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淞滬會戰81周年紀念

淞滬會戰81周年紀念

七七事變後,為保障南京、上海安全,蔣介石主動加強了淞滬一帶的軍事武裝力量,中日雙方在上海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之際。1937年8月9日,日本駐上海豐田紗廠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齋藤要藏身著戎裝,駕駛軍用小汽車要強行闖入上海虹橋機場,視為挑釁,被駐軍保安隊擊斃,淞滬會戰引線就此點燃。

8月13日,日軍以虹橋機場事件為借口發動了侵略戰爭,大舉進攻上海。國民黨軍隊早有準備,積極應戰,向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虹口基地發起圍攻,配合空軍協同作戰,試圖趕敵下海。「八一三」淞滬抗戰由此展開。

抗戰救亡迫在眉睫,八百壯士勇守山河

淞滬戰役期間,各地湧現很多具有強烈愛國情懷的革命志士,以自己的生命博取民族未來。全體軍民戰士萬眾一心,中華兒女彼此扶持。親歷現場的將士有些險中求生,回顧往事,他們感慨萬千。而我們也有幸從台灣大陸同鄉會文獻記錄的老兵回憶中,知曉當年戰時的一些驚心動魄的細節。

民國廿六年十月廿六日晚,師長孫元良將軍召集全師營長以上在師令部——四行倉庫開會,我是師炮兵營長,按時出席,與會人員,俱疲憊而沉重,殊少平時會前見面互開玩笑氣氛,師長可能是在室內考慮將派何人去遂行此非常任務,亦即「點將」問題,而蒞會較平日為遲,迨師長到會,卻又在主席位置沉默幾分鐘不開口,大家亦相顧默然,我正暗想此會必為一個了不得之會議間,師長起立,用很重的語氣,第一句:「謝團附晉元!」謝答:「有!」師長說:「你現在成仁取義的日子到了,你的決心如何?」謝爽朗的答:「萬死不辭!」師長說:「好!」師長又一句:「楊營長瑞符!」楊答:「有!」師長說:「你現在赴湯蹈火的日子到了,你的決心如何?」楊答:「死生以之!」師長說:「好!」最後同樣問到上官志標團附,上官答:「如果我的任務與他們相同的話,我決拚死完成,藉以報答委員長,報答師長!」師長說:「好!」於是師長離座移身至他們三人面前一一緊緊握手並向之曰:「我為委員長感謝你們!我為國家感謝你們!」

——《上海「八百孤軍」記實(上)》,《湖北文獻》第42期

謝晉元將軍堅守四行倉庫時書以自勉

民國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清晨,死守四行倉庫的第四天,敵人派出兩架飛機,盤旋在倉庫上空,意圖撞倒樹立在屋頂的國旗,沒有得逞,到了下午九時,日寇又大舉進犯......到了三十日拂曉,日寇又改用平射炮向我猛轟,以致牆壁多處穿洞,壯士們只好用沙包和庫存的牛皮,隨穿隨堵。就在這戰鬥正在激烈的時候,謝團長特將壯士們的決心函吿孫元良師長。文中寫道:「全體壯士都已立下遺書,誓與四行倉庫共存亡,決心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蔣委員長獲悉,一面下令官兵各升一級,並同時各頒榮譽獎章一枚;一面又命令壯士們勿再作無謂的犧牲,應立即作撤出打算、退入租界,繼續為國效力!就在這一混戰中,高光華敢死隊長,雖然身中了三槍,背部也被鬼子刺了一刀。但卻都未傷到要害。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光榮達成了首先敢死去掃除敵人,掩護袍澤轉進的任務。

——《抗日淞滬戰役的八百壯士——碩果僅存的敢死隊長高光華》,《湖北文獻》第124期

我軍堅守南京路之情景

日侵略者來勢洶洶,我方軍民共赴國難

而侵略戰爭畢竟是極端盲目、泯滅人性的,日本侵略者絲毫不講求人道主義精神,不顧及老幼婦孺平民百姓,為了加速侵略居然兩次使用高空轟炸的手段進行無差別攻擊,造成我人民的大量傷亡。

