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拒絕承認曾為華夏藩屬,卻被一塊大水衝出的石碑打臉!
原標題:韓國拒絕承認曾為華夏藩屬,卻被一塊大水衝出的石碑打臉!
韓國地區自古以來多次成為華夏中原地帶的藩屬,漢武帝、唐高宗、明太祖、皇太極等統治者都曾將其劃入華夏藩屬管理。出於一些目的,某些韓國人拒絕承認這些歷史,並且還編造了一些完全經不起推敲的所謂「史實」。然而,一場大水衝出一塊石碑,卻狠狠打了這些韓國人的臉,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正史記載,清朝開國皇帝皇太子征服朝鮮地區時,不但讓朝鮮地區成為了大清帝國藩屬,還下令朝鮮地區當時的管理者給自己在如今韓國首爾的地方,立下一塊表示皇太極豐功偉績,歌頌皇太極賜予朝鮮「恩德」的石碑。大概意思就是:不但把你打服,還讓你歌頌我,你氣不氣?
當時那些朝鮮地區的官員就深感恥辱,卻不得不服從,所以這座石碑一直樹立了兩百多年。直到甲午戰爭後,清帝國自顧不暇,朝鮮地區從此脫離清朝藩屬。然而他們還是不敢摧毀這座石碑,只是悄悄地將這座「國恥」之碑埋於地下,後來又在1913年挖了出來重立。
直至1956年,韓國已經成立,當時的文教部長認為此碑就是韓國歷史的恥辱,又將這塊石碑深埋地下,表示眼不見為凈。然而在六十年代,韓國首爾地區爆發了洪水,這場大水戲劇性得又將這塊石碑沖了出來。韓國當局思來想去,覺得這塊石碑雖然代表民族恥辱,卻也是歷史遺迹,就將它又立了下來,還在周圍建了園林保護。
看來,歷史的進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真實的歷史就擺放那裡,卻有一些韓國人自欺欺人,最終被打臉。而此碑如今被稱為大清皇帝功德碑,上有漢、滿、蒙三種文字的碑文,碑上方為螭首,下方為霸下也是華夏古代神話文化中的內容。
你對此有何看法?請到評論區留言吧。


※他年近七十高齡率軍首次大勝西方列強,法國總理為此引咎辭職
※孫權偷襲關羽是否明智?他不但戰略短視,而且在自掘墳墓!
TAG:最長最長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