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橫濱「大量發生中」的皮卡丘,是如何成為文化符號的?

在橫濱「大量發生中」的皮卡丘,是如何成為文化符號的?

題圖/皮卡丘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pika,pika-chu!無論你有沒有接觸過《精靈寶可夢》的遊戲或者動畫,相信在過去的這一段時間裡,你應該會在微博、抖音等一系列社交平台中,看到一群皮卡丘走上了日本橫濱的街頭,與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進行近距離的互動。

這是一個名為「PikachuMassivelyOccurred」的事件(ピカチュウ大発チチュウ)。2014年,日本橫濱市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與神奇寶貝公司合作,在橫濱港的未來出現了1000多個現實生活的皮卡丘。展現橫濱市的魅力。從陸地上的浮動遊行到港口的主題游輪,從活動舞台到商業中心,在「皮卡丘大規模」活動期間在橫濱的街道上,所有人都在看皮卡丘。

除此之外,伊布也在今年加入了「大量發生中」的行列。這顯然也是寶可夢公司,為了給年末發售的遊戲《精靈寶可夢Let"sGo!皮卡丘/伊布》進行的宣傳造勢。

從本質上講,「皮卡丘大規模發生」活動實際上是文創知識產權與旅遊業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文創IP為城市帶來了交通和話題,城市也可以為文創知識產權提供線下活動的場所。這兩者形成了互補的資源關係。其中,文創知識產權在大眾市場中的文化影響尤為重要,是建立這種合作的關鍵。所以問題是,來自第二世界的化身皮卡丘如何在大眾市場中流行和受歡迎?

1997年4月1日,為配合遊戲的發售,《精靈寶可夢》推出了同名TV動畫,講述的是立志成為寶可夢大師的少年小智,和他的搭檔皮卡丘一起踏上旅途的故事。在動畫里,小智的這隻皮卡丘非常特別,它並不願意和其他寶可夢那樣住進精靈球,也不願意進化成雷丘,而是選擇一直陪在小智的身邊。

1998年,為配合1998年7月上映的劇場版動畫《超夢的逆襲》,以及宣傳同名TV動畫,任天堂在GameBoy平台發行了名為《精靈寶可夢皮卡丘》(即黃版)的特別版遊戲。

所謂特別版,即是在《精靈寶可夢紅/綠》遊戲的基礎上,按照動畫版的細節內容推出的改版遊戲。比如主角的初始寶可夢並非是「御三家」三選一,只能是一隻不願意進精靈球,且不會進化的皮卡丘,再比如遊戲中的劇情也跟動畫版一樣,主角能從不同的NPC中分別入手妙娃種子、小火龍與傑尼龜……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影游聯動模式。

不過,在後來推出的《精靈寶可夢》新作遊戲、動畫中,卻採用了世界觀互通,但在內容上保持相對獨立的做法。簡單來說,《精靈寶可夢》的遊戲是以玩家為主視角的冒險,玩家不僅可以在新的地區捕捉新的寶可夢,同時遊戲中的戰鬥方式和玩法也隨著新版本的推出得到強化革新,以滿足不斷成長的老玩家對遊戲內容日益增長的需求。

雖然動畫和遊戲內容相比有所不同,但後來《精靈寶可夢》的粉絲構成也證明,動畫確實成為了不少粉絲,尤其是年輕小粉絲的「入坑」起點。即便是這兩位主角每到一個全新的冒險舞台,都要付出智商和等級都要清零的沉重代價,但對於不同年紀、不同時間點接觸到《精靈寶可夢》的粉絲們來說,動畫中的皮卡丘與小智,幾乎都成為了他們心中共同的「童年記憶」——皮卡丘在粉絲群體中的高人氣,也就不奇怪了。

這些在體型方面變化的巨大,《精靈寶可夢》動畫版中也有所體現。1997年版《精靈寶可夢》TV動畫中的皮卡丘,與2017年推出的20周年紀念劇場版《精靈寶可夢:就決定是你了》中的皮卡丘相比,後者臉上的紅色電器袋顯然更大,四肢也變得更粗壯修長,尾巴也顯得更寬更長了。

這被許多動畫觀眾稱為「成功減肥」。但實際上,在ElfPokémon推出的七代遊戲玩法中,皮卡丘的形象變化實際上更加複雜多變。

用互聯網的專業術語來說,這種細微且持續的形象變化就叫做「迭代」。除了皮卡丘外,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經典動漫遊戲形象,包括迪士尼的米奇、《花生漫畫》中的SNOOPY、《貓和老鼠》中的Tom和Jerry,以及同樣是任天堂旗下的馬里奧,都曾根據不同時代的審美,在細節、造型等方面進行角色形象上的版本迭代。這些形象也因此能夠緊緊跟上時代的變化,甚至還能時刻站在時尚潮流發展的最前沿。

我相信很多人已經看到這三個圈子在各個地方的組合,包括T恤,帽子,迪斯尼樂園,餐館等。當我們看到它時,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想到迪士尼和迪士尼。許多童話作品已經推出。對於一個文化和創意企業來說,「表示」其角色形象本身就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傳播方式。它旨在幫助目標受眾簡化其品牌價值判斷流程。皮卡丘也不例外。

在過去的20年里,皮卡丘的形象象徵一直貫穿著神奇寶貝的運作。從公司的VI設計到衍生產品的合作開發,黃色,黑色和紅色的組合,以及皮卡丘頭部的輪廓形狀,都在外面的世界面前反覆呈現。

即使在皮卡丘周圍的一些第二創作中,皮卡丘的面部特徵和閃電般的尾巴也已成為常用的標誌性材料。

雖然從市場認知的角度上看,這些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皮卡丘形象符號,在大眾市場領域的認知度,與米奇的三個圓圈組合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但也正是這些略顯抽象的符號,讓皮卡丘的形象傳播增加了更多可能——以前我們只能通過遊戲、動畫來接觸皮卡丘,但現在,無論你有沒有聽說過《精靈寶可夢》,你也完全可以通過一個個簡單的符號,來認識這隻可愛的黃色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體手冊 的精彩文章:

惡搞漫畫:荒島上的兩女一男過得很幸福!

TAG:人體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