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學生的那點事,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瘋狂!

留學生的那點事,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瘋狂!

GIF

隨著我們漸漸長大,總有一些人活的不僅優秀而且瀟洒。我們渴望像他們一樣,活成別人家孩子的模樣。

他們本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校學子,卻因為與【自然的恩典】青少年成長營活動結緣,生命得到了升華和成長。

到底是什麼讓他們的生命開始與眾不同?

今天,我們相聚在2018【自然的恩典】愛我中華青少年成長營·內蒙2期的活動現場,邀請到了5位義工隊伍里的高校學子,暢聽他們的心路歷程,全方面還原其成長經歷和心得感悟。

讓我們一起從他們身上發現那些熠熠生輝的閃光點。

學 | 子 | 介 | 紹

Introduction

高校學子分享嘉賓介紹:(從上至下)

王徐夢雪:來自江蘇蘇州,畢業於蘇州科技大學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三年內參加活動15次,曾前往美國交換學習。

范鍾林:來自四川成都,畢業於美國德雷塞爾大學 室內設計專業。現任福慧燈·法身傳媒設計總監。

肖悅:來自浙江杭州,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 工業工程專業。

余東鄂:來自重慶,畢業於義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 全球市場專業。現就職於福慧燈·福慧學院課程策劃部。

席京陽:來自上海,六年加拿大、四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生,現為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 環境科學專業研究生。

恩典君:是什麼緣由讓你們接觸了福慧燈平台?做義工後又有什麼感悟和收穫呢?

東鄂:最初我是被父母騙來這裡參加活動的,在一次生命鏈接課,當父母和孩子都哭了的時候,我的內心也被深深觸動了,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人們心裡的迷茫和苦,所以之後我就一直跟隨著團隊做義工到今天。如今回頭想來,是父母積功累德才讓我的命這麼好,成長的也很順利。

京陽:第一次做義工是2016年阿壩1期夏令營,當時我在餐飲組負責運輸。來參加活動前我總覺得餐飲組特別沒意思,天天起那麼早,好不容易放個假還不如在家玩玩電腦、睡個覺。

但是等到學員來了以後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看到1200多人都能吃上飯還吃得很開心,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人生的價值所在,我感覺自己做個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們平常玩遊戲只是為了自己的娛樂,而當了義工後就是完全放下自己、完全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全心地為他人服務。

夢雪:我從小是一個很自卑的姑娘,因為皮膚黑、又是易胖體質,很多男生追著罵我,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痛苦而絕望中度過的。

自卑到極致就是自負,為了尋找最好的自己,我開始學習各種技能,希望讓自己儘快提升。

但後來我發現自己的發心錯了,因為我讓自己變得優秀的目的是打擊以前嘲諷我的人,我要把他們踩在腳下,而不是出於引領者的角度。

做義工後,我慢慢轉變了自己的思維,我漸漸明白我之所以要活的更好,不是為了打壓別人,而是為了鼓勵他們,讓更多人活出自信、自律的狀態。

從自卑到自信這條自我蛻變的心酸路我整整走了十幾年,現在的我能夠徹底敞開自己,更懂得溝通,更能感受到周圍人給我的愛和力量。

鍾林:去美國之前的我也比較自卑,害怕被否定,回國後因為父親的原因我接觸了平台。我第一次做義工是在餐飲組做運輸,特別鍛煉人。夏天后廚的溫度高達40度,每天我們要走3~4萬步,雖然身體很累,但心裡很充實。

加入團隊後,我選擇在各個領域鍛煉和成長自己,這樣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崗位,而不是急於找個僅僅能做與自己專業有關的工作。

今年暑假我做了4期的品牌組義工,兩場攝影、一場攝像、一場資料員,我希望通過嘗試不同的崗位來歷練自己然後更快地成長,讓自己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來做義工的另外一個原因也是我想多出去走走,去體驗經歷那些快樂和痛苦,這些經歷都會不經意間進入你的生命中,然後以一種不平凡的方式所體現出來。

肖悅:我第一次參加活動是2013年四川青城山海外學子體驗營,因為留學的原因,我的思想有些西化,所以不太能接受活動。是有魅力的義工老師,他們的愛和微笑感染了我。

之後的大學四年里,每年暑假回國我都會來做義工,因為做義工我可以獲得大家的愛和能量,同時我也想把自己的愛奉獻給大家。

我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本來都存在愛,只是有些人的愛被世俗上紛紛擾擾的東西給蒙蔽住了。我希望自己通過不斷做學員、義工,把那心靈上那層紗揭開,把愛釋放出來。

恩典君:在成長過程中,你們做過什麼了不起的、感動自己的事情?

