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九頭蛇行動」逼死德國空軍參謀長
1943年8月17日,英軍發動名為「九頭蛇」的大規模空襲行動,派出大批轟炸機奇襲位於佩內明德的德軍V-2測試場地。雖然這次行動沒有對V-2的研發和生產構成嚴重影響,但是卻迫使德軍開始轉移V-2的研發與生產設施。
由英軍偵察機拍攝的佩內明德導彈研發中心全境,這裡是德軍復仇武器研發計劃的核心區域
在1943年初,英國情報部門已經通過大量的線報,證實德軍正在波羅的海的邊陲小鎮佩內明德進行代號為「復仇武器2號」的導彈研發工作。一旦成功,德軍便可以通過部署這種「復仇武器」直接轟炸英國本土,而不需再派遣轟炸機與英國戰鬥機部隊正面交鋒。了解到這項武器的可怕之處後,英國首相丘吉爾決心派出轟炸機,通過摧毀至關重要的佩內明德發射場來打亂德軍的導彈計劃,這項行動最終得名「九頭蛇」。在回憶錄中,丘吉爾描述了這次任務的艱難程度:「佩內明德超出了無線電導航範圍,而我們又要在夜間實施轟炸。德軍夜間戰鬥機肯定會在航路上守株待兔,而我們又沒法派出夜間戰鬥機護航。儘管如此,我依然決心要重鎚出擊。」
在蚊式戰鬥機投下的照明信號彈照耀下,英軍重型轟炸機開始對佩內明德研發中心實施轟炸,注意地面上被炸彈掀起的煙柱
8月17日黃昏,參與九頭蛇行動的324架重型轟炸機從多個英國機場陸續起飛,組成一支壯觀的編隊直撲佩內明德研發中心。凌晨0點11分,首波轟炸機群在探路者中隊的蚊式戰鬥機指引下開始轟炸目標——佩內明德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住宅區域。此舉的目的,是殺死正在熟睡的V-2導彈研發人員。不幸的是,負責引導的蚊式戰鬥機在錯誤的位置上投下了信號彈,導致首波部分轟炸機錯誤地將炸彈投入不遠處的波蘭勞工營。經過修正後,第二波113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將炸彈準確無誤地傾瀉在佩內明德的V-2導彈生產線建築上。而在0點48分,殿後的第三波轟炸機臨空,並且在佩內明德基地的研發設施上空投下炸彈。經過3波轟炸機的洗禮後,佩內明德的生產和研發設施遭到了嚴重打擊,被迫暫時停止運作。值得一提的是,時任德國空軍參謀長漢斯·耶順內克也成為了這場空襲行動的犧牲品——在空襲當夜,耶順內克錯將英軍派往柏林上空的誘敵機群當成主力,並且命令德軍主力機群發起追擊。最終,承受了巨大精神壓力的耶順內克,於第二天早上吞槍自殺。
九頭蛇行動的另外一個戰果,德國空軍參謀長漢斯·耶順內克,他在轟炸結束後因為自己的錯誤指揮而引咎自殺
在九頭蛇行動中,共有2名德國科學家和732名波蘭工人在這場轟炸中喪生,而皇家空軍則付出了29架轟炸機與215名空勤人員的生命作為代價。在轟炸結束後,意識到導彈生產研發基地暴露的德國人,只好將接近完工的導彈生產線整體搬遷,並且耗資巨款為其興建一座地下掩體。這使得導彈的生產工作受到一定的影響,有效推遲了針對英國本土的導彈襲擊行動。


※日軍「最強坦克伏擊戰」——結局卻是全軍覆沒
※恐怖「金色魔鬼」震懾荷蘭——英國「海上主權」號戰艦傳奇
TAG:點兵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