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做好五件事,少輪迴百千萬劫

做好五件事,少輪迴百千萬劫

1、原文

大正藏第 24 冊 No. 1488 優婆塞戒經:

「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種子:一者、不貪財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憐愍眾生。善男子!增長如是菩提種子,復有五事:一者、於己身中不生輕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厭悔;三者、勤行精進,不休不息;四者、救濟眾生無量苦惱;五者、常贊三寶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時,常當修集如是五事。」

2、譯文

成就菩提有四個種子:

第一,不貪財物。

第二,不惜生命。

第三,修行忍辱。

第四,憐愍眾生。

3、釋義

四個種子就是悲心的具體體現。

上一期我們已經為您詳細說明了菩提道的四個種子。

這個無上、最勝的菩提種,來之不易,如何讓「他」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到菩提勝果呢?

4、譯文

菩提種子要增長有五事:

第一,不輕視自己,比如,我不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自身受苦的時候,無怨無悔。

第三,精進修持,絕不怠慢。

第四,眾生的無量苦惱要努力去救濟。

第五,永遠讚歎三寶的微妙功德。

真正有智慧的人修菩提道的時候,應當做好上面的五件事才能讓自己的菩提種子光輝日增。

5、釋義

菩提種子要結出菩提勝果,就需要陽光、水分、溫度等適宜條件,佛陀繼續為我們開示說:

第一,不能妄自菲薄。

就是不自信,沒有成就菩提的信心。比如,許多人心裡會想:

「我是一個愚笨之人,不敢奢望成就菩提,能積累一點兒福報就不錯了,能把這一生過好一些就可以了,能給家人求一點福報就滿足了......「

這樣輕則就是自己看低自己,重則是自我否定。結果就是懶惰、甚至退轉。

因此,絕不能妄自菲薄,輕視自己。

佛陀已經明明確確告訴我們,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為什麼看低自己呢?因此,不能有輕視自己的過失。

第二,受苦的時候,無怨無悔

要成就菩提,在這條漫長的路上一定有數不清的苦痛,世間要成功一件事情尚且經過諸多的磨難,何況成就無上菩提呢?

遇到苦難就後悔,就退失,那結果就是繼續在生死流轉於六道之中,無量的生死苦海中最終還必須重走菩提之路,才能解脫。

因此,遇到苦難決不能升起後悔之心。

第三,要精進、不能怠慢

精進的對立面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走走停停,雖然比退失、退轉強一些,但是,怠慢的結果就是遙遙無期,甚至停頓下來。

彌勒菩薩發心比釋迦牟尼早的多,結果釋迦牟尼早成了佛,為什麼呢?

精進的好處!

第四,眾生的無量苦惱,努力救濟

《無量壽經》中說:

「貪恚痴愚,苦惱之患。」

這就是苦惱的根源,無量的苦惱就是貪嗔痴三毒所生。

《大智度論》中說:

「苦有內苦和外苦。內苦為身苦和心苦。外苦為惡賊虎狼等害和風雨寒熱等災。」

《俱舍論》中說:

「自寒熱饑渴等苦緣所生之苦為『苦苦』;樂境壞時所生之苦為『壞苦』,一切有為法無常變遷之苦為『行苦』。」

《涅槃經》中說:

「八相為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身心所生長的諸苦)。

總之,無量眾生,又有無量的苦惱,這都是要成就菩提必須去做的。否則就是一個「自了漢」。

時常遇到一些佛友說:

「哎!末法時期了,能自了就不錯了,那顧得上度化眾生呢?」

「自己先成就了,再去度別人吧。」

第五,常讚歎三寶的微妙功德

三寶是我們皈敬的對象。

在所有的宗教的教主、教理、教徒中,三寶最為清凈、圓滿。因此,我們常讚歎三寶的功德才能破邪顯正,救渡眾生。

所謂三寶就是佛、法、僧。

三寶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住持三寶

佛:各種材料的佛像。

法:三藏經典,及古今大德之法義。

僧:出家眾。

釋迦牟尼滅度之後,佛教流傳於世間的三寶,恭敬、稱讚、供養,依次來皈向真實的三寶。

、化相三寶

佛:釋迦牟尼佛。

法:佛陀所開示的各種教說。

僧:隨佛出家凡眾、聖眾。

這是佛出人間教化時,以此三相為三寶。

住持三寶、化相三寶都是佛教在世間的具體形象,讚歎、皈依才能更加深入一層。

、聲聞三寶

真實的三寶古來有多種說法,首先看聲聞三寶。

佛:佛的五分法身。

法:正法。

僧:四雙八輩的無漏功德。

、大乘三寶

另一種真實三寶就是大乘三寶。

佛:究竟圓滿所顯的最清凈的法界。

法:遍十法界而不增不減、無二無別的法界。

僧:少分顯現清凈法界。

平常我們常說的一體三寶、理體三寶、常住三寶即使真實三寶的不同解說而已。

真實的三寶功德是無漏的。不與煩惱、雜染相應的。是清凈的無為功德,不但是離垢清凈,即使在雜染中也還是本性清凈的。

無漏而性凈的三寶,才是我們的真正皈依處。

、讚歎三寶的微妙功德

因此,從化導眾生來看,不但要歸敬真實三寶功德,也應歸敬於世「俗」事相的住持三寶。

但是,歸敬世俗要注意不能流於形式的崇拜。

因此,只有歸依住持三寶,導向真實三寶,顯示真實三寶的功德,有淺而深才能增長自己菩提種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經常吃這四種蔬菜 能讓你年輕十歲
佛教中的基本禁忌有哪些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