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孩子總是「知錯不改」?也談談同理心的培養

為什麼孩子總是「知錯不改」?也談談同理心的培養

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怎麼教孩子「學會道歉」的文章,收到了幾個媽媽相似的反饋,很多時候孩子玩著玩著就喜歡打一下別人,即使告訴孩子這樣別人會痛,孩子似乎也無法真正的聽進心裡去,就算當下說了對不起,下一次事情還是照樣發生,比如下面這個媽媽就為此很困擾: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涉及到「孩子能否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並加以改正」,更是孩子「同理心」還不夠成熟的一種體現,孩子沒有辦法對他人的狀態感同身受,無法體會到「被打的一方」有著怎樣的心情,所以沒有辦法對自己的行為做出真正的改變。

很多父母糾結於當下就要「糾正孩子行為」,但其實對孩子「同理心」的培育才是癥結所在,這是回歸本質解決問題,也是需要長期滲透的事情。

在「優陪會員計劃」社會能力的理論課中,有一節我專門和大家分享了同理心的要素、誤區,以及通過案例講述了我們如何在生活中用遊戲幫助孩子建立同理心。

今天想把這節課的筆記要點分享給大家,看這篇文章,需要拿好紙和筆,和我一起做幾道測試題。正式的視頻課程時長是25分鐘,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加入我們的「優陪會員計劃」直接觀看。

01

第一部分:同理心的關鍵要素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將心比心、感同身受、換位思考這些詞都像有著溫度一樣,予人溫暖,同理心也如此。同理心是理解和響應他人經驗的綜合能力,也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客觀地理解對方的內心感受,並傳達給對方的溝通交流的方式。

下面大家可以一起做兩個測試題來理解同理心的深層含義。

「同理」和「同情」是一回事嗎?

問題1:你帶孩子去外面玩,孩子看到別的孩子在哭,自己也哭了起來,請問這是一種?

A:同理心 B:同情心

問題的答案是A,當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難過哭泣時,自己也哭起來,其實就是孩子同理心的一種體現。

同理心產生聯結,同情心卻使我們失去聯結

一個缺乏同理心的「同情行為」從表面上看,是在幫助別人,但實際上,他人卻感覺不到我們的那份理解和接納,可能覺得我們在居高臨下地施捨,這些也許不是我們的初衷,但卻會讓彼此之間的產生誤會。(戳文章了解怎麼站在孩子角度有效溝通:孩子總是不聽話?也許我們需要換一種方式表達)

在我們和孩子發生衝突時,是講道理還是談感情?

問題2:家裡多了一個小嬰兒要照顧,全家人都忙前忙後的,這時候大兒子也主動要照顧嬰兒,但沒把握好力度,手「啪」的一聲打在了小嬰兒的臉上,兩個孩子都大哭起來。這時候,你會說:

A:你怎麼那麼不小心啊,要注意一點力度哦,弟弟還小,容不得半點馬虎。

B:媽媽看到你其實很想照顧好弟弟,但你現在還不太會,你以後掌握了再來照顧弟弟吧,不急啊。

C:看到弟弟哭你也嚇到了對嗎?媽媽看到了你很想照顧好弟弟,你也沒想過會不小心打到弟弟的。

當孩子做出了不好的行為,我們自然是需要引導的,但有時候講道理失效,問題就出在了我們給孩子引入道理的節奏上。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就可以及時地和孩子同理行為進行認定:

「你也沒想到會不小心打到弟弟」

「你也嚇到了」

「我看到了你很想照顧孩子」。

這幾句簡單的話背後,其實就是在肯定孩子的同理心。

GIF

孩子進行同理的過程是循序漸進進行的,他們需要先「看到他人」,才能」體會「他人的感受,最後才會」採取行動「試圖幫助他人。

所以不管孩子當下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我們需要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部分,持續觀察孩子善意的行為,再引導孩子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正確的做法又是什麼。(戳文章了解具體方法:連話都說不清的小寶寶,高情商培養的關鍵在這裡)

如果孩子做錯了,每次最先接收到的就是指責和批評,反而會很難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即使承認錯誤,也是一種討好父母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說過的事情,孩子還會一次次的做錯的原因。

02

第二部分:如何幫助孩子擁有同理心?

