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一位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志願軍,他的事迹名垂青史
中國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展現了艱苦奮鬥、堅強不屈的中華民族精神,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在面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中國志願軍沒有怯弱,而是更加愈挫愈勇,面對比自己裝備後勤強的美軍,中國志願軍展現了中華民族守衛國家時的英雄氣概。
1950年10月,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一共經歷了五次大的戰役,小型的戰役無數,志願軍依靠有序的夜間作戰和連續伏擊等戰術沉重打擊了美軍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信心,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入朝作戰後,首先的是三五四團進行的一次對南朝鮮軍地的伏擊戰,在這次戰鬥中,斬獲頗豐。而後世三六零團進行的一場艱苦卓絕的阻擊戰。南朝鮮軍隊依靠美軍的炮火和大量的坦克、戰鬥機向中國志願軍的阻擊陣地發起衝擊。
間洞南山是橫在雲山到熙川、雲山至溫井兩條公路交回處的一座100多米的山崗,這個高地扼守這南朝鮮軍隊的必經之路,成為了戰場雙方攻守的焦點。在長滿密集馬尾松的山崗上,一個連的中國士兵頑強放手,打退了南朝鮮軍隊的無數次進攻,南朝鮮軍隊軍官對志願軍阻擊的頑強程度感到驚愕。南朝鮮軍從來沒有遭遇到如此有戰鬥力的阻擊部隊,在多次進攻失敗後,南朝鮮軍隊開始依靠強大的火力,飛機和坦克進行轟炸。中國志願軍在猛烈的炮火下依舊堅守,戰鬥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戰鬥在最嚴峻的時候,20多名南朝鮮士兵已經爬上了山崗的一側。然而南朝鮮軍隊沒有料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守在工事里的衣衫破爛的士兵從工事中站了起來,懷裡抱著一個爆破筒,幾乎是面帶微笑向他們走來。南朝鮮軍隊還不知道向他們走來的是中國志願軍,他們只看到中國志願軍的這名士兵眼睛非常明亮,讓他們不自覺的想到了在戰爭中寧死不屈的人。中國志願軍走到了南朝鮮軍隊的面前,懷中的爆破筒爆炸,南朝軍隊已經逃跑不及。
這位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士兵名叫石寶山,他也許是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中第一位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士兵。石寶山的戰友看到了這個情景,擦乾了眼淚,吶喊出震天的怒吼,再次把南朝鮮蜂擁而上的士兵趕了下去。


TAG:歷史百家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