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四季賞玩圖》中窺見「奇葩皇帝」朱見深

從《四季賞玩圖》中窺見「奇葩皇帝」朱見深

原標題:從《四季賞玩圖》中窺見「奇葩皇帝」朱見深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早在收藏家周海聖得到這幅《四季賞玩圖》之前,就曾經見過另外一件極有可能出自於同一組畫家之手的《明憲宗元宵喜樂圖》,看慣了清代宮廷畫的人物形象及服飾,周海聖一下子就被畫面中鮮艷明亮的顏色和服飾所吸引。



▲台灣收藏家周海聖先生

正是得益於這次短暫但深刻的「一面之緣」,在兩年之後的美國波士頓一家拍賣行釋出一張被定為19世紀仿作的《四季賞玩圖》,周海聖對比研究之後,認定這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明憲宗元宵喜樂圖》同出一人或一組人之手,而後,一舉競下。



▲明佚名《四季賞玩圖》 周海聖藏


(感謝松美術館供圖)


2018年松美術館的「明月松間照-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松」展覽中,周海聖所藏《四季賞玩圖》展出,在一片松風雅緻中,猶如一朵奇葩,別樣引人矚目,一如明代這個「最奇葩的王朝」。



▲《明憲宗元宵喜樂圖》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線索再次回到中國國家博物館,2018年年初,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明憲宗元宵喜樂圖》,雖然曾經多次看到館藏原作,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朱萬章在此之前並未見到過《四季賞玩圖》的原作,甚至一度擔心松美術館所展的是否是仿作或偽作。



▲周海聖、朱萬章及主持人陳奕名在「松間對話」現場

直到朱萬章在松美術館初見《四季賞玩圖》及它的擁有者周海聖,朱萬章才打消心中的疑慮,認定這是明代作品無疑。


有意思的話題也從這裡開始。


《四季賞玩圖》中的皇帝為何人?是蟋蟀皇帝朱瞻基?還是奇葩皇帝朱見深?


古代繪畫鑒定的有意思之處正是在此,尤其是有關於帝王題材作品的鑒定,一眼可見的是明朝的某位皇帝形象,最直接的圖像對比是僅有的皇帝畫像,可以作為佐證資料的還有畫面中的各式活動或主題等。


但,宮廷畫家筆下的皇帝畫像要求威嚴,既要寫實更要美化。



▲南薰殿


留下來的文獻記載更是需要一番理解力,清嘉慶翰林院編修胡敬在《南薰殿圖像考》中,依據南薰殿所藏的明朝皇帝畫像所用的文字表達,更是令人費解。


(備住:南薰殿是保留在紫禁城中為數不多的明朝宮殿,乾隆時期把內府所藏曆代帝王畫像重新加裝裱,後移藏到南薰殿。南薰殿一共收藏了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皇后肖像75幅。)


▲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祖孫三人面部特寫


胡敬在《南薰殿圖像考》中,對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憲宗朱見深三人面貌有如下的記載:


明宣宗「面赤而鬃」


明英宗「面微赤而鬃」


明憲宗「鬢鬃貌豐偉」


依據字面意思理解為,朱瞻基的臉泛紅,臉頰上的毛髮比較多,而朱祁鎮的臉相對來看,微微泛紅,朱見深的臉倒是正常顏色,他的特點在於發量多並且黑。


就問,僅憑胡敬的描述,能否想像的出來這祖孫三人的形象?並且,還只能看流傳於後世的畫像,不是寫實繪畫,更不是照片。



▲《明宣宗坐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再退一步來看,如果是一張皇帝坐像或者半身像來看,倒也相對容易分辨出來他們的面貌差異。


▲《明英宗半身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明宣宗、明英宗以及明憲宗三人的設色半身像,系1949年時與其他原藏於故宮博物院或北平故宮陳列所的文物一起輾轉運到台灣,流傳有緒,作為對比參照物毋庸置疑。


顯然,胡敬也曾看到過這三位明朝皇帝的設色半身像,並且記載下了三人面貌的變化,其中臉色的變化是最為重要的。



▲《明憲宗坐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如圖所示,雖然都是半身像,但是爺爺朱瞻基的角度略微向左偏,面部顏色最重,是為胡敬所說的「赤」,朱祁鎮與朱見深則是完全正面角度的畫像。從生理學的角度看,朱祁鎮繼承了朱瞻基的面部發赤,但在宮廷畫家的筆下顏色已經淡了許多。而朱見深雖未遺傳爺爺的臉赤,但鬍鬚則與朱瞻基有得一拼。


