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零三:一場戰略決戰,陸遜為何能取得完勝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零三:一場戰略決戰,陸遜為何能取得完勝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劉備去世之後,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輔政,孫劉兩家化干戈為玉帛,恢復了孫劉聯盟。為了處理好與蜀漢的關係,凡是涉及兩國之間的事宜,孫權都事先徵求陸遜的意見,為此孫權還專門製作了一枚自己的印信放在陸遜那裡,凡是孫權給諸葛亮的信件,都先派人交予陸遜過目,如果陸遜發現有不妥之處可直接進行改動,然後加蓋這枚印信送給諸葛亮。

隨著吳、蜀關係的迅速回暖,陸遜的中心也從之前防禦蜀漢轉入對付曹魏隨時在西線對東吳的威脅上面。自夷陵之戰以後,曹魏與東吳的短暫聯盟關係破裂,曹丕分別於黃武元年(公元222年)、黃武三年(公元224年)、黃武四年(公元225年)先後四次向東吳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均未獲成功。

黃武五年(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逝,其子曹睿繼位,孫權認為時機已到,下令主動在荊州地區向曹魏發動進攻。東吳鄱陽太守周舫奉命向曹魏大司馬、揚州牧曹休送去一封詐降信,希望得到曹休的接應。曹休果然上當,率領十萬大軍前往皖城,同時剛剛繼位的魏明帝曹睿又命令司馬懿和賈逵分別向江陵、東關與曹休三路並進。眼看曹魏中計,孫權於同年八月親自坐鎮皖城,授予黃鉞並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領西線的軍隊及孫權的禁衛部隊向曹軍發動進攻。

曹休統帥的魏軍主力在出兵之後不久發現中計,但是曹休自恃兵馬眾多,企圖利用這個機會展開決戰以消滅西線吳軍主力。戰鬥開始之後,陸遜以部分兵力迂迴至吳強口地區以切斷曹軍退路,同時以左右督朱桓和全琮和自己一起各自率領吳軍主力三路出擊,將曹休伏兵擊潰,接著又在石亭追上曹休主力並展開決戰。

在這場戰鬥中,陸遜大獲全勝,斬殺、俘虜曹軍一萬多人,繳獲曹軍運輸車輛兩萬餘輛和曹休大軍幾乎全部的軍用物資。如果不是賈逵及時趕到夾石將深陷重圍的曹休救出,曹休幾乎命喪陸遜之手。曹休僥倖逃脫之後,羞愧難當,不久之後便突發重病而亡。

而陸遜在取得石亭大捷返回武昌之後,受到了孫權的隆重歡迎。孫權還將自己御用的華蓋賜予陸遜。孫權稱帝之後,又加封陸遜為大將軍,令陸遜輔助太子,掌管荊州及豫章、鄱陽、廬陵三郡事務,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吳在長江上游的最高軍事統帥。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六零:孫權想讓諸葛亮投靠江東,為何遭諸葛瑾拒絕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二八:法正說出一番話,終於讓劉備下定決心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