個方面素質的信任外,更關鍵的還在於授權者的信任。做到「獨而不獨」,是對授受權雙方人格和能力的考驗。多數人既無獨當一面的素質,也沒獨當一面的表現機會,個別人偶有機會但綜合素質有較大的差距,找個能獨當一面的幹部非常難,但是,只要用心發掘,人才終歸還是有的。


江湖出身的李俊既有能力又有機會,在梁山上統領水軍,特立獨行,堪稱梁山難得的獨當一面的幹將。



李俊是真正的高人


李俊是廬州人士,潯陽江上的私商頭領,揭陽三霸的老大。上梁山後,江州幫有四人進入了天罡星,是梁山真正的實力派。李俊在江州曾三救宋江,上梁山後與李逵等鎮守山南旱寨,隨征祝家莊、高唐州、青州、華州。宋江代理寨主後,李俊改鎮水寨並居水軍頭領第一位;大排名居第二十六位,列阮小二之前。

自來《水滸傳》研究者對李俊評價很高。他在太湖中遇到費保等人,不僅能死裡逃生,還能讓人追隨,這跟宋江在清風山的情況相似,但其格局又遠遠高於清風山——因為追隨者費保等人的格局也遠遠高於燕順等人,燕順只知打家劫舍,費保遇見李俊這樣的人,懂得鼓勵他開天闢地,為自己的追隨開闢空間,所以追隨者的檔次也能反映領導者的檔次;李俊的格局也遠遠高於宋江,宋江就是要利用梁山換取資源當官,李俊能夠聽費保的勸說,毅然拋棄別人賜予的官爵,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地。


李俊是真正的高人,是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的幹將,因為他的格局、眼光超出眾梁山好漢,品格、能力在眾梁山好漢中也是屬於出色的。通過分析李俊具體是怎麼做的,可以看出獨當一面其實很不容易。


何以獨當一面


取得信任


能夠獨當一面的前提是獲得一把手的充分信任,而取得信任的方式各異。韓信取得劉邦的信任,一靠蕭何的力薦,關鍵還是韓信跟劉邦的對話以及韓信建立的功勛。而這個信任只是讓劉邦任命韓信當了前敵總指揮,直到遇到重大挫折時,劉邦才不得不讓韓信獨當一面。


李俊取得宋江信任的原因和方法與韓信不同,有四方面原因。

其一,李俊慧眼識珠,是真正識得宋江的人——注意,是李俊先識宋江,而後才是宋江識得李俊。我們往往關注職場規則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那就是:下屬需要領導的認可和賞識,其實領導更需要下屬的認可和賞識。特別是在困難的時候、走背運的時候,尤其需要有眼光、能識得領導的人。宋江逃亡和發配時,李俊迎在路上等著宋江,所以宋江真正單獨結義的就是李俊和武松這兩個人。


其二,李俊對宋江有三次救命之恩,在揭陽嶺上李立的黑店裡、潯陽江上張橫的黑船上,以及劫法場後在江邊無路可走時。


其三,理解領導深刻用意。李俊特別講政治。梁山水軍是晁蓋的真正嫡系,宋江是內部政治鬥爭的行家,內部矛盾、內部鬥爭,把握在一定尺度內,有內鬥卻控制得極有分寸,沒有影響組織發展、大局穩定和兄弟情感。


其四,低調踏實、能力強。李俊在揭陽嶺三霸當中威望最高,眼光過人,又有救主之功,身居要職卻很低調。

宋江除對李俊充分信任之外,另有隱隱的控制。這個控制隱約可以從梁山的大排名中看出來,大排名中,同是江州幫的穆弘排第二十四位,而江州幫老大李俊排第二十六位。和武松排到楊志前面一樣,這就是宋江的帝王術——讓你們的團隊內部有芥蒂,不再能赤誠相見,萬一有點什麼事,為老大各個擊破留有空間和伏筆。江州幫雖然是追隨宋江上的梁山,但在宋江到江州前,這個幫派已經形成了,並且是以李俊為首,通過把穆弘放到李俊前面去,也讓這個幫在梁山不至於形成以李俊為首的緊密小團體,便於操控李俊。這種手法無關公平,這就是穩定和平衡需要,或者籠統地講「組織需要」「工作需要」,歸根到底就是一把手宋江心理安全的需要。