容貌方面,朱見深幾乎成功的全部避開了父親朱祁鎮的面龐優點,比如朱祁鎮的鼻挺而飽滿,但朱見深的鼻樑和鼻根都比較塌,更像是今天的蒜頭鼻。和爺爺朱瞻基的眼睛更是生的不同,細長眼。


更顯而易見的是,朱見深應該是身材魁梧的胖子,甚至堪比太爺爺朱高熾,這位明朝歷史上險些因為過度肥胖而失去皇位的明仁宗。


▲《四季賞玩圖》中出現的皇帝形象被認為是朱見深


在釐清了明宣宗與明憲宗的容貌差異之後,回到《四季賞玩圖》中來看,畫面中所繪的皇帝到底是誰?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憲宗元宵喜樂圖》和這幅《四季賞玩圖》有很大的相似度,畫的人物都是明朝的皇帝,在身份認定上有人認為是明宣宗,有人認為是明憲宗,兩位皇帝的面部差異非常小,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藉助相關的文獻資料去作證。」朱萬章首先提出。


周海聖更是早在得到這幅作品之初,就發現了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朱瞻基(宣宗)行樂圖》 故宮博物院藏


「其實在故宮博物院也收藏了一幅名為《朱瞻基(宣宗)行樂圖》的作品,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一幅《明憲宗元宵喜樂圖》,兩家博物館的年代認定並不相同。」周海聖說到。



▲《朱瞻基(宣宗)行樂圖》中的皇帝形象


追根究底來看,故宮博物院藏《朱瞻基(宣宗)行樂圖》在定名的時候,是依據早期清人的題籤而來的,雖然畫中人物的開臉和明憲宗極為相似,但因為前人留下來的題籤而被命名。

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明憲宗元宵喜樂圖》則確認無疑,是為1966年江蘇省蘇州市虎丘王錫爵墓出土的隨葬物,後經中國國家博物館另外一位研究員朱敏的考證,對比原藏於南熏殿的明憲宗像、以及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憲宗調禽圖》中的肖像特徵,確認為同一人,最後定名為《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卷》。



▲《御花園賞玩圖》中國嘉德2012年秋拍品


亦可以作為參考物的作品是《御花園賞玩圖》,在中國嘉德2012年秋拍中以1817萬元拍出,周海聖在《御花園賞玩圖》發現了關於皇帝身份認證的一個推斷。


「畫面中的皇帝在玩蟋蟀斗蛐蛐,史料記載明代皇帝中最喜歡玩蟋蟀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常常因為玩樂蟋蟀耽誤國事,並且明宣宗正值壯年的時候就駕崩了,張太后在朱瞻基駕崩之後,下令嚴禁史官記載朱瞻基的這一愛好,並且把朱瞻基用來玩蟋蟀斗蛐蛐的瓷罐摔碎,宮中禁止這一活動。那從歷史反推的話,在明憲宗的賞玩圖中就不太可能出現斗蛐蛐的畫面了。」周海聖認為,朱瞻基在位僅10年,《御花園賞玩圖》也有可能是到了朱見深時期才完成了最後的裝裱等,從而給我們留下了鑒定時的差異性。


當我們把上述的《明憲宗元宵喜樂圖》、《朱瞻基(宣宗)行樂圖》、《御花園賞玩圖》以及《四季賞玩圖》串聯來看,應該是出自同一時期甚至同一批畫家之筆,並且應該是四卷一組的行樂圖。


周海聖認為,極有可能是明宣宗在位時下令創作,但因為明宣宗早逝,《御花園賞玩圖》並未完成,但保存下來,到明憲宗時期才最終完成,和前面的放在一起,就成為完成的首卷。



▲《明宣宗行樂圖》 明代宮廷畫家商喜所繪


朱萬章則是從其他可靠的傳世畫作中考證,一幅明代宮廷畫家商喜所畫的《明宣宗行樂圖》中,在多次出現的明宣宗人物形象中,都是以穿戴盔甲的形象出現,留著長鬍子。但明憲宗是一個沉迷聲色犬馬的生活,在明憲宗時期的文獻和圖像記載中,有明憲宗形象的多是和行樂及遊樂相關。

自此,依據其他可靠傳世的明憲宗畫像以及明憲宗時期行樂圖的文獻記載,周海聖和朱萬章一致認為,《四季賞玩圖》中的皇帝形象應為明憲宗朱見深。



▲《四季賞玩圖》畫卷尾處的鈐印


在基本明確了明憲宗朱見深的身份之外,還有一個人讓《明憲宗元宵喜樂圖》和《四季賞玩圖》早就因為杭州和尚釋篆玉產生了緣分。


在《四季賞玩圖》畫卷尾處有有一方朱文篆書鈐印:西湖篆玉鑒賞。無獨有偶,同樣的一方「西湖篆玉鑒賞」也出現在《明憲宗元宵喜樂圖》卷尾處。


也就是說,釋篆玉在某一時期同時收藏了《四季賞玩圖》和《明憲宗元宵喜樂圖》。


那麼有意思的是,這兩幅宮廷畫卷是如何流落於民間並被釋篆玉收藏?這個釋篆玉又是誰?



