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和田玉籽料「二上皮色」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我們來說說籽料的二次上皮。
我簡單把皮色分為三大類,1.真籽真皮,絕無二話一口氣的東西。2.真籽但二次上皮,(包括加強皮色,沒皮做皮)。3.徹頭徹尾的假籽假皮,純粹是整容失敗,爹媽打死也不認識那種!專們坑騙小白,有些很便宜,但有些吃藥入坑代價很大,這種買賣純粹靠演技故事忽悠!
真籽真皮就不做介紹了, 我們重點說說後二者吧,「首德次符」,孔聖人說把玉的自身具備的自然物理特性比附於人的仁、 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世俗簡單理解為注重內在涵養,不要「外貌協會」。放在籽料上就是,注重它的油糯、質地等,不追求皮色。最早籽料在清代以前是直接去掉皮色。不知道當下就怎麼的?偏偏是個顏值控,賊喜歡帶有艷麗皮色的棗紅皮、撒金皮等等,既然你有這方面的需求,那麼在利益驅使下自然就有這些臆造品出現。
從籽料源頭絕大部分是做色的,原因是什麼呢?第一掩蓋本身毛病裂、棉、僵等缺陷。第二造成視覺上的差異,讓青或者灰的料子看起來白,或者局部開窗地方很白,讓人浮想聯翩認為裡面肉質也是一樣白,有點類似於化妝術的感覺。(這裡面包括原來有皮色增加皮色鮮艷程度的,也包括沒皮加色的)。我個人是覺得大家玩籽料千萬不要奔著皮色去,大家喜歡皮,一是那能夠說明是籽,另外一個就是顏色豐富不單調,但真的有價值的皮色是和雕工密不可分的,皮色只有在巧雕的時候才會發揮最大的優點,並不是所有的皮色都是OK的,這點希望大家多多體會!如果是真皮真籽那是最好的了,加強色皮也用不著奇怪的,現在是司空見怪的事了,這是非常現實的話!所以喜歡皮色的朋友們,不必較真是否加強皮色的,前提是材料一定是對的,這才是至關重要!
假皮假籽我們叫磨光料,如果是真籽假皮的都不這麼稱呼的,磨光料目前有幾種的,以前比較多的是新疆其他地區的山料和青海料比較多,但是料子不出油,不夠渾厚是永遠改不的事實,青海磨光料一般比較透,類似翡翠的冰糯種,但是顆粒要小很多!一般磨光料的成品要比籽的毛病少,都是山料磨好的,哪會有籽料的毛病多!我也經常會聽到某些人說,要是沒有這個裂這籽料就完美了,我也只能呵呵了!你也不想想~從原生礦經過外力作用搬運滾落至河床,經河水多少年的沖刷以及碰撞,怎麼可能沒有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呢!即便有完美的,那價格自然也不是我輩能夠承載的!不可盲目追求,在自身條件允許下有計劃的收藏!畢竟家人和幸福生活是你最重要的,不可本末倒置!
純手打喜歡的朋友們麻煩點個贊加個關注,不甚感謝!您的舉手之勞是我持續的動力~


TAG:蒙眼清心觀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