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順治下令為崇禎修陵,滿朝文武都不願拿錢,吳三桂:我出一千兩

順治下令為崇禎修陵,滿朝文武都不願拿錢,吳三桂:我出一千兩

古人很注重身後之事,尤其是皇帝。他們在活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修建陵墓。然而有一個人卻是個例外,他就是崇禎皇帝。他繼位的時候則是內憂外亂。,他一直忙於朝政,根本沒時間修建陵墓。所以崇禎皇帝弔死之後。選擇葬哪兒就是一個問題。

我知道李自成當初攻佔順天府,最後逼得崇禎自殺。其實李自成當初也是迫於無奈,才去攻佔順天府。曾經他對崇禎講過,如果他能夠得到明朝政府承認,他會幫助明朝打清軍。但是當時東林黨並不答應,所以崇禎也沒有辦法。

攻佔順天府之後,崇禎埋在哪就成為了一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李自成也非常糾結後來實在沒辦法,他就把崇禎草草的葬在一個貴妃的陵墓。想想一個皇帝竟然葬在貴妃的陵墓,也是相當的可悲。不過一個亡國之君又有誰注意?

後來李自成戰敗,清軍入關。而清軍入關是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籠絡人心。雖說清軍入關,但是很多百姓其實並不認可清軍,他們認為自己還是明朝的子民。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有更多的反清復明的事件。

當時順治皇帝想要第一件事,就是為崇禎皇帝修建皇陵。其實就是做一個面子活。然而當時修建皇陵就有點困難。雖然清軍入關,但是天下並不穩定,南明朝廷還存在,而且還有各種叛亂。打仗是一個消耗很大的事情,而且很多人不支持順治,所以這個錢財就不好籌。

但是順治根本不管這個事情,只要求讓人們立即修建皇陵。而當時的預算是3000兩白銀。這個3000兩白銀在後來看來是很少,但是在那個時期就很難籌出。愁來愁去才籌得2000兩白銀。但是工程實際上需要3000兩白銀,而剩下的1000兩白銀根本無從得出。

沒有辦法,於是順治便問大臣籌錢。然而當時的滿朝文武雖然很多,但是他們都都說自己沒有錢。其實一方面是沒錢,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做這種事情。後來證明順治的做法還是很正確的事情。

沒有錢這個陵墓的修建不下去,當時順治也很是無語。這個時候平西王吳三桂,就上奏說自己願意掏出這1000兩白銀。其實吳三桂之所以如此,也是迫於無奈。當初他之所以引清軍入關,他自己說是為了崇禎報仇。其實也是為了自保而已。

而且為了讓世人知道他不是那種像是呂布那種三姓家奴,還對順治說,自己當初得到崇禎賞識,當初那樣做也是為了崇禎報仇。如今清朝為自己報仇,自己也不是那種無情無義之人。自然應該為清朝做點貢獻。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初順治下令為崇禎修陵,滿朝文武都不願拿錢,吳三桂:我出1000兩。

錢湊夠之後,順治便開始為崇禎修建陵墓。不過這3000兩白銀確實也修建不了什麼。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現在的破舊吧。不過順治這一招做的很好,許多百姓看到順治如此做。於是對清朝很是稱讚,紛紛願意做清朝子民。當初滿朝文武都不願拿錢,吳三桂出一千兩不僅是被逼的,也是為了粉飾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甘肅一村民拿出族譜和玉璽,說是失蹤300年皇帝後裔,專家說靠譜
此人滅了一王朝,卻只當了一天帝王,建立的朝代還不被後世所認可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