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瞭望丨美對俄新制裁,「打臉」特普會?

瞭望丨美對俄新制裁,「打臉」特普會?

原標題:瞭望丨美對俄新制裁,「打臉」特普會?


「特普會」非但未能讓美俄緊張關係降溫,反有滑向「好事變壞事」的可能


特朗普已深陷美國國內政治漩渦,難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順利開展對俄外交,兩國關係前景堪憂

原題《新制裁掣肘下的美俄關係》


文/孫成昊


作者單位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7月的「特普會」在赫爾辛基結束不到一個月,美俄關係再起波瀾。美國國務院8月8日宣布,將對俄羅斯施加新制裁。制裁或將「兩步走」。首批制裁根據1991年的《化學和生物武器控制和戰爭消除法案》於8月22日左右實施,將全面禁止向俄出口電子設備和軍民兩用配套產品。這些「敏感物品」此前一般是個案審查,新制裁則完全掐斷了出口。

第二批制裁更為嚴厲。美國務院明確表態,如果俄羅斯在第一輪制裁後的90天內未能禁止使用化學和生物武器,或者不能確保未來不使用此類武器,美國考慮的制裁選項將進一步擴大。根據1991年法案的相關規定,第二輪制裁美國可以選擇降級外交關係、禁止俄航公司航班赴美和幾乎完全停止美對俄出口。


美國此次即將對俄施加新制裁宣布的理由,竟然是約半年前的英國間諜「中毒案」,令人意外。但這一滯後反應也透露出,「特普會」非但未能讓美俄緊張關係降溫,反有滑向「好事變壞事」的可能。


相比「中毒案」發生後的「口水戰」「外交戰」,美國新制裁雖姍姍來遲,但從經濟層面強化了對俄羅斯的打壓。俄對此反應激烈,總統普京和俄聯邦安全會議斥責美國即將施加的新制裁「絕對非法」,總理梅德韋傑夫警告稱,俄羅斯可能把新制裁視為美向俄宣布「經濟戰爭」,並表示將採取多方面措施予以回應。8月10日,普京與俄聯邦安全會議成員商討了此事。同時,俄方還指責美方此舉不利於創造「特普會」後的建設性氛圍。


一旦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制裁戰」逐步升級,美俄關係無疑會受到嚴重衝擊。對俄羅斯而言,美國對俄新制裁將壓縮俄經濟調整的空間。普京在新任期內的重點是搞好國內經濟發展、提高民生水平,而當前俄經濟發展面臨重重挑戰。俄一直期待能夠修復與美國關係,爭取制裁有所鬆綁,獲取一定的資金與技術。但新制裁把俄羅斯從「特普會」前的有所期待推向了對美國的無比失望。


應指出的是,元首會晤的負面效果恰恰折射出美俄緩和關係的不易。通常,領導人會晤後至少能確保兩國關係的一段「蜜月期」,美國政府此時宣布對俄新制裁明顯不符合正常的國家交往邏輯,顯示當前雙方關係有「畸形」之虞。更值得玩味的是,去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包含對俄制裁的法案也正巧是在特朗普與普京會面之後。這兩次制裁的時間點都顯示,特朗普已深陷美國國內政治漩渦,難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順利開展對俄外交,兩國關係前景堪憂。

首先,當前俄羅斯「干預大選」已成為美國國內兩黨共識和「政治正確」。中期選舉前美國內「反特朗普」勢力正攥緊「俄羅斯牌」連續敲打特朗普,不滿集中在兩點:


一是特朗普在「特普會」上沒有「站穩立場」,試圖在俄「干涉選舉」問題上含糊其辭,甚至有意替普京說話,因此招致美國內瘋狂抨擊。在美國各大主流媒體上,「特朗普聯手對陣美國」的說法不絕於耳,部分兩黨議員亦集中發聲,質疑特朗普為何如此「沒有骨氣」。


二是特朗普與普京的一對一會談內容引發美國內猜疑。特朗普尚未甩掉「干選門」「通俄門」陰雲卻兵行險招,與普京坦誠相見,進行了只帶翻譯的密談。他在會後新聞發布會上語焉不詳,不願談及美俄具體合作意向,美國內不少「政治精英」懷疑他在兩個多小時內已向俄做出妥協。比如他們擔心特朗普會在私下犧牲北約盟友利益,與普京達成「雙暫停」的口頭協議,即美國同意停止在波羅的海國家的軍演,換取俄羅斯暫停靠近北約國家地區的軍演。


這兩大焦慮造成「特普會」後美國內針對特朗普對俄政策的瘋狂反撲。朝野上下利用特朗普在會晤中針對俄羅斯和普京的「軟弱」表態對其口誅筆伐,迫使特朗普回國後立即改口認可情報機構涉及俄「干涉選舉」調查結果。


其次,「通俄門」調查仍是懸在特朗普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通俄門」調查尚未結束,特別檢察官穆勒蓄勢待發,調查很可能延宕至中期選舉之後。中期選舉結果雖不明朗,但眾議院大概率將遭民主黨翻盤,共和黨亦有可能在參議院失手。如果共和黨未能在中期選舉守住兩院多數,「通俄門」調查將持續威脅特朗普執政合法性。為撇清國內對其「通俄」疑慮,不讓對手大做文章,特朗普必須在中期選舉前對俄強硬施策,這也是白宮推遲原定計劃、在中期選舉後再邀普京訪美的重要原因。

最後,國會成為掣肘特朗普對俄外交的持續性力量。除了不斷塑造「仇俄」「反俄」的輿論外,國會在立法層面屢屢出招,強行將美俄關係帶入下行通道。


去年年中通過的對俄制裁法案,已將修改和取消對俄制裁的權力從總統手中剝奪而轉至國會。在當前政治氛圍下,國會短期內絕不會放鬆對俄制裁,只會進一步想方設法壓縮特朗普對俄政策調整空間。近日,有參議員提出「禁止總統獨斷退出北約」的相關法案,要求美國退出北約必須經過參議院批准,凸顯國會主流觀點篤信美俄將繼續對抗的強硬心態。在此情況下,美俄關係緩和說易卻實難。LW


編 輯 | 唐朵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給俄羅斯帶來什麼?
中國電影市場半年觀察

TAG: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