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偷家族》,強者適者生存,弱者抱團取暖

《小偷家族》,強者適者生存,弱者抱團取暖

周末看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感慨頗多。導演把整個故事拍得剋制而從容,每到動情時,就把鏡頭一轉,讓你有一種想哭卻又哭不出的感覺,心裡象有一根刺梗著,難受無比。

導演為什麼不把故事交待清楚呢,為什麼不把每一個煽情點都拍得飽滿一些,讓觀眾的情緒得到宣洩,讓故事的主題得到升華,讓評價不那麼兩極分化。

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是8.8,在文藝青年聚集的豆瓣,8分已屬難得,8.8分那要算神片了,可是在大眾眼裡,這部片的評價卻不怎麼高,貓眼評分只有8.1分。

還有觀眾直呼上當的,看完覺得此片浪費了時間,不值得得獎。

覺得這片不好,不值得得獎的觀眾,不妨事先做做功課。是枝裕和導演是一位溫情派的大師,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溫情而平淡的,娓娓動聽地講述一個故事而不做評價。

《無人知曉》、《比海更深》、《如父如子》、《步履不停》、《第三次的殺人》、《海街日記》……

如果你看過他的作品,就會發現,是枝裕和導演的作品,風格是統一的,《小偷家族》就象一部集大成之作,集成了每一個故事的精華。

是枝裕和也是戛納電影節的常客,2004年憑藉一部《無人知曉》,入圍57屆戛納電影節競選單元後,此後就常有電影參賽,直到憑《小偷家族》一舉奪得第71屆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

看完《小偷家族》,我曾發過一個短評,「是一部好電影,演員好,故事好,但導演拍得太克制了,如果拍得更煽情一些就好了。」

可是第二天,無意中看到的一篇影評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影評寫道,是枝裕和導演拍攝《小偷家族》的靈感來自一條社會新聞。一對偷父子把在商店偷竊的兩根釣魚竿,留在家中,他們被捕後,警察問,為什麼不把偷來的東西拿去換錢,這對父子說,因為他們喜歡釣魚,捨不得處理這兩根釣魚竿。

這則新聞讓是枝裕和導演心生感觸,於是就萌生了拍一部電影的想法。

就算是罪惡,也有美好閃光的一面。

是枝裕和導演是感性,同時也是理性的,他的幾部電影,都來自對社會問題的觸痛。

《無人知曉》改編自1988年西巢鴨棄嬰事件,一個母親拋棄了她生養的四個孩子。

《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都來自導演的親身經歷。是枝裕和導演大學畢業後就離開了家庭,在外面闖蕩了十多年,他對父母有著一份愧疚之情,母親去世後,他就開始寫《步履不停》的劇本,把對父母的愛反映在劇本中。

《小偷家族》除了偷盜的新聞外,還有老年人的年金問題,父母對孩子的遺棄問題,雖然涉及到這麼多的社會問題,但導演卻拍得很克制,不是用說教的口吻來和觀眾探討電影,而是分為上下半段,讓觀眾自己來理解。

前半段是絮絮叨叨的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同一屋檐下,他們抱團取暖。

爸爸、媽媽因為有前科,沒法找到正式工作,妹妹沒有學歷,只能去風俗店打工,只有奶奶有固定收入,那是她的養老金,當入不敷出的時候,爸爸就帶著孩子們去偷盜,並不以為恥,窮人嘛,只能這樣生活。

大人們沒有羞恥觀,但孩子們有,他們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著這個世界。翔太一直在屬於自己的小隔間里自學,慢慢地對「父親」傳遞給他的價值觀有了疑問,他常去偷盜的小賣部,爺爺對他善意地教導,在他心中投下陣陣漣漪……

最後翔太的逃跑,表面上看是為了救妹妹,但實際上更象是對自己的救贖。

電影的後半段,家庭成員的秘密被一個個揭開,溫情的背後是殘酷。

是枝裕和並不喜好英雄式的情節,而是希望捕捉這個世界突然展現美好的瞬間。看《小偷家族》便能感覺到導演的善意,感覺到自己的心口彷彿被撕開了一道裂縫,有一道亮光照了進來。

幼年,教育,原生態家庭,孩子們受父母和家庭影響很深,翔太的救贖,也是片中的希望所在。

比起衣冠楚楚的精英,是枝裕和更喜歡拍窮人的生活。在是枝裕和眼裡,精英是無趣的,所以拍《如父如子》時,福山雅治扮演的精英父親,連帶孩子,也要被吐槽,說他不夠有趣,沒有雜貨店老闆可親。

是枝裕和也不忘對自己吐槽,在他的一本自傳漫畫里,他就吐槽自己平凡、膽小且沒有什麼野心。

總之導演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希望大家有時間都來看看這部獲得大獎的電影。

有能力的人,往往想著怎麼樣更好的生存,而窮人,他們更在意的是溫情,在彼此的眼中,找到令自己生存下去的價值。

貧窮家庭就沒有愛了么,當然不是,家庭成員是互相選擇的結果,彼此看得順眼了,就算沒有血緣關係,也能成為家人,愛一個人,不會去打她(他),而是會緊緊地抱緊她(他)。

就象一家人擠在房檐下看煙花,明知看不到,卻也笑得喜足顏開,就算虛幻,也是美好的,虛幻過後,留在心中的溫情,仍能真真實實地陪伴你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西和風屋 的精彩文章:

TAG:西西和風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