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雲端仙境白石峰,歲月悠悠隱滄桑

雲端仙境白石峰,歲月悠悠隱滄桑

作為一名從事攝影多年的新疆攝影人,我曾多次前往伊犁攝影採風,在這片豐繞的塞外江南的土地上,綿延無際的草原、縱橫幽深的河谷、絢爛迷離的花海、壯闊起伏的群山等伊犁勝景所在地,基本多已涉足。

諸多或壯美雄闊或秀色旖旎的西天山美景,總是讓我情不自禁沉醉其間,為新疆擁有伊犁這片綠海而驕傲自豪。其中,在位於西天山的烏孫山上,有一處宛若雲端仙境的山中奇峰,這就是位於伊犁昭蘇的三星級旅遊景點--白石峰景區。

在大美新疆的眾多旅遊資源中,白石峰景區或許只能算作其中一個不起眼的小景點,但在伊犁當地戶外人的心目中,卻是備受推崇的極品旅遊線路,如果攀援走過白石峰,就如同烏魯木齊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曾穿越走過天山險峻的河源峰(即狼塔)一樣,可以成為引以為傲的"戶外資本"。

無限風光在險峰,白石峰亦然,儘管路途艱險,但敬仰追隨者依然趨之若鶩。白石峰隱於雲端仙境的的神話傳說與前世今生的滄桑歷史,更加令人嚮往。

白石峰位於伊犁察布查爾縣城之南,從伊寧出發,直線距離約48公里,可經伊昭公路直通到達昭蘇。白石峰,顧名思義,意為白色石頭的山峰。白石峰主峰海拔3475米,是烏孫山山脊上的最高峰,三峰連環對峙,突兀聳立畢現,呈東西走向排列,區域內地勢險要,四面陡峻,其中南坡較緩,北坡險要,峰頂相對開闊。

整個峰區氣勢宏偉,山崖突兀,灰白色的石灰岩裸露於外,遠觀其景,白色峰頂赫然醒目,故而得名白石峰。由於山體整體呈現白色居多,故不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或晨昏陰晴,遠眺近觀白石峰,多以白雪皚皚、白霧迷濛或雲遮霧漫的奇景呈現,萬千奇幻成為烏孫山一大勝景。

關於白石峰這個地名的由來,民間亦有多個版本。據《新編伊犁風物誌》記載,烏孫山橫亘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昭蘇與特克斯縣之間,在當地少數民族語言里,白石峰的名字不盡相同:在錫伯語里,白石峰被稱為"沙顏哈達",即"白石峰"之意 ;在當地的維吾爾族與哈薩克族民間,則被稱之為"阿吾列喬喀",意為"神仙峰"。

千百年來,史冊典籍里少有文字歷史記錄白石峰。雖無文字語言來為自己立冊著史,生活在白石峰腳下的人們卻世世代代講述著有關她的故事。

在錫伯人的傳說中,白石峰是正義的化身。曾有一個力大無比的白石勇士,與一個巨魔鬥法決戰,巨魔運用法力搬來一座土山,大力士卻輕而易舉地隨手撿起一塊巨石擲于山頭上。巨魔取勝不得,惱羞成怒之下想去搬走巨石,誰知巨石卻紋絲不動,只留下道道指痕。

最終不畏邪惡的白石勇士戰勝了無惡不作的巨魔,巨魔化成黑石峰,與白石勇士化成的白石峰遙遙相對,當地人得以重享自由幸福的生活。白石峰因其特殊的地貌奇觀與神秘的傳說,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亦同時令我們備感敬畏,且遐想聯翩。

我曾經前往伊犁採風多次,每次前往昭蘇路過白石峰時都會情不自禁停車駐足,每一次邂逅的風景都不同。有時風雪交加,路途難行;有時驕陽高照,晴空萬里;有時山霧籠罩,黑雲壓城;有時瓢潑大雨,視線迷濛;有時山路泥濘,舉步維艱……每一次路過白石峰,留在記憶中的都是異乎尋常的景像。

2017年5月,我與影友一行再次驅車途經白石峰,此行,卻不經意收穫了別樣的奇景。從伊犁前往昭蘇有兩條可行進路線,伊昭公路開通後,大多數人為了路途捷徑,多選擇伊昭高速而行。

大多數攝影人為了攝取奇景,喜歡不走尋常路,這天,我們一行驅車從伊寧出發,車子在一條省道公路上暢行。不知不覺,海拔逐漸開始升高,行進大約30公里左右,車子已經在九曲十八彎的盤山路上環繞行駛了。

