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稻細菌性谷枯病危害重,及時做好預防措施是關鍵!

水稻細菌性谷枯病危害重,及時做好預防措施是關鍵!

水稻細菌性谷枯病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細菌性病害。它不但侵害穀粒 ,而且還引起水稻秧苗腐爛。在我國水稻中屬於一種新病害。

這種病害易發生在水稻生育後期,可交叉感染,一旦發生則造成水稻嚴重減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 水稻細菌性谷枯病特徵

苗期癥狀:穀粒在萌發時受侵染,引起穀粒腐爛而無法出苗,在穀粒腐爛處可形成發病中心。芽谷受侵染,幼芽彎曲,病斑由水漬狀轉褐色,嚴重的腐爛枯死,倖存病苗葉鞘內有深褐色病斑。

穗期癥狀:水稻齊穗後乳熟期的綠色穗直立,染病穀粒初現蒼白色似缺水狀萎凋,漸變為灰白色至淺黃褐色,內外穎的先端或基部變成紫褐色,護穎也呈紫褐色。

每個受害穗染病穀粒10-20粒左右,發病重的50%以上穀粒枯死,受害嚴重的稻穗呈直立狀而不彎曲,若能結實多萎縮畸形,穀粒一部分或全部變為灰白色或黃褐色至濃褐色,病部與健部界線明顯,個別穗長有菌毛或菌絲。

?細菌性谷枯病發病規律

初侵染源水稻細菌性谷枯病可經由稻種傳播,帶菌種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浸種催芽時污染健康種子 ,在育苗期間感染髮病,腐爛枯死。

在氮肥較大的水稻田塊,水稻的穎花組織都比較嫩,如果水稻開花時,特別是穎殼張開的時候,如果有高溫大風和陰雨大霧天氣,就可能造成部分水稻穎花內穎,或花粉柱頭及水稻穎殼,侵染細菌或真菌,在水稻灌漿初期,逐漸發病,變成白粒或半白半褐稻粒。

再次侵染時期一般在水稻破口期至抽穗期的7-10天,癥狀表現一般在齊穗後4-5天 。

?細菌性谷枯病的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一是種子消毒處理。

二是水稻抽穗揚花期避開高溫天氣,所以適當延遲播種可以避免水稻抽穗開花期與高溫天氣相遇,從而減輕病害的發生和危害。

三是合理進行水肥管理。施用氮肥太多是大多數病蟲害嚴重發生的重要原因,後期嚴格控氮肥。

四是減少初侵染源,及時清除病田間的殘留物。

(2)化學防治

水稻穀枯病不同於水稻粒瘟,但谷枯病與水稻粒瘟引起的水稻減產具有同一性,所以及時防治還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採用稻瘟靈或75%肟菌酯·戊唑醇(耘彩?)即刻治療。(當病症出現時才噴葯防治,已錯過了最佳防治時期,防治效果很差或幾乎無防治效果)

防治時間:打第一次葯為破口前5-7天、齊穗後施第二次葯。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的用藥建議是:75%肟菌酯·戊唑醇(耘彩?)+46%CU(OH)2、12.5%烯唑醇+25%咪鮮胺、10%苯醚甲環唑+33.5%喹啉銅復配劑可兼防稻曲病、穗腐病。

其他藥劑:2%嘉賜黴素溶液(kasugamycin)25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5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53.8%可殺得2000干懸浮劑1200倍液。

#完#

責任編輯:雲眾君

可能你還想了解

KNOW MOR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眾地 的精彩文章:

水稻「褐變穗」主要原因是什麼?該怎麼用藥防治?

TAG:雲眾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