孩子早期的道德觀的形成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發展規律,道德行為和其他行為一樣,都是通過強化和模仿形成的。

孩子會觀察並仿效我們的好行為來學會道德行為,比如分享、助人或安慰一個不愉快的遊戲夥伴等。

一旦孩子通過社會模仿感知並且接受了這些親善行為的合理性,孩子會更願意關注、並接受親社會行為。(戳文章了解孩子的學習路徑:拉開學習差距的內驅力,為什麼培養起來那麼難?)

下面也分享下如何分階段地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第一階段:你需要在生活中逐步擴展孩子的認知範疇,讓孩子逐漸明白,原來這個世界除了我之外,還有其他的事物、其他的人、其他的關係存在。(戳文章了解情感缺失型的人是怎樣的:我知道你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第二階段:你可以從事實、想法、感受、如何做,這4個方向引導孩子思考,從孩子2歲半就可以做起來了。(戳文章了解具體的方法:這套「讀心術」,每一個爸媽都需要了解)

事實: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想法:第二個問題是「你是怎麼想的?」

感受:第三個問題是「你有什麼感覺?」

如何做:第四個問題是「你準備怎麼做?」

第三階段:等孩子再長大了一點,快3歲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注意到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戳文章了解怎麼引導孩子認識自己和他人:如何教孩子認識自我?從這份活動清單開始)

GIF

03

遊戲推薦:同理心培養的親子活動

遊戲一:《情緒遊戲:站在哪一邊》

遊戲目的:幫助孩子跳脫自我中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我們猜測的和別人的想法有可能是不一樣的。

遊戲二:《聯合遊戲:一起玩圈圈》

點擊可免費觀看遊戲1和遊戲2完整視頻

遊戲目的:讓孩子在與同伴的平等交往中,感受他人理解他人,產生更多協商與合作,促進社會能力的發展和社會技能的提升。

前兩天看到一個有關「同理心」的TED視頻,講者是哈佛醫學院精神學科的教授,她一直在研究移情與關係科學(Empathy & Relational Science Program),她在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坐飛機的一次經歷讓我特別動容。

有次她坐的飛機剛起飛,大家都開始準備休息、或者看書的時候,有個小嬰兒突然地哭鬧起來,打破了機艙的安靜氛圍,這個場景大家是不是都經歷過(捂臉)。

她說,在飛機上看到過人們各種各樣的反應,有的給小baby的父母投去同情的目光,有的人顯得很不耐煩,如果孩子繼續哭下去,估計就有人站起來發脾氣了。

但唯獨那一次,她碰到一個3歲的小男孩,做出了她意料之外的舉動,讓她對研究人類的「同理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時,那個小男孩從自己的座位上爬下來,蹣跚地走到小嬰兒的旁邊,把自己的奶嘴遞給了對方。她說:

這樣的「被看見,被聽見,和需求得到回應」不正是我們每個人在人際關係中所希望的嗎?

而這,就是同理心的本質。

就像文章一開始那個媽媽的困擾,如果我們希望讓孩子學會顧及他人的感受,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需要的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幫助孩子接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只有平和地接納差異,孩子才會去除自我中心主意,傾聽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對方進行真正有效的溝通。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給到孩子將心比心的細節滲透,比如和孩子討論爸爸媽媽喜歡什麼,自己喜歡什麼?和小夥伴準備他們喜歡的小禮物等等,都能幫助孩子養成觀察他人喜好、接納差異、從他人角度思考的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芽研究所BUD 的精彩文章:

孩子睡前的壞習慣難改,也許換個視角就解決了

TAG:萌芽研究所B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