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智勇雙全的虎將:關羽見他叫大哥,曹操贊他周亞夫再世

三國智勇雙全的虎將:關羽見他叫大哥,曹操贊他周亞夫再世

說起三國猛將,人們首先想起的就算溫候呂布、蜀漢五虎大將等人。但曹魏五子良將比起這些人也絲毫不會遜色,五子良將中有一人與關羽同鄉,關羽見了他都得尊喊一聲大哥,更厲害的是他在此後關羽更是敗在他的手裡,連曹操都為他的軍威折服,此人便是徐晃徐公明。

徐晃,河東郡楊縣人,他是三國時期魏國大將。早年徐晃在涼州軍閥楊奉手下效勞。後來楊奉等人帶漢獻帝東奔,曹操尊迎漢獻帝入許都,此時徐晃脫離楊奉投到了曹操帳下,接下來他可謂是曹魏江山戎馬倥傯、征戰一生。

徐晃首次立大功是在官渡之戰中。因演義小說的出彩,人人皆知關羽萬軍中斬殺顏良的威風,但是真正誅殺文丑者卻另有其人。當年白馬之圍,顏良文丑兩軍接踵而至,曹操先遣張遼、關羽率騎兵快速奔襲,終於以奇襲破殺顏良。一戰得勝後曹軍即組織白馬百姓轉移,但也因此行軍極慢很快被文丑大軍追上。這時率領步軍主力的徐晃趕到斷後,文丑堅決追擊徐晃迎頭而戰,結果此役兩軍短兵一接、勝負輒分,袁軍大敗而主將文丑為徐晃所殺。更可貴的是徐晃沒被勝利沖昏頭腦,他清醒認識到還有袁軍再犯之險。於是他又率精兵主動出擊,在故市找到袁軍運輸部隊並擊破之,徹底解決曹軍撤退至官渡陣地途中的後顧之憂。官渡之戰後,曹操記功以徐晃為諸將中最高,封都亭候。

除了決機兩陣的勇力,徐晃為將亦不乏智謀。在袁紹死後曹操施計離間袁紹之子,於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操攻奪河北還是困難重重。然而這時徐晃獻出一計,河北就不日而定了。原來曹操在軍中曾有此規,「圍定而後降者不赦」,意為若當曹軍已包圍了一座城,那麼守城之人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此法本來有一定好處,它可讓意志不堅者望風而降,減少曹軍不必要的損失,但有時卻只會加強敵人的抵抗意志。徐晃圍易陽城時,飛失傳書城中,陳說禍福,易陽令悔而降之。後曹操趕到,堅決要殺掉易陽城之抵抗者,徐晃勸諫:「剩下未降諸城都看著這,今日滅易陽,明日諸城皆死守也,況二袁未斃,如此河北無定時!」曹操頓時醒悟,聽從了他的建議,隨後河北諸城多聞風而降。

徐晃一生征戰的顛覆之役是生涯後期的襄樊之戰,而他的對手正是老鄉關羽。襄樊之戰是一系列戰鬥組成的大戰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以下曹軍三萬餘人威震華夏,遂圍曹仁於襄陽、樊城。當時曹操大驚,親調六軍坐鎮河南,但他作為君主必須坐鎮後方防止生變,於是徐晃作為大將臨危受命解圍樊城。大多數人以為關羽之敗是因呂蒙襲擊,其實不然,在呂蒙進攻前關羽就已經為徐晃所敗。當時徐晃之兵多為新卒中男,即不過二十的男子,能與關羽精兵爭鋒,曹操送他十二營約萬餘人,徐晃即刻入圍。他先佯兵攻頭有屯,實密攻四冢。聲東擊西之計成功,徐晃又率兵深入突破,面對防線崩壞關羽不得已只得親領五千步騎迎戰。

當時徐晃關羽老相識戰場重逢,便又在陣前共敘前誼起來,突然徐晃回頭對大軍喊道,「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關羽大驚,問道:「大兄,這話怎麼說?」徐晃只答,「此國事耳!」隨後兩人各返其陣,兩軍衝殺,徐晃大勝而破關羽樊城之圍,徐晃此役的表現真可謂是海底撈月、力挽狂瀾。曹操在後方得訊大喜,贊到:「孤用兵三十餘載,聞古之善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而破之者,將軍真乃周亞夫再世!」這一句句高入雲霄的評價,足可見天下第一梟雄曹操此時激動心情溢於言表。魏太和元年,徐晃去世,謚壯侯,得享從祀魏祖之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敢與君主對罵的宦官,連太后都得禮讓他三分,死後被追封為上將軍
「日力不足,繼之以夜」——古代勞模司馬光的日常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