十一月四日,敵寇傾重兵從金山衛(地屬浦東南端)登陸成功。防守該處的只有公玙的一個保安大隊(營),在炮火轟擊下即被消滅。公玙等組織力量利用河湖港汊多的地位優勢,節節抵抗,從金山衛至松江城約六十華里,敵寇竟耗用了近兩天的時間方達。松江居軍事指揮的位置,握滬杭鐵路和黃浦江水陸交通樞紐,軍事上殊形重要,因而遭敵機兩度大轟炸,特別是第二次(十月三十日),敵寇據情報認為我最高統帥在松江開軍事會議(會議已結束,統帥已他往),轟炸尤為慘重,平民百姓被炸得血肉模糊,目不忍睹,昔日繁華的松江城變成一片瓦礫。公玙曾目睹如下慘狀:一少婦被炸彈炸死,頭顱無存,其懷中幼子尙在吮吸其乳頭。公玙急命救護隊將幼兒收容養育。

—— 《「八一三」抗戰中的王公玙》,《海州文獻》2002 第1期

日軍轟炸後被毀壞的民房

淞滬會戰的慘烈還不止於此,即使身經百戰的黃傑將軍也感嘆為這是自己參與過的「最酷烈的一次戰爭」,他回想當時的情況:

「這個戰爭的另一方面,是在和『水』作戰,因為在上海的周圍,除水田之外,就只有池沼和河汊,無處可以藏身,泡在水裡面作戰一星期以上,並不算稀罕,以致很多士兵兩腳麻痺,不能行動。」

「日軍除偵察機外,還使用載有兵員的氣球,搜索我軍動態,用無線電通報情況,發炮射擊,尤其是在長江上的軍艦立即炮擊過來。因此,我們白天只有隱藏不動,連做飯的炊煙都不能升起,也沒有攜帶口糧,真正是艱苦作戰。」

——《百戰英雄魏汝謀》,《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4期

戰場無情但人有義,上海市民鼎力援軍

即使如此,戰爭也不全然無情。戰士們在一線衝鋒陷陣,背後是廣大的人民想盡辦法進行後勤援助,支撐作戰,其中有這樣的一位大名鼎鼎可親可敬的女童軍楊惠敏,在淞滬會戰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時候帶領自己的同學在困難環境下完成物資運輸的艱巨任務。

為達成持久作戰的目的,第一件急待設法解決的問題,除了彈藥之外,糧食當然是首務之急。於是謝團長呼籲上海市民速作接濟。消息傳出,市民莫不成群結隊,攜帶各類食物,送交上海市商會請求設法轉送,正在這焦急萬分的時候,適有女童軍楊惠敏,立即自告奮勇,願意去擔當這個艱巨的任務。說著,她便首先邀約她的七位女同學,當然也是七位女童軍;她們經過了一番計議,便直奔英國租界,要求英軍司令部,答應她們的請求,把這批食物運至四行倉庫,去接濟那奮勇抗敵的八百孤軍。她們說了很多好話,英軍仍不應允,她們一再苦苦哀求,終於還是被她們的忠誠所感動,結果由英軍派出十輛大卡車,由她們隨行。就在這天的晚上,趁著月色朦朧之際,車子開到了茶葉大樓,立即以最迅速的動作,卸下了食品,然後由這幾位女童軍匐匍在地上,把一袋一袋的食物捆上繩索,再拖到四行倉庫的側門,才配合壯士們把這些食物吊上了倉庫。

——《抗日淞滬戰役的八百壯士——碩果僅存的敢死隊長高光華》, 《湖北文獻》第124期

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標誌中國全面抗戰的真正開始。將士們傷亡慘重但仍前赴後繼救國危難,這樣頑強的抵抗才徹底粉碎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不朽的中華民族再一次證明:強敵面前中國絕不投降!

今天是淞滬會戰爆發81周年紀念之日,戰爭給予人民的是血淚教訓,重塑的是國民的精神,作為後人我們應銘記戰爭帶給人民的苦難屈辱,銘記所有戰士的艱難付出,珍惜和平,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數托邦 的精彩文章:

TAG:社科數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