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天吃赤小豆更合適,那它跟紅豆的關係是什麼?它有哪些禁忌?

夏天吃赤小豆更合適,那它跟紅豆的關係是什麼?它有哪些禁忌?

赤小豆,別名:赤豆、紅飯豆、飯豆、蛋白豆、赤山豆;

赤小豆主要用於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具備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

中醫認為,夏季屬火,對應五臟當中的心,適宜吃赤小豆,對心煩口燥,去暑濕水腫都有好處。

我們來一起看看赤小豆跟紅豆的關係——

1.成分有所不同:

赤豆又名「赤小豆」、「小豆」。屬於一年生草本。花黃或淡灰色。莢果沒有毛,種子橢圓或長橢圓形,一般為赤色。種子富含澱粉、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等,可作糧食和副食品,並可供藥用。

紅豆,又稱海紅豆,屬於豆科植物,又名赤豆,小豆。紅豆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纖維、各種維生素、胡蘿蔔素,無機鹽等等,吃紅豆對人體的滋補作用。

2.外觀不大相同:

大體來說兩者形狀不同,紅豆比較圓,赤小豆是細長的,稍扁。

3.口感不大相同:

赤小豆質地堅硬,難以煮爛,同時適合用適量的糖調味,但不宜放鹽,否則不利水分的排出。

紅豆則更軟,容易出沙,就純口感的角度來講,紅豆的確是更適合食用的。

4.中醫論述相近:赤小豆偏涼,藥用力優;赤豆(紅小豆)甘平略偏於補,多當食物

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濕消腫(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

中醫認為:赤豆有利水消腫,解毒療瘡作用,對於水腫脹滿,濕熱黃疸,癰腫熱毒等均可應用。但又各有所偏,赤豆擅長利水祛濕,故水腫,瀉痢黃疸多用之。

赤小豆的禁忌——

尿多之人不宜食用赤小豆——本身赤小豆就有利尿功能;

赤小豆煮汁久食赤小豆令人黑瘦結燥——所以建議瘦弱的人應少吃;

陰虛而無濕熱者者忌食赤小豆——利尿傷陰,陰虛的人,如無濕熱的表現,不宜吃赤小豆;

被蛇咬者百日內忌赤小豆;

赤小豆治療腮腺炎的經歷(凡是用藥請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否則後果自負)——

《本草綱目》載:「赤小豆搗末同雞子白塗一切熱毒癰腫。......腮頰熱腫,赤小豆和蜜塗之,一夜即消。」

《哈爾濱中醫》1965年第9期32頁載:赤小豆50----70粒,溫水調和,攤布上,敷於患處。一般一次即消腫痛,不必二次。共治7例。

親身驗證案例:我給兒子用過一次,紅小豆(就是糧店賣的,有兩種,小粒的深紅色,大粒的淡紅色。為了保險起見我各買一半。)粉碎後用雞蛋清調敷患處,記得兩次就痊癒了。

註:

《本草綱目》記載: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葯,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並不治病。

介紹幾則赤小豆治療方,供參考——

1.赤小豆5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可健脾利水,適用於水腫病、腳濕氣及中老年人肥胖症等症。

2.赤小豆30克,雞內金10克,煮粥,作早餐服食,可清熱利濕,消積化瘀,適用於尿頻、尿急、尿道疼痛、尿液渾濁及小腹作脹等症。

3.赤小豆葉30克,桑白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健脾利水,適用於水腫、腳氣、腹脹及腹瀉等。

4.赤小豆葉30克,桑皮15克,紫蘇葉10克,生薑3片,水煎服,每日1劑,可宣肺利水,適用於腳氣、通身腫、二便澀少和氣促者服用。

5.赤小豆、生苡仁各50克,防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清熱行滯,適用於腸癰,濕熱氣滯瘀凝所致者服用。

6.赤小豆100克,當歸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清熱涼血,適用於便血、先血後便和腸風便血者服用。

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種子,俗稱「紅豆」,其性味辛、苦、平,有大毒,兩者不可混用,以免中毒。下圖即為紅豆——

(完)

上文鏈接——莫驚慌,男人也可以吃婦科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禁忌 的精彩文章:

預產期來臨前一周,這3個「禁忌」不要碰,孕媽不要傻傻不知道
梅根衣裙屢犯著裝禁忌 打破王室規矩衣服長這樣

TAG: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