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尼,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亞運會,而是史上的那次遷徙
2018年08月18日至2018年09月02日,第十八屆亞洲運動會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辦。
亞運會,書生不敢肯定哪位中國健兒會得金牌,但書生可以肯定金牌榜、總獎牌榜排名第一的一定是我們中國。
2014年仁川亞運會,中國運動健兒奪得151枚金牌,總獎牌數342枚,而第二名的韓國金牌只有79枚,總獎牌數只有234枚。
四年,時間不短,但不足以讓任何亞洲國家的體育項目超越強大的中國。
最初,書生聽到印尼或者雅加達的時候,想到的不是亞運會,很多朋友與書生一樣。
我們想到的是什麼呢?下南洋。
下南洋、闖關東、走西口,並稱為近代中國的三次移民潮。
闖關東,指的是往東三省去,書生是山東人,家中祖輩有很多去闖關東,最後在那片土地上紮根。
走西口,指山西、陝西等地民眾前往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墾荒、經商的移民活動,然後在那裡紮根。
下南洋,指中國人因官事、經商、打工、遷徙去南洋區域活動,史稱「下南洋」或「走南洋」。
下南洋的歷史要早於明朝中期開始的走西口,也早於明清開始的闖關東,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朝。
據《史記》等歷史文獻記載,公元1世紀左右,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有來往。
從唐代開始,移民人數增多。
但,明清之前規模並不大,中國人「下南洋」的路從明清開始越走越寬,因此「下南洋」與「走西口」、「闖關東」稱為近代的三次移民潮。
華人在海外最大的一個群體就是東南亞華人,據不完全統計,本次亞運會舉辦國印度尼西亞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中,約六百萬是華人;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中,約二千萬是華人;新加坡三百多萬人中,90%為華人,是海外華人占所在國人口總數比例最高的國家。
下南洋,因官事而去的人佔少數,絕大多數是避難,以經商、打工等的形式走出國門避難。
比如西漢時期,一些儒生、官員等逃亡越南;南宋被滅時,大批遺臣遺民逃往東南亞;明末清初,大量農民軍、明朝遺民等也都逃往東南亞地區。
民國時期,大量的中國人離開家園,去往東南亞謀生,目的也是避難。
在這些人中,便有書生的曾祖父和大爺爺的身影。
具體哪一年,書生的奶奶曾說過,但我記不清了。
當時,曾爺爺和大爺爺背起行囊,離開家鄉下南洋謀生,家裡只剩下了書生的曾奶奶和爺爺。
曾爺爺和大爺爺走後,杳無音信,後來我的爺爺參加了革命,也顧不上打聽他們的下落。
後來,爺爺曾跟書生的大伯和父親說:有國才有家,本想打跑了日本鬼子,再去找他們,可工作太忙也沒去成。
解放之後,曾爺爺託人從南洋帶回了一些錢,並告知大爺爺在離開家鄉後不久被抓了壯丁,下落不明。
再後來,曾爺爺想回國,但遇上了特定的歷史時期,沒能如願,最後常埋於南洋。
這個消息是70年代末,曾在南洋伺候過他的一位傭人帶回的,並告知他在南洋的新加坡,死於60年代中期,死前因無法回國,把財產分給了身邊的同胞,讓他的傭人可以回國的時候帶回一些錢給我們。
書生的曾爺爺在新加坡,而書生的很多同學的曾爺爺在印尼,當時辦理僑眷證的時候,我們聚在一起講述自己祖輩的事情。
他們當中很多人的曾爺爺與書生的曾爺爺一樣,常埋於異國他鄉,作為後人,連最起碼的埋葬處都不清楚。
書生的奶奶已經80多歲,她老人家最常念起的就是她的那位沒有見過面的公公,也時常埋怨我們這些後輩沒本事,不能去國外把老人家的屍骨接回家。
出國不難,可到了國外怎麼找,這就是難事了,所以我們也沒有去,書生的很多同學也有同樣的難處。
今晚,亞運會開幕。
相信,看到開幕式的那一刻,很多人心中會想起自己的祖輩就葬在印尼的土地上,可我們卻無能為力,因為不清楚他們葬在哪個地方。
下南洋,因為戰亂,但願戰亂不再發生,世界永遠和平。


※他們國家史上曾三次被瓜分,如今強大的足球又在俄羅斯栽跟頭
※文史世界盃:他們小組出線率100%,如今一隻腳踏進16強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