其實信任和授權永遠是相對的。充分信任不是絕對信任,作為獨當一面的幹將,李俊對這一點很清醒。帶兵在外,與宋江的溝通頻繁而及時,對於臨時委派監督水軍的步軍頭領很是配合。仔細研究《水滸傳》會發現,那就是不論哪方,官軍也好、梁山也好,對於水軍是有意識加以控制的,戰時常讓步軍將領統領水軍:高俅三征梁山,涉及兩次大規模水戰,其中第一次是調來的專業水軍,金陵水軍統制劉夢龍,一支曾經在長江上建功的水師。但臨戰時高俅卻派步軍校尉牛邦喜統領,劉夢龍排在牛邦喜之後。巧的是梁山也作出了同樣的安排:吳用命令劉唐統領水軍,排在李俊之前。


在征方臘之戰中,打下丹徒縣,梁山軍馬兵分三路,宋江帶一路打常州、蘇州;盧俊義帶一路打宣州、湖州;還有一路水軍沿長江而下,攻打江陰、太倉直至沿海。派兵時,在統領水軍的李俊前面,安放了一員步軍將領石秀——如果把劉唐放在李俊前面還說得過去,畢竟劉唐排名、資歷都在李俊之上,而把石秀放在李俊之上,就不好理解了。不管宋江出於什麼目的和原因這麼安排,李俊跟劉唐、石秀都合作得很好。


領兵在外,李俊有一點跟盧俊義一樣,就是及時溝通、彙報,行動請令,與其他梁山將領形成鮮明對比。比如和石秀統兵沿江收服江陰、太倉,行動完成後,李俊馬上親自到蘇州向宋江彙報,聽取進一步行動指示,接著接受繞過太湖往南面探路的任務,再派其他人替回自己的助理童威、童猛,非常得體規範,確實是一位令上級放心的方面大員。


把控全局


獨當一面,就是領導把這一攤交給你了,你需要獨立負責,不可能靠領導幫你坐鎮了。如果這個方面老出事,控制不住局面、擺不平關係、完不成任務、做不出業績,那就是失敗。


事實證明,李俊擔任水軍一哥,獨當一面很成功,水軍沒有亂,本土派和江州幫不僅沒有發生衝突,沒有勾心鬥角,而且人心齊、業績強,新老將領相處得很融洽。特別是前面講到的,關勝圍魏救趙攻打梁山,張橫立功心切,偷襲被捉,阮氏兄弟不顧張順的勸阻,組織營救,雖然失敗了,但是可以看出他們人心很齊,也證明李俊這個方面一把手在掌握隊伍上是成功的。


李俊對梁山水軍的指揮方式比較民主:六位水軍主將都有足夠的建議權和自主權,水軍指揮呈現扁平化。李俊雖然排名第一,但並沒有追求絕對的權威,阮氏兄弟、張氏兄弟有時候力主幹的事情,李俊最後都會按他們的意思辦,對於這些水軍頭領是充分尊重的。


業績過硬


李俊剛剛調到水軍,首戰就是宋江一打大名府,關勝圍魏救趙攻梁山,水軍是防守的主力。在高俅三次征討梁山泊時,有兩次大規模、破紀錄的水戰,一次是金陵水軍統制劉夢龍帶領長江水師的進攻,這是首次專業水軍的進攻,以前梁山遇到的都是陸軍臨時上船攻打梁山,一次是建造了海鰍船隊進攻梁山,都被梁山水軍擊敗。

