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復旦教授嚴鋒推薦:通宵也要讀完的史詩級小說

復旦教授嚴鋒推薦:通宵也要讀完的史詩級小說

文末有贈書福利~~~!!!

多年以來,人類對歷史的書寫大致分兩種——

一種叫史實,像《史記》、《資治通鑒》。

它們用最樸素的語言描述歷史樣貌,不加修飾地記錄歷史車輪的每一個痕迹。

還有一種,叫史詩,比如肯·福萊特的《世紀三部曲:巨人的隕落》,

它們不鳥瞰歷史大局,而是更多地將心血傾注在歷史中每一個或卑微、或英雄的「人」身上,

並且多以小說的形式,用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將歷史變得觸手可及。

今天,就讓復旦大學教授嚴鋒,來給我們介紹肯叔的另一部「中世紀」史詩——《中世紀三部曲:聖殿春秋》。

《中世紀三部曲:聖殿春秋》

半個地球都在通宵讀!

教堂是怎樣築成的

— 嚴鋒 —

1

《針眼》

《燃燒的密碼》

前幾年在美國的時候,常常到書店裡去逛。有一天一眼看到一個熟悉的作者名字,福萊特。可是書名卻是陌生的:《聖殿春秋》

肯·福萊特

通宵小說大師

2

小說一開始寫12世紀一個叫湯姆的建築工匠,一生最大的夢想是造一座大教堂。這主要是出於生計的考慮,那是個野蠻殘暴、兵荒馬亂、天災人禍的黑暗年代,怎樣才能努力讓自己和妻子兒女活下去,是普通人面臨的最大問題。

那時候要蓋個大教堂,可不像今天我們造住宅小區,幾個月就可以搞定,那是需要幾十年的光陰,差不多可以提供一輩子的穩定口糧,對湯姆這樣手藝高超的工匠來說,絕對是個理想的工作。

我特別喜歡湯姆這個人物,因為從小最佩服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手藝人:鐵匠、皮匠、木匠、泥水匠、裁縫……他們誠實敬業而又聰明手巧,我們這個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們創造出來的。

全書散布著各種中世紀建築工藝的細緻描寫,從藍圖的設計、石料的開採、不同工種匠人的管理、行業的規範,到建築的樣式、門框的工藝、立柱的配置,各式各樣的細節,應有盡有。

這正是對現實主義的偉大傳統的延續,老黑格爾曾經稱讚《伊利亞特》中火神兼匠神赫菲斯托斯替阿喀琉斯打造盾牌的著名場景。「二十隻風箱對著坩堝吹呼,噴出溫高不等的熱風,效力於忙忙碌碌的神匠,有的亢猛熾烈,順應強力操作的需要,有的輕緩舒徐,迎合神匠的願望。工作做得井井有條。」

看起來,這些描寫是節外生枝,與情節主線無關,但是黑格爾說,一切真正的史詩對於家庭生活、社會風俗、勞動技藝都要描繪出完整的圖畫,因為這些都是民族精神意識的表現形式。

如果你對現實主義或老黑格爾毫無興趣,那也沒關係,這些對中世紀的職業的描寫依然會吸引你,因為福萊特可不完全是出於對荷馬的敬意才花上這些筆墨的。

小說中的這些描寫總是和情節的發展緊緊結合在一起,甚至,它們就是情節的一部分。倒霉的湯姆空有一身絕藝,既生逢亂世,自己又是時乖命蹇,災禍不斷地降臨到頭上。他用盡一切謀生手段,拖著一家,穿過一個個森林,來到一個個城鎮,別說造大教堂了,就是要找到個替人加固房頂的臨時性工作都十分艱難。

3

湯姆的飄蕩,來到一個終點,那就是王橋修道院。在這裡,他遇見全書的另一個主人公,王橋修道院副院長菲力普修士,他們一起來打造一座大教堂。菲力普篤信上帝,品德高尚,充滿同情與愛心。但這種信仰不是抽象的,更不會像《玫瑰之名》中的威廉一樣總是在與人進行沒完沒了的神學討論。菲力普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也是一個實在人。

對菲力普來說,信仰上帝總是體現為很現實的行動,比如修一座大教堂。為什麼要修呢?也很簡單,因為原來的教堂被燒掉了(為何被燒是全書的一個關鍵情節,這裡不作劇透)。

作品從菲力普的角度,寫中世紀一座修道院的內部管理,同對湯姆手藝的描寫一樣,也是細節豐富,讓人大開眼界。這裡面沒有任何神秘的宗教氣息,倒是更像一個公司的運營,有派系鬥爭,權力的實施,規章的確立,也許更重要的是精打細算的財務管理和收支平衡。菲力普是一個非常能幹的人,他把他的修道院管理得井井有條,但是一場大火幾乎把他推向絕境。這時候,從天而降的湯姆就有點像是上帝派來幫助他的建築之神了,怎麼能夠拒絕呢。

湯姆向菲力普描述他的重建計劃,堪稱經典場景。這一段長篇大論,濃筆重墨,湯姆胸有成竹,從容自信,盡顯匠神風采,而菲力普則被一步步吸引,在憧憬中心醉神迷。這一段也讓人不禁想起《越獄》中的史高飛向他哥哥林肯描述逃出狐狸河監獄計劃的場景。

史高飛和湯姆一樣,也是一位出色的建築師,技術是他們求生的共同法則,這也許不完全是巧合。

湯姆的設計比原先的教堂要宏偉得多,這裡面當然有他的私心,可以把工期拖得長一點,確保全家的長期生計,但這也是無可指摘的吧。就菲力普而言,把教堂搞大,當然更是不壞,可以擴大影響,可以吸引更多的百姓。但還有其他一些東西,這裡面有一個工匠對自己手藝的驕傲和期待。菲力普問湯姆為什麼渴望造一個大教堂,湯姆回答說:「因為它很美」

4

以史為鑒,說得好聽,其實鑒不出宮廷政治、官場技能、爾虞我詐。在這些熱門的歷史作品中,人在哪裡?人性在哪裡?人心在哪裡?

看看《聖殿春秋》吧,你也可以說這不過是一部商業化的暢銷小說,充斥著陰謀、暴力和性。但是這裡面有些東西,是我們缺少的,甚至是在我們的所謂「嚴肅」作品中,那就是建造。上帝可以是假的,天堂可以不存在,但教堂是可以造出來的。

在建造的過程中,完善的是工藝,收穫的是人心。

-END-

作者簡介

嚴鋒,復旦大學教授

隨筆專欄作家,音樂評論家,資深電腦遊戲玩家

【公眾號:嚴鋒老師】

本頁圖片除中文版封面外均為

Artwork of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圖片來源: ken-follett.com

《中世紀三部曲:聖殿春秋》

半個地球都在通宵讀!

請大家在文末留言,留言點贊數最多的5位,可以獲得價值¥188的《聖殿春秋》一套 ,限時2天,加油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難得書院 的精彩文章:

中國男足:我們不是踢球,我們是逗比!

TAG:難得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