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這裡有一份亞運會觀賽指南,請收好

這裡有一份亞運會觀賽指南,請收好

北京時間今晚,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會就將正式開幕,這裡也為各位讀者帶來一份詳細的觀賽指南,讓我們一起看亞運,一起為中國代表團加油助威!

8月16日上午,參加雅加達亞運會的中國代表團在亞運村舉行了升旗儀式,代表團秘書長劉國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雅加達亞運會的目標就是要取得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良好的精神風貌,優異的競技成績,發展與其他國家的交流,鍛煉年輕運動員。

客觀地說,以中國代表團目前的整體實力,在雅加達實現連續第十次雄踞金牌榜榜首並非難事——中國代表團在亞運會舞台上已經奪得了197枚射擊金牌、168枚田徑金牌、146枚游泳金牌和132枚體操金牌,此外在賽艇、跳水和乒乓球項目上也經常大包大攬,本次比賽即便沒有舉重隊參加,在金牌榜上佔據頭名問題也不大。

但金牌背後,不能說沒有隱憂——尤其在備戰東京奧運的大背景下,日本已經明確提出了他們的奧運目標是30枚金牌,目前中國和日本在奧運項目上的比拼中不斷地敲響警鐘,稍有差池,兵敗東京並非聳人聽聞。

本次亞運會是最近三屆中國代表團參賽運動員最少的一次,也是奧運冠軍最少的一次,僅有孫楊、朱婷、林丹等領銜的18位,相比於廣州亞運會和仁川亞運會時的35位,顯得星味不足。這還要感謝女排以全主力出戰,為此貢獻了朱婷為首的8位奧運冠軍。不過,女排今年最重要的任務應該說是世錦賽,仁川亞運會三大球顆粒無收的窘境,或許是女排主力征戰雅加達的重要原因,但是否有「小題大做」之嫌呢?

說到奧運冠軍,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的51枚金牌獲得者中只有林丹會在雅加達亮相,在感慨林丹強大的同時,羽毛球後備力量始終未能實現「後浪推前浪」的尷尬其實也在延續。本月初結束的羽毛球世錦賽上中日各獲得兩枚金牌,但這對有夢之隊之稱的國羽隊來說,擔憂恐怕是多過驚喜的。

談及星味不足,也是因為國乒隊並未派出馬龍、張繼科、丁寧、劉詩雯等,但考慮到日本也雪藏了自己乒球項目上的絕對主力,此番也有著「勝不足喜,敗更堪憂」的複雜情緒——這種情緒可能也會在體操項目中存在,因為日本雪藏了內村航平和白井健三。

每每談及亞運,中日PK幾乎就是各個賽場的主旋律,尤其在田徑和游泳這兩個大項上,更是拼得刺刀見紅。

而就在16日,謝震業爆出因傷缺席雅加達之旅,今年創下9秒91個人最好成績的蘇炳添只能獨自捍衛「亞洲速度」的榮耀,也讓中國男子4×100米接力隊能否擊敗日本被蒙上一層陰影,後者2016年里約奧運會獲得銀牌,2017年世錦賽獲得銅牌。

游泳這邊有孫楊壓陣看起來形勢不錯,但4月份日本和中國先後舉辦全國比賽,當時34個單項日本領先的有21項。孫楊這次報名四個單項和一項接力,首日的200米自,今年他的成績落後於日本的後起之秀松元克央;而其賴以成名的1500米自,今年孫楊的成績也不如日本選手竹田涉瑚。

無需再一一舉例,中日PK的話題將從雅加達一直延續到東京奧運,中國隊在越來越多的項目上開始受到日本的挑戰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在不少以往中國隊具有優勢的項目上,我們也在受到亞洲其他隊伍越來越大的挑戰,尤其是韓國。

比如擊劍隊,一度被譽為中國的小夢之隊,但近些年成績乏善可陳,上個月在無錫結束的世錦賽上,中國隊只是在女子重劍團體上奪得一枚銅牌,而韓國則奪得2金2銀3銅,各個劍種都有實力在世界舞台上爭金奪銀,這一點甚至連巔峰時期的中國隊都未能做到。

而作為亞運重頭項目之一的男足,韓國這次徵調了歐洲四將孫興慜、黃喜燦、趙賢祐和李昇祐,說起來為了幫助孫興慜免去兵役,實則就是了冠軍;男籃,他們也派出了歸化球員拉特利夫,相比日本並未徵召歸化球員和混血球員,韓國對於男籃這枚金牌也是志在必得。

不只是韓國在挑戰中國,馬來西亞、印尼的羽毛球競爭力也不容小視,尤其在雅加達他們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對中國隊的威脅也不小;中國跳水隊在亞洲遇到的麻煩不多,但大多都跟馬來西亞有關,這次也要謹慎行事;田徑場上,也有卡達的巴希姆在跳高上阻擋中國軍團奪冠,王宇能闖過這一關嗎?

