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物,靜靜的物
最新
08-18
在荷蘭的郊區,有一位少年,
他14歲的時候,失去了父親
他一個人打點起所有家當,
打算去大城市
有幸拜在倫勃朗的門下做學徒
由於從小跟父親學畫,有不錯的基礎;很快學會觀察光線,
掌握倫爺繪畫技巧
但 是
師傅和徒弟有些許不同之處:
比如
同一棵樹,師傅眼裡是這樣的:
學生眼裡,
形式之美,大於光線
由心而感,他把目光轉向靜物,
回歸生活:
門上的毛巾,刷子和信袋|現存於維也納藝術學院|尺寸92 cm × 72 cm |1655年完成|薩莫爾 Samuel Dirksz van Hoogstraten
九年後,徹底找到了自己的范兒:
(巴洛克風格+強迫透視法)
現存於Dordrechts博物館(荷蘭)|尺寸46 cm × 58 cm |1664年完成,時年37歲|薩莫爾Samuel Dirksz van Hoogstraten
傳說靜物畫有不成文的規矩:物件多為單數,果然這幅作品,除背景木板外,一共畫了17件物品。
過去人們把信件放木匣子里,還帶個暗鎖,甚至有秘密夾層。這種郵箱,有紅木的、黃花梨的、象牙裝飾、鎏金裝飾的……
使用這個木匣子和筆記本電腦一樣,先打開上面的蓋蓋。顯示器的位置,就是畫家描繪的部分,鍵盤的部位放著筆,墨水瓶等書寫工具。
類似這樣精心布局,
用俯視的角度;
描繪不同質感,
有如圖案一樣的畫面,
帶給觀者平靜、美好的感受
也許畫里的這幾樣東西早已不在了;但是,每每看時,就會感到畫家和物品之間的關係,猶如
詩一般的美。
如此擁有物品
物之於主人而言
才有滋養,而不是消耗
我們相信:閱遍經典,不為研習技藝,
而是獲得創新的力量
GIF
掃不上二維碼?
沒關係,還可以轉發朋友圈
下集預告:世界,是給有想像力的人準備的


TAG:水彩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