征討遼國時,梁山水軍戰績不多,在檀州之戰時,再次用運糧船做誘餌,攻擊水路得手,率先破城。在攻打江南方臘時,收取了沿江、沿海失地,利用方臘向蘇州送補給的船隊,襲破蘇州。在破杭州時,吳用第三次用運糧船為誘餌,載六位將領混進城埋伏,半夜放炮從城裡發動攻擊,李俊和石秀在城外,率先乘船渡過西湖,在涌金門上岸,首先登城。在接近方臘老巢時,李俊奉命再次以船載糧為誘餌,詐降方臘,裡應外合破了清溪城,奪了方臘的首都,也是最後一座城池,迫其退進山裡的幫源洞。


分析李俊的戰績,他跟其他大頭領有顯著的區別:李俊是領導水軍取得業績,親自動手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展現在他的領導和調度下,水軍頭領們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取得的業績居多。所以這也是李俊區別於關勝、林沖他們的地方,李俊更適合統覽全局、負責一方,而不僅僅憑自己本身武藝建功立業。


人格獨立


李俊相對梁山的其他人,包括宋江在內,思想更加獨立,視野更加開闊。對待招安這個戰略,水軍將領們反對的聲音最強烈、抗爭得也是最激烈,不僅有態度,更有行動。相比而言,魯智深、武松也抗爭、也反對,但都停留在嘴上,真正拿出行動來的,只有步軍中的李逵和水軍將領群體。水軍將領不僅在招安過程中有實質性的反對行動,更在征遼後還有再次反上梁山的計劃。李俊是直接的牽頭人和組織者。水軍頭領請軍師吳用到船上,擬推戴吳用帶頭再次反上梁山泊。但吳用不敢,而是向宋江彙報了隊伍的思想狀況,宋江及時做了思想工作,用義氣再次消弭了這次危機。


雖然再次反上梁山未成,從中也可以看出李俊思想獨立、敢想敢幹。其他人到這個時候,就是謀求利益大小的問題,不再有其他更多企圖,獨有李俊帶領的水軍,作為一個次要軍種,仍有理想和情懷。同時,李俊的人格魅力也非常獨特,他面對死亡,及其追隨者面對死亡的態度,是《水滸傳》中任何人難以比擬的。比晁蓋的粗豪疏闊、色厲內荏,比宋江、吳用的迂腐拘謹、蠅營狗苟,強得不是一點點;更不是林沖、關勝、呼延灼可以望其項背的。


忠義理想兩全


李俊帶童威、童猛到太湖打探進攻蘇州的路徑,被太湖好漢赤須龍費保等抓獲。因為義薄雲天的英雄氣概折服了費保等人,費保放了李俊,並與他們在太湖小結義。攻破蘇州後,李俊等再訪費保,費保的名言「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讓李俊頓悟,他對宋江的價值觀和事業不再認可,費保等人真誠挽留李俊,請他就此離開宋江,七個人另創事業。但李俊婉言謝絕了費保,告訴他,宋江正在用人之時,既然跟隨了宋江,就要幫他把任務完成,如果能夠僥倖不死,然後再開始新的旅程。費保等人欣然領諾,七人定下了新的共同願景。


打完方臘後,李俊等三人都活了下來。此時李俊已經報答了宋江的恩義,他沒有選擇愚忠愚義,而是開始按照自己的理想行事,路過蘇州詐稱中風,請求宋江留童威、童猛看視。宋江領大軍離開後,三人馬上兌現與費保的約定,到太湖去找費保等人,打造海船,一起飄洋出海,開創了一番新的天地,後來做了暹羅國的國王。


在梁山,真正稱得上能夠獨當一面的幹將,只有李俊這麼一位。


本文刊載於《中歐商業評論》2018年8月刊;

內容選自作者所著《水平:悟水滸中的領導力》,


中信出版社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歐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網紅」貴州究竟有多厲害?
寧高寧:你看不順眼的員工,其實都是鏡子里的自己

TAG:中歐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