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此戰為何享譽天下,除勇猛無敵外,還體現出另一特點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張飛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張飛。原文如下: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先主從曹公破呂布,隨還許,曹公拜飛為中郎將。先主背曹公依袁紹、劉表。表卒,曹公入荊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張飛,字益德,幽州涿郡人世,早年與關羽一起跟隨劉備。關羽比張飛年長几歲,張飛以兄長之禮對待關羽。先主劉備曾經跟隨曹操消滅呂布。回到許昌後,曹操拜張飛為中郎將。
此後,劉備背叛曹操,先後依附袁紹和劉表。劉表死後,曹操攻入荊州,劉備向江南一帶逃跑。曹操派兵追趕,經過一天一夜時間,終於在當陽長坂一帶追上了劉備。劉備聽說曹軍突然出現,拋下妻兒,倉皇而去,並派張飛率二十名騎兵斷後。張飛據守在河岸邊,拆掉了橋樑,圓睜雙眼,手握長矛,大吼一聲道:「我就是張益德,你們誰與我決一死戰!」曹軍將士沒有一個敢靠近張飛,劉備等人因此得以逃脫。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根據這個記載演變而出的一句成語,叫做「當陽喝敵」,比喻英勇無敵的英雄氣概。
發生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當陽之戰,是劉備一生中經歷的最為慘痛的失敗之一,其危險程度可與十餘年後的夷陵之戰相提並論。當時,劉備帶著十餘萬荊州百姓南逃,曹操則以最精銳的虎豹騎追趕。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虎豹騎終於在當陽一帶追上了劉備。
在虎豹騎的打擊下,劉備潰不成軍,不僅重要謀士徐庶的母親被俘,導致徐庶不得不離開劉備依附曹操,就連劉備的兩個女兒也落入曹軍之手。劉備本人的舉動令人非常不屑,「棄妻子走」,讓張飛率領區區二十名騎兵斷後。張飛的驍勇舉世聞名,曹軍將士被張飛的聲勢所震懾,不敢靠近,這也情有可原。
不過,根據這段記載的介紹,曹軍不敢上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張飛事先「據水斷橋」,曹軍將士即便想與張飛拚命,還要渡過小河,不但耽誤時間,還要在河中設法躲過張飛手下弓箭的襲擊,這明顯一點勝算都沒有。從這個故事看,張飛還是很有點謀略的。
參考書籍:《三國志》


※劉備借用一成語,本想抨擊曹操抬高馬超,卻不料戳中馬超痛處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九零:陳登立下大功,卻受到不公正對待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