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盤點唐朝九大名帥,兵家亞聖李靖也僅能排第二,第一打下半壁江山

盤點唐朝九大名帥,兵家亞聖李靖也僅能排第二,第一打下半壁江山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繁榮的一個王朝之一,但是唐朝的強大,是建立在對外的不斷戰爭之上;唐朝自建立開始,就不斷在戰爭,征服高句麗,攻滅東突厥、薛延陀等等,甚至最遠已經打到了中亞地區的恆羅斯,這就是唐朝,靠著強大的國力和武力,四夷皆服;現在來盤點下為唐朝的輝煌建立赫赫功勛的九大名帥。

TOP、9 薛仁貴

薛仁貴自唐太宗貞觀末年投軍,在安市城擊破高句麗。公元658年,於貴端城再次擊敗高句麗軍。次年,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戰於橫山、石城等地。十二月,在黑山擊敗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 公元661年,大敗九姓鐵勒。公元666年,參與滅亡高句麗。公元682年,又於雲州之戰擊破突厥。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

TOP、8 李孝恭

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李淵稱帝後,拜李孝恭為左光祿大夫,不久改為山南招尉大使,負責經略巴蜀,攻佔三十餘州,俘獲朱粲。公元619年,任信州總管,獻計並率軍攻打南方的蕭銑,立下戰功。公元620年,封趙郡王。公元621年,李孝恭任夔州總管,大造戰艦,練習水軍,李靖為副將,滅蕭銑,受封荊州大總管,成功招撫嶺南諸州。公元623年,又率軍攻打輔公祏,用一年時間將江南平定,因功拜揚州大都督。

TOP、7 李光弼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衛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公元756年,經郭子儀推薦而任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公元759年,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公元762年,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進封臨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亂平定,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

TOP、6 蘇定方

蘇定方少年時便以驍勇善戰及氣魄驚人聞名,曾隨父征討叛賊,安定鄉里。隋朝大業末年,他投奔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屢建戰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時,蘇定方才開始為唐朝效力,並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

公元657年,累功升任行軍大總管,開始獨當一面,並以其非凡戰績和正直為人深受唐高宗的賞識與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蘇定方征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此後,蘇定方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晚年受命擔任安集大使,全面負責對吐蕃的軍事防禦。

TOP、5 李道宗

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李道宗一生參與破劉武周,破王世充,滅東突厥、吐谷渾,征高句麗等諸多戰役,為唐王朝的統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與李孝恭並稱為賢。唐太宗在晚年評價李道宗為與李勣、薛萬徹二人齊名的名將。晚年遭長孫無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途中病死。

TOP、4 李世勣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他出將入相,功勛卓著,被朝廷倚為干城,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TOP、3 郭子儀

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後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公元759年五月,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閑官。公元762年初,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平定叛亂,不久又被解除兵權。

公元763年冬天,唐朝廷與唐朝軍將發生矛盾導致長安缺乏防禦,程元振隱瞞軍情不報,吐蕃趁機長安缺乏防禦之時入寇、攻入長安;唐代宗啟用郭子儀,郭子儀調集軍隊。吐蕃占長安10餘天,聽說郭子儀與唐軍靠近,吐蕃立即逃離了長安。公元765年,唐朝官員僕固懷恩反叛,引吐蕃、回紇入寇,郭子儀在騎說服回紇,唐軍騎兵聯合回紇,大破吐蕃。

TOP、2 李靖

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今多已失傳。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TOP、1 李世民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李世民登基稱帝後,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而這些戰爭中,李世民也時不時的御駕親征,指揮戰役。

李世民的作戰能力毋庸置疑,簡直可以理解為天生的戰爭直覺,一手訓練處名震天下的玄甲軍,屢挫強敵,打下了唐朝的半壁江山,甚至影響了整個唐朝的尚武精神;世人皆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乃是千古一帝,但卻對他的軍事能力忽視,綜合來看,歷史上能與李世民並肩的,也就漢光武帝劉秀、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岳家軍擁兵數十萬,且都對岳飛忠心耿耿,難怪趙構要除掉他了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