老天彷彿在與我們捉迷藏,讓一個半陰半晴的天氣伴行我們一路。白石峰偌大的山區內,山路陡峭,雲霧瀰漫繚繞山間,突兀的山峰在雲間時隱時現,令人看不清白石峰的真容。

層巒疊嶂起伏,松樹林海蒼蒼,千峰翠色競秀,雲海蒼茫涌動,夢幻縹緲,宛若仙境。偶爾從雲層傾斜一縷"骷髏"光(攝影人通用術語),灑在山坡上一叢蒼翠松樹林上。在一排松林前,高一低兩座石頭無語靜默,背後是雲霧縹緲看不清容顏的群山,令人想起唐代詩人賈島的一首詩的意境與此景頗為相合: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車子在盤山路繼續行駛,眼前雲海浪涌,悠悠流動,而山色,則隨著雲影天光的遊動,不時變幻著深深淺淺、明明暗暗的色彩:黛藍、墨綠、青翠、橙碧,山色隨著遊動的光影在深谷、溝壑、坡梁與陡峰之間變幻著,幽暗與明亮相互交織暈染出錯落有致的彩墨畫,綠海白峰間流動的雲,彷彿仙人的手在隱隱運力發功。

雲霧在山間繚繞不散,白石峰宛如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姑娘,羞答答地躲在雲紗後,讓渴望一睹她神秘芳容的我們急不可耐。我們的汽車在盤山路上行駛著,漫山的雲霧如雪白輕柔的棉絮在眼前飄過,當你把手伸出車窗,卻一無所得,看得見,摸不著,彷彿有一股無形的神力,推動著雲海在慢慢涌動前行。

行行攝攝,途中一座造型獨特的山峰吸引了我們。遠遠望去,這座山峰宛如一個人像,莊嚴肅立,太上老君乎?孔子講道乎?似乎都不像,威嚴中倒更像一個即將率將士出征的佩劍將軍。

驀然想起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段西域佳話。曾在張騫"鑿空"西域的歷史記載里,在河西走廊一帶居住的大月氏人,不堪匈奴欺凌西遷至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山建立烏孫國,在西天山下安居樂業,但依然不時受到外來民族的侵擾。

烏孫部落一直仰慕遠在中原的大漢王朝,為了鞏固部落實力,期望得到威名鼎盛的大漢王朝的扶持,主動請求與當時的西漢王朝和親,先後迎來細君與解憂兩位遠嫁的漢家公主。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解憂公主,在面對外族侵犯烏孫部族的危機時刻,為了烏孫家園的安定和平,睿智聰慧的她派遣使女馮燎奔走斡旋在西域與中原之間,為西域與中原的政治、軍事與經濟的穩定和平,聯手共盟抗敵,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並留下了一段佳話流傳於世。

眼前的這尊石峰,不知是否見證過烏孫國迎接漢家公主的車帳,以及烏孫部落與大漢聯手平叛外族侵略的激戰?追憶著白石峰腳下的歷史過往,感慨著並不如煙的往事,心潮陣陣起伏。不知不覺間,我們的車子已快駛出白石峰主景區。

車子依舊行進在盤山公路上,但可感受到此時的海拔已逐漸在降低。朦朧如畫,雲絲如詩的白石峰景區,每一次峰迴路轉,都是一副別樣的畫卷在眼前展現。當車子翻過一道山樑,眼前豁然開朗,舉目遠眺,一片開闊的綠色原野在山峰間清晰呈現,大家一起歡呼起來,終於"守得雲開見日明"--或許老天感念我們的執著眷戀,終於賞賜我們一睹白石峰的真容。

當天的白石峰景區,許是頭一天剛下過一場驟雨,車窗微啟,可以感受到窗外山風徐徐拂過面龐的沁涼,以及清新氣息吸入肺部的舒爽宜人。

太陽,如同一個調皮的孩子與我們捉迷藏,時而破雲而出,時而沒入雲間。在這轉瞬之間,穿過雲層的陽光,在平曠略帶起伏的原野上灑下一道道光影,白色的羊群沐浴著溫暖的光束,在碧綠的山坡上游弋吃草,牧人騎著馬兒跟隨相伴,隨著珍珠般的羊群慢慢游移,而不遠處的松林中,宛若巨型蘑菇的白色氈房,依稀可見裊裊升起的炊煙。

一路行走攝"色",白石峰奇妙變幻、引人入勝的美景使人流連忘返,被我們定格在了鏡頭裡,也永久地銘刻在我們的記憶中。烏孫山上的白石峰,這座鐫刻滄桑歷史的雄偉地標,在歲月長河裡歷經過大浪淘沙的洗禮,如同一部自然"史記",在悠悠天地歲月中,替我們記載了一段段不朽的中華歷史。

在這片古聖先賢曾留下輝煌足跡的土地上,烏孫部族的後裔子民們幸福地生活在伊犁河兩岸的河谷綠洲,白石峰立於伊犁河谷蒼茫天地間,如一位駐守千年的忠誠衛士,忠貞守護著這片歷經滄桑的疆土。白石峰腳下的伊昭公路,則彷彿一條銀色的緞帶,承繼著絲綢古道先賢的履痕,刷新著歲月新的篇章。

作者簡介

徐連生: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新疆攝影家協會理事,烏魯木齊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烏魯木齊職工攝影協會主席。

撰文 / 徐連生 李曉

攝影 / 徐連生

來源:新疆人文地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喀拉峻旅遊 的精彩文章:

到喀拉峻,遇見最好的自己
在喀拉峻享受行隨己意的瀟洒

TAG:喀拉峻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