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相障礙,無痛殺手

雙相障礙,無痛殺手

暗中觀察

GIF

默默關注

據媒體報道,8月5日早晨,32歲香港歌手盧凱彤墮樓身亡。消息稱,2013年盧凱彤壓力過大,情緒開始出現問題,在朋友勸諭下求醫。2014年,盧凱彤被證實患上「躁鬱症」及「人群恐懼症」。經過一年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她似乎已經走出陰霾,不料近日香消玉殞。雖然盧凱彤墜樓的直接原因尚在調查,但她所患的「躁鬱症」卻極有可能是背後的殺手。

「躁鬱症」是「躁狂抑鬱症」的簡稱,專業的說法是雙相情感障礙。顧名思義,該疾病既有抑鬱發作,又有躁狂發作。對於抑鬱發作,經過近年來的廣泛宣傳和普及,公眾基本上對之耳熟能詳。

抑鬱發作的典型表現

持續的情緒低落,興趣和愉快感降低,精力缺乏、疲勞感增加以及活動減少。這些都是抑鬱症患者最為常見的癥狀。在此基礎上,還可能會出現以下表現:專註力降低,自卑感重,自信心差;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認為前途暗淡悲觀;有傷害自己甚至輕生的想法或行為;入睡慢,醒得早,吃飯沒胃口等。

躁狂發作與抑鬱發作恰恰相反

典型的患者可以表現為精力旺盛、情緒高昂、思如潮湧、喋喋不休、信心爆棚、活動增多等表現。與抑鬱發作可謂冰火兩重天。電視劇《武林外傳》中佟掌柜在食用千年人蔘後出現的氣吞山河、激情萬丈的樣子,就生動典型地刻畫了一個人處於躁狂狀態中的表現。

需要指出的是,特別是輕度的躁狂狀態,即輕躁狂,則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在這種狀態下,患者才思敏捷,靈感不斷,積極樂觀,行動高效。對於不明真相的周圍人而言,輕躁狂不但可能不會視為心理疾病,反而會因其機敏睿智、積極樂觀而被誤以為是非常健康的表現。

雙相情感障礙

一個人如果既有過抑鬱發作,又有過躁狂發作或輕躁狂發作,那麼診斷則是雙相情感障礙,簡稱「雙相」。這種心理疾病雖然包含抑鬱發作,但其表現又不僅限於抑鬱發作,所以與抑鬱症不同,是兩個不同的疾病單元。就像一對錶兄弟一樣,有血緣關係,有幾分相似,但又有各自的血統。而雙相的嚴重程度、複雜程度相比抑鬱症有過之而無不及。

眾所周知,抑鬱症患者在病情嚴重時患者會有輕生的想法,其伴隨的情緒體驗多是非常痛苦的,萬念俱灰,生無可戀,於是患者會想和這個世界一別兩寬,其自殺行為付諸行動前,患者的心情是痛的。而雙相障礙則有所不同,患者心境往往起伏不定,之前還可能晴空萬里,沒準隨便遇到一些誘發事件就會轉入重度抑鬱,甚至出現自殺意向。而患者此時未必伴有糟糕的心情,也就是說很多患者在選擇死亡時,其心情是輕鬆的、平淡的、簡單的,而非痛苦不堪的。曾有位雙相患者這樣描述準備自殺前的心緒,「我覺得自己考過那麼多次年級第一,也得過很多獎,什麼都不缺了,這個世界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了,所以就想去跳樓自殺。」由此可見,雙相情感障礙對於患者來說,可謂是無痛的殺手。

在目前的疾病管理中,

雙相情感障礙位列重性精神疾病。

典型

事例

據報道,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實際上是「雙相」患者,只是沒有識別而已。

比如英國首相丘吉爾,很多人都知道他有抑鬱症,但他的「躁狂發作」卻鮮有人知。二戰期間的丘吉爾叱吒風雲,一次次發表才華橫溢、激勵人心的演講,帶領日暮西山的大英帝國力挽狂瀾,贏得勝利。在政治生涯以外,他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據稱丘吉爾情緒波動十分強烈,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的丘吉爾可以整晚寫作。這些表現如果從心理衛生的角度來看,很可能就是躁狂發作或者是輕躁狂的表現。當然不是說這些行為有障礙,而是說這些表現相比於其平素的狀態而言,可謂異峰突起;相較於其抑鬱狀態,更是一反常態。

不只是丘吉爾,很多名人,包括林肯、羅斯福等名人,其人生經歷中也出現過鬥志昂揚、創造力迸發、銳意進取等興奮亢進的表現。因為這些行為對其角色以及對社會是有益的、積極的、進步的、合拍的,所以非常容易被接受、被合理化,相應地也容易被忽略。

當然,部分患者的病程如果充分發展,「雙相」的特點也會暴露得更加充分,更加「成形」,診斷也會更加容易。有報道稱,雙相障礙具有高複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及低診斷率和低治療率的「三高兩低」特點。不少患者被誤診為抑鬱症,而一旦被誤診為抑鬱症,使用抗抑鬱藥物又可能會誘發躁狂發作,加重病情。因此,「雙相」的診治不容忽視。

需要注意的是,「雙相」比較青睞一些天才少年或一些高智商者。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比如海明威、拿破崙、貝多芬、舒曼等,都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有資料顯示,美國心理學家曾統計了1400位藝術家,其中74%的人具有雙相情感障礙的特點。因此,有人將「雙相」冠以「天才病」之稱。一些品學兼優、少年早慧的高中生或大學生可能會遭遇雙相情感障礙。

因此,需要對這種心理疾病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覺察,發現苗頭及時就診,按照醫生的建議堅持治療,是可以阻止、降低或減緩雙相情感障礙對患者的侵擾和影響。

社交焦慮障礙

報道中稱,盧凱彤還患有「人群恐懼症」。實際上,這個說法與「躁鬱症」一樣,也是一個不規範的表述,專業上的說法應該是社交焦慮障礙。雙相障礙的患者,在處於抑鬱狀態時會伴有焦慮。而社交焦慮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即在見人的時候感到緊張、害怕,尤其是被當作關注的焦點比如當眾講話或表演時,會更加緊張甚至恐懼。有的人為此會出現迴避社交、拒絕見人,封閉自己,宅在家裡。

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包括藥物治療等眾多手段而得以治療的。與其忍受,不如鼓起勇氣到醫院試一把。有可能一段時間的綜合干預,就會將患者的心霾驅散,重見天日。

本文轉載自《北京青年報》

編輯:宣傳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回龍觀醫院 的精彩文章:

做事特立獨行,人際關係不好是怎麼回事?

TAG:北京回龍觀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