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象主義的奠基者

印象主義的奠基者

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巴黎成為歐洲最繁華的都市,著名的艾佛爾鐵塔就是在那時候建造的。作為藝術的保護人,這些大銀行家和大企業家要求的是那種光潔細膩精緻的,可以象徵著無盡繁榮和穩定的古典主義文化藝術。

當時,有一群叛逆的青年藝術家如:馬奈、莫奈、雷諾阿等對這種官方主流藝術是懷有反感的。馬奈第一幅嚴重觸犯官方藝術界的作品,是在「落選沙龍」上展出的這幅《草地上的午餐》:

PS:「沙龍」的本意是客廳,權貴人家的沙龍,常成為社會名流、詩人和畫家的聚會之所。至於「落選沙龍」,則是官方為了照顧畫展中落選畫家的情緒,而臨時舉辦的活動。

畫上有兩個衣裝整齊的紳士,一個裸體女人以一種「無所謂」的坦然態度看著觀眾。在一個人們只能接受古裝人物不穿衣服的時代,馬奈硬要把一個裸體女人拉倒當代紳士中間,無疑是要揭掉古典主義光潔的幌子。

據說拿破崙三世為了表示「關懷」而參觀「落選沙龍」時,被這幅畫氣壞了,指斥它「不道德」,皇后則轉過身子不看。

由於這幅作品,在要求革新的青年藝術家心目中,馬奈成為反傳統的鬥士。

馬奈真正的成就在於創造了新的藝術表現技巧,他的畫看起來平易近人、清新明快。左拉(19世紀後半期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論馬奈》中深入解釋了這一特點:「不可多得的簡練,是一種粗獷、精確而又典雅的風格。他的畫總是金光閃爍,光線猶如一條寬廣的白色河水灑落下來,柔和地照亮著物體。」

《吹笛少年》

《奧林匹亞》

《死了的鬥牛士》

馬奈借鑒了「浮世繪」畫風,運用平光和大塊黑白對比,以闊大而又準確的筆法,創造出一種痛快乾淨清晰而又雅緻的畫風。

許多作品中,馬奈常有意識地避免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他筆下的人物看著就像畫室里的靜物,甚至連眼睛都沒什麼傳情的功能。比如這幅《畫室的午餐》:

從餐桌前那個青年人的神態上,看不出他在想什麼和想要做什麼。

再如這幅《槍殺馬克西米連皇帝》:

在槍殺墨西哥傀儡皇帝的畫面上,很難看出被殺的人、射擊的人和旁觀的人所擁有的心理狀態和畫家所持有的立場。

馬奈有意識地排除作品中含有的各種「思想」,那些古典主義追求的「真」、「善」,在他看來,只是虛假的堂皇和偽造的崇高。我們可以批評馬奈的矯枉過正,但畫家對於他所欣賞的人物,卻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

這幅《左拉像》,主人公在紳士風度中有一種敦厚沉著、堅定不移的氣質。

而拿著雪茄的消瘦的《馬拉》,則在略帶憂鬱的沉思中,顯示出詩人特有的敏感。

對於畫家欣賞的印象派女畫家莫里索,在《露台》一作中,莫里索坐在綠色的欄杆前凝視遠方,嚴肅的面容里仍然流露出溫柔的深情:

至於馬奈為何將莫里索奉為心中的繆斯,還讓自己的弟弟娶了她,咱們往下看:

身為十八世紀宮廷畫家的後代,莫里索很容易進入上流社會,但她偏偏不喜歡學院派古典主義那一套東西,先隨柯羅學畫,後追隨馬奈,成為「馬奈幫」里的一員。

當馬奈在官方沙龍上大獲成功,已不願與「叛逆者」為伍的時候,莫里索卻依然堅定自己的立場,繼續支持印象派展覽,儘管官方對她有很多「優待」。

作為一名女畫家,莫里索的作品有意排除粗野且多表現生活中的場景,題材不免單一,但其流暢的筆觸細膩的情感以及精緻華美的畫風確乎有一種唯美的詩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隱曰 的精彩文章:

古建尋幽之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TAG:中隱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