▲釋篆玉的出家地: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凈慈寺


釋篆玉原為常駐西湖的出家人,善詩書畫,與清初文人諸如金農、鄭板橋等人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他曾經在雍正時期短暫游京師,後返回至杭州,有研究推斷,上述兩幅畫卷極有可能是他在游京師回來之後,在與其他人交往過程中入目並收藏,時間應為十八世紀四十到其實年代。而對於《四季賞玩圖》等是如何流出明朝皇宮的,大抵不過是皇帝賞賜、太監偷盜等途徑,輾轉至釋篆玉手中。

但顯然,也有人關心,《四季賞玩圖》中是否有奇葩皇帝朱見深最寵愛的萬貴妃?畢竟在以朱見深為主導的賞畫行樂活動中,必然會帶著心愛的女人共同出席。



▲萬貴妃:歷史上第一位在世就被冊封為皇貴妃的女人


眾所周知,朱見深因為自小與自己的乳母呆在一起,偏愛比自己年長的女性,在即位之後還心心念要把乳母冊封為皇后,雖最後並未如願,但當他遇到比他大17歲的萬貞兒之後,近乎瘋狂的寵愛她,她的晉封速度遠超《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萬貞兒才是歷史上第一位在世期間就被封為皇貴妃的人物。



▲《四季賞玩圖》中的女性形象集合


但是,朱見深如此之寵愛的女人,在《四季賞玩圖》中的百餘位人物形象中,似乎並沒有她出現。


《四季賞玩圖》總長近7米,全卷以宮苑圍牆分隔為五段場景:一位頭戴黑色便帽、身穿綉金龍袍、長須丰姿的皇帝,前後共五次出現在畫面上,興緻勃勃地觀看女童盪鞦韆玩耍,以及分別於春、夏、秋、冬四季觀賞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盛開的美景。



▲《四季賞玩圖》中的執酒宮女形象

再來看畫面中的女子形象基本上是以宮女為主,或在伺候年幼的小主人,或在摘花伺候皇帝,其中並未見一宮主位的貴妃形象出現,這又是為何?這段趣聞,或許只能成為歷史之謎了。


但是《四季賞玩圖》更多的是帶給我們關於明朝宮廷生活文獻記載的圖像資料,這無疑是研究這幅繪畫最重要的意義。



▲明代帝王像集合


而且,相比較於其他較為正式的皇帝畫像,這類寫實甚至是紀實性質行樂圖更能考察出當時歷史社會文化的場景,從中得以窺探日常生活中的皇帝。


這在奇葩明朝更為突出,舊藏於清宮南薰殿的百餘幅歷代帝王像有不少就是出自於明代宮廷畫家之手。



▲朱元璋異像畫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和前朝的帝王像所不同的是,明代皇帝中出現過異像畫法,這就是今天備受調侃的明代皇帝朱元璋面相討論的來源。所謂異像是指刻意的醜化帝王的形象,比如異像中的朱元璋臉上布滿斑斑黑點,俗稱「豬像」,並且把朱元璋的鞋拔子臉更為誇張的表現出來。


此處真要為朱元璋「鳴冤」,雖丑但真不至此。


朱元璋為何會要求宮廷畫師如此醜化自己,並且在民間廣為流傳,大抵不過以下兩個原因。



▲明太祖 洪武帝坐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一是朱元璋作為開朝皇帝,在起事的時候天下已經是大亂,當時民間有傳說彌勒佛下凡降生在江淮拯救民眾於水火之中,朱元璋藉機故意把自己的畫成誇張的形象,意為自己是具有奇像的真命天子。


這其二的原因倒也讓人有幾分信服,朱元璋在即位之後,怕在微服外出之際遭到暗算,所以命令宮廷畫師故意畫出和自己面貌相差甚遠的形象出來,混餚視聽。


但這類異像只是短暫的出現在明朝初年的朱元璋時期,堪稱為「怪胎」。


到了明憲宗朱見深時期,帝王像就以莊嚴美化為主。諸如《四季賞玩圖》等此類行樂圖卷因為既能展現出一定的生活情景,有兼具了帝王肖像畫的特徵,這類魏晉時期用來描繪名士生活情景的肖像畫逐漸演變成後世的行樂圖的典型傳統,併流行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季濤:拍賣場上還是有「漏」可撿
蔣勛:天地大美 我心純粹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