夢雪:原來我的爸爸不能理解我參加活動,我們之間的隔閡很深,而且很少溝通。但雖如此,每次參加活動我都會拜託所有小夥伴給爸爸錄祝福視頻,最後附上我說的話,然後剪輯成短片。

終於有一次爸爸看了之後感動的哭了,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女兒是在和這麼一群貼心、溫暖的人在做著如此偉大的事業,之後就欣然同意我參加活動了。

去年,我做了一件很感動自己的事情,我把爸爸逼來了這個平台。在百花湖的養生營,我很希望跟爸爸在台上做一次鏈接,我提前寫了很長的演講稿,反覆地背熟、對著鏡子演練,到了那天我第一個衝上了台,因為我要站在舞台最中央讓他第一個看到我,為女兒驕傲。

那一次我把積攢多年想跟爸爸說的話全都說了,還唱了一首《父親》送給爸爸,也是那一次,爸爸徹底地打開了,他終於放下了冷酷的外表,因為他發現女兒一直有在默默努力。

肖悅:我在餐飲組做粥哥,每天凌晨三點起床,因為熬粥的鍋爐旁邊就是蒸箱,每天我就像蒸桑拿一樣。雖然身體累,但是心卻是一點不累。

我會把美好的祝福放在粥里,每攪動一下,就祝福學員們吃完粥後會收穫巨大,喜悅綻放。我也深深地體悟到,成長是熬出來的,通過熬粥,我感覺自己的心跟白米粥一樣都被凈化了。

京陽:上大學後,我發現自己非常喜歡唱歌,一開始我的父母並不支持,都覺得這是不務正業

我就在努力完成課業的同時,每天抽出兩小時練歌,通過不斷地堅持努力,我既學好了功課,也提升了自己的唱歌水平。拿了學校唱歌冠軍,也成為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好聲音比賽的導師之一。

恩典君:你們的夢想是什麼?有什麼關於夢想的故事嗎?

東鄂:在尋找夢想的過程中,我經歷了很多掙扎和迷茫,因為我發現好像別人都有夢想,都有一個很清晰的目標為之而奮鬥,而我感覺到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終點要走向哪裡。

帶著痛苦我離開團隊回家了一段時間,但我發現自己以前想做的事情現在根本提不起興趣,我慢慢發現原來已經沒辦法離開這種生活方式,才知道原來生命就是要活在奉獻之中,天地生養一個生命,就是為天地報恩。

現在我雖然沒有一個清晰的夢想,卻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今年我想要利益五萬人,讓他們通過參加平台的活動,覺悟生命,圓滿生命。

夢雪:我的夢想是用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引領他們吃素、運動、由內而外地美麗,讓年輕人活出自律、自強的生活狀態。

我給自己定了日行三善的目標:

美的給予,每天把自己打扮的很漂亮;

精神的給予,把自律、自信的品質傳遞給更多的人;

物品的給予,分享好吃的、好玩的。

我堅持了將近一年,每天都做記錄,共做了1000件善事。我們應該多想想我們能夠給予這個世界什麼?給予朋友什麼?給予父母什麼?給予周圍的人什麼?哪怕只是一句讚美,哪怕只是一個精神上的鼓舞,都是一種力量!

京陽:我本科是學機械工程的,上大學之前的我沒有夢想,去年夏天創五的時候老師講,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那麼你活著有什麼意義呢?這一句話點醒了我,我喜歡唱歌,我要成為世界樂壇音樂天王,在全世界各地開免費演唱會,把美好的歌聲傳播給更多的人!

鍾林:參加活動前我的夢想是當一個知名的設計師,現在我的夢想是成為世界級的藝術家,把美樂愛覺的生活方式用視覺的方式傳播到世界各地,帶領更多的人走向覺醒,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奉獻大眾。

肖悅:我的夢想是希望每一個看見我的人都能開心、喜悅、純凈,讓每個聽到我聲音的人都能收穫安心與依靠。

恩典君:通過你們的成長經歷,給孩子們一些建議?

夢雪:首先,我希望孩子們能養成自律的習慣。

自律帶給了我們很多好處,比如我在美國遊學時認識了一位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63歲的韓裔教授,他每天早起運動,時刻讚美別人、時刻給予別人,活出了非常年輕的狀態!我們可以從每天早起一小時做起,可以讀書、運動、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或者好好回想昨天發生了什麼,總結起來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

其次,我想對孩子們說:如果你的父母不理解你,你為什麼不能先改變和成長自己,再去影響你的父母呢?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個太陽,那你也一定要跟隨太陽,釋放你的光芒,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火苗,我們也可以燃起整片沙漠!

京陽:當我們去看別待別人的生活時,都要時刻保持一顆包容心。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很大,但其實我們又並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因為我們對世界越了解,就會發現我們其實對這個世界了解的還很少很少。雖然有東西一時很難接受和理解,但存在即合理。學會放下有色眼鏡看別人、看世界,我們就可以成為更加成熟的人。

我想送給大家三個詞:Patience(耐心)、Tolerance(包容)、Endurance(忍耐)。做到這三點,任何苦都不能為難你,任何事都能做成。

鍾林:分享在慈濟看到的一句話,成功就是比別人多一點付出和用心。

這句話對我很受用,我來到這裡參加義工也是為了更好去給予、奉獻,只要你比別人多一點付出和用心,成功會離你越來越近。

看著五位學子智慧而精彩的分享,聽著他們如何從重重關係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重新連接家人的關係,找到人生的夢想,收穫生命的喜悅愛。不經感慨到,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超越優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臣服、直接向優秀學習。相信從五位學子的經歷中我們體悟出的東西會使我們受用一生。

攝影|胥叔 張金現

文字整理|趙紫冰 袁一平 極樂

特別鳴謝2018年【自然的恩典】

「愛我中華」青少年成長夏令營內蒙2期品牌組小夥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身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法身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