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致千里之奇士, 總百家之偉說: 齊宣王引領的齊國養士之風

致千里之奇士, 總百家之偉說: 齊宣王引領的齊國養士之風

原標題:致千里之奇士, 總百家之偉說: 齊宣王引領的齊國養士之風



致千里之奇士

戰國時代養士之風日盛,諸侯列國以養士的方式,廣泛招募天下人才匯聚身邊,那些讀書讀得好的,懂得點兒諸子百家的人物,就會成為一朝權臣的門客,既而在權臣之引薦下建功立業,戰國時代有很多出名的人,都是從門客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比如司馬錯、李斯、毛遂等人,仕途之路皆自門客始。李斯在《諫逐客書》就曾經說,戰國以來的諸侯強國,皆因用好了國外之人才,如魯穆公、魏文侯、齊威王等,皆是如此。諸侯國君們藉此吸引了大量人才的匯聚,養士之風在戰國成為時尚潮流。


隨著養士之風的風靡,除了諸侯國君們,當時最出名的戰國四大公子所在的楚、齊、魏、趙,加上西方的秦國和後來築造黃金台的燕國,都在不斷的吸引列國人才,諸侯們發展強國之路漸漸形成了穩固的發展模式,人才資源源源不斷的流通於諸侯列國,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當年的蘇秦剛開始就是跑了很多國家,最終才取得六國相印。而如公孫衍等名臣既可在秦國為臣,又能在其後掌舵魏國軍政大權,合縱五國攻打秦國,傳統的公族的傳統世襲制度被徹底打破了。



致千里之奇士

秦國自齊威王與魏惠王在徐州相王而後,幾代齊國君主似乎就找到了國家發展的實現路徑,國內以稷下學宮為基地,廣泛招募天下人才,國君自其中選拔最有才華及最能夠貼合國家思維的人物進入朝堂,並在朝堂之中擔任重要職位,在內政、外交、軍事方面發揮人才的作用,到齊宣王時代齊國的稷下學宮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天下學子們蜂擁而至,齊宣王為了表達自己對人才的重視,其對人才所推行的政策是「兩個凡是」,凡是投奔齊國的人才,無論能力大小,齊宣王都會親自接見。凡是稷下學宮的學子,無論是老師還是徒弟,齊國都會全額撥款,每年的財政預算中都會有一筆開支,專門用來養育這批人。


在這樣的政策推行而後,孟夫子來了,鄒衍來了,淳于髡來了,慎到來了,後世中所說的諸子百家竟有大部分都來到了齊國,凡知識淵博或能力超群的,齊宣王通通賜予府邸,還會官拜上大夫,就是不在朝中擔任官職,也能自由議論朝政或者為齊宣王出謀劃策,孟子就曾幾度進諫齊宣王,這是齊宣王為春秋戰國以來的教育體製做出的最大貢獻。以前的人才們要越過國籍的歧視,要越過等級的差別,還要遭受各種公族和權臣的白眼,很多人或許在要見到國君之前,就已經死在了半路上。齊國的稷下學宮,遂成為天下學子們的聖地,比之今日的北京大學,更為世人所嚮往。在齊宣王時代的稷下學宮,至少有名有姓的著名學者就有76名,這76名學者又有很多徒子徒孫,整個稷下學宮的學子們至少就有數千人。



致千里之奇士


齊宣王這個人是個極為聰明的人物,當年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有人說他「相不仁,過頤豕視」,就是說他長得肥頭大耳,表面上看起來憨厚的恨,其實是非常狡猾的,常常像豬那樣偷偷瞄身邊周遭的事物,也就是說對誰是人才,對誰不是人才,齊宣王聰明的很。所以說齊宣王以大國財政來養人才,即便有那麼些濫竽充數的傢伙,但在人才的總數上已經遠遠超過了諸侯列國,人多了總就會選出幾個好的,況且儒墨道法陰陽家,這種種當時社會上最流行的學派,都在齊國生根發芽,在聲勢上也是比別國要強盛的多了。這即在齊人貴族子弟中形成了一種風氣,即是有錢的都要養人才養門客,後來的孟嘗君門客三千,難保沒有受到過齊宣王的影響。

齊國在這個時候出現「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盛況,而齊宣王養的人才,雖多而雜,但因其中多有佼佼者,並且這些佼佼者大多著書立說,成為影響千古的著名人物。而孟嘗君最為後世所熟知的反倒是雞鳴狗盜之徒,但是這些雞鳴狗盜之徒也不是善茬,後來跟隨孟嘗君遊走秦國,就曾把個秦國搞得天翻地覆,可見人才之用,果真是在人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叔說春秋 的精彩文章:

商鞅是秦國的大功臣, 最後被車裂, 原因是什麼?
夫差的北進, 悼公的尊嚴, 田僖子的野心和鮑牧的憤怒, 誰更重要?

TAG:海叔說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