雅加達只是中國軍團的一次中考而已,終極高考還是兩年後的東京之旅。但,這次中考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甚至是決定著未來的高考。目前來看,隱憂已在眼前。

王全立:最缺星味的一屆亞運會?那就造星吧…

18日,亞運聖火將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點燃,這是亞運會創辦以來上演的第18回大戲。掃描雅加達亞運會中國代表團,有兩個數據值得關註:約850名參賽選手、18名奧運冠軍。前一個數據,略少於前兩屆亞運會參賽規模;後一個數據,卻是近四屆奧運會最少的!兩個數據的動態變化,看似反常,實則正常。

當年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讓幾屆亞運會多多少少享受了奧運東道主紅利。請看以下一組數據:2002年釜山亞運會,686名參賽國手有19名奧運冠軍。此後三屆亞運會數據分別升到:647人、33人;977人、35人;897人、36人。本屆亞運會,中國軍團參賽人數仍有800+,但奧運冠軍人數卻縮水到2002年亞運會時的水平。

中國代表團規模未減,奧運冠軍縮水。至少說明一個問題:時隔10年,當年問鼎北京奧運會的國手幾乎退役,中國體育需要打造新的明星展示風采,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會乃至此後兩屆的巴黎、洛杉磯奧運會的挑戰。中國體育從來不缺少明星,后里約奧運的中國體育正呼喚新的明星,在新一屆奧運周期扮演「中考」角色的雅加達亞運會,無疑是造就新星的舞台。

觀察亞運會中國代表團參賽陣容,世界冠軍倒是不少,以乒乓球、射擊、體操三個傳統強項為例:樊振東、朱雨玲、楊皓然、肖若騰、林超攀……可謂星光四射。不過,這三支兵團均無一人具有奧運冠軍身份,這一現象為1986年以來的第一次。

出現這一幕,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剛才提到的北京奧運紅利周期結束是其中之一,另兩個關鍵因素是:參加亞運會重在鍛煉新人,如國乒派遣了一支以新為主的陣容;射擊、體操項目正處於反彈期。

乒乓球享有「國球」美譽,該項目於1988年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30年間國乒一直是賽場上的主角,甚至屢屢包攬全部4枚金牌,名宿鄧亞萍、孔令輝、王楠、張怡寧等正是藉助亞運會一戰成名的。本屆亞運會,國乒4名現役奧運冠軍馬龍、張繼科、丁寧、劉詩雯均未報名參賽,出現在代表團名單上的是樊振東、林高遠、朱雨玲、陳夢等,他們幾人的共同特點是:世界冠軍,年齡均不超過25,從未參加過奧運會。顯而易見,派遣樊振東等出征亞運會,是為了兩年後的東京奧運會。無獨有偶,國乒最強大的對手日本,同樣雪藏了平野美宇、張本智和等核心。

嚴格意義上講,將國乒新一撥亞運選手定義為「新秀」並不準確,因為某些國手資歷並不淺。以樊振東為例,這位21歲的新秀出道甚早,2013年就嘗到世界冠軍滋味,近幾年多次闖進世乒賽、亞運會、全運會男單決賽,可謂「年齡小、資歷深、戰績好」。

當然,已躋身球星行列的樊振東的星味還沒有達到「九段」,近幾年的頂尖大賽關鍵戰役每每不敵馬龍、許昕等師兄就是例證。對樊振東來說,雅加達之行是他首次以國乒主將身份出征,無疑是增添星味的一次良機。

兩年前的里約奧運會,中國軍團在射擊、體操戰線雙雙歉收,體操甚至首次遭遇零金尷尬。里約奧運幾無新星湧現,加上郭文珺、張成龍等一撥老將退役,導致這兩支「夢之隊」的亞運陣容出現無奧運冠軍的「奇特」景象。

從辯證的角度看,跌得慘,上升空間也大,眼下,射擊、體操兩支國家隊就面臨這一局面。事實上,上賽季兩兵團已經出現反彈跡象,如肖若騰成為體操世錦賽男子「王中王」(個人全能冠軍),這是此前9年體操國手沒有到達的高度。觀察中國體操隊的亞運陣容,應該說是拿出了全部家底,以男隊為例,5人中僅孫煒一人不是世錦賽冠軍身份,不過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位無名小輩,他還是拼掉了劉洋、尤浩兩名世界冠軍後擠上亞運陣容的,一個無名之輩能有這樣的能耐,另外4人的實力可想而知。沒準,雅加達亞運會的男主角候選人就會出現在體操賽場。

聊起造星話題,不可能繞過田徑、游泳,不少轟動世界體壇的運動員當年正是從亞運賽場起飛的:1982年亞運會,19歲的朱建華越過2米33創當年世界最好成績,此後的林莉、劉翔、孫楊等世界頂尖高手,他們在登上奧運冠軍領獎台之前,都在亞運會扮演過弄潮兒角色。雅加達亞運會,有可能就是徐嘉余、王嘉男等「七八段」選手全面騰飛的舞台。

文|曹亞旗 王全立

編輯|關偉平

美編|婷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武一帆:俄羅斯吐槽大會
足壇轟趴ICC的前世今生:請收看國際點球杯!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