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在外被虐待後會表現出什麼特徵?家長發現後應該怎麼處理?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在外被虐待後會表現出什麼特徵?家長發現後應該怎麼處理?一起來看看吧

虐童事件一次次被揭露,社會一次次掀起波瀾,媒體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聲,欣慰的是,虐待行為及時被制止,施虐者受到了處罰,被虐兒童不再受到傷害……但,這一切真的就畫上句號了嗎?

那些受到虐待的孩子、心碎的家長,誰可以繼續幫助他們做正確的心理疏導,帶他們走出受虐陰影,撫平心中的傷?

很多家長都想了解一下,如果自己的寶寶在外被虐待後會有什麼反常表現,作為家長發現孩子被虐待以後應該怎麼處理?

孩子是否出現較為明顯的行為舉止變化。這些變化有可能是某種行為傾向忽然加劇或增多,比如說開始變得更有攻擊性、原來不毀壞玩具但是現在開始嚴重破壞玩具;也可能是某種行為傾向減少,比如忽然變得不愛說話、不愛吃飯,變得內向孤僻不願意和同齡人玩耍。

受虐兒童的反應,因為年齡、性別以及家庭和學校環境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情況。籠統來說,外傷是比較容易察覺的受虐特徵。如果是嬰幼兒,父母幫忙洗澡,若陰部出現紅腫或者生殖器、肛門等位置出現不明的性病癥狀、感染或者傷痕也是受虐特徵。另外也有可能性侵發生是以強迫口愛的方式,如果遭遇這一類性侵,孩子口腔也可能會有不同尋常的傷痕等癥狀。

情緒上起伏不定,暴躁,容易發脾氣等,易怒、極度敏感等,懼怕父母,容易有恐懼感,自卑、自責、焦慮等等。

心理上,受虐兒童也會因為遭受的暴力嚴重程度不同,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美國疾病預防中心的報告指出,在嬰兒期或幼兒期的虐待和忽視可能導致大腦區域形成和功能不正確,對認知和語言能力,社會情感發展和心理健康產生長期的影響。

和孩子好好地談一談。儘可能幫助孩子把自己遭受到的創傷經歷表達出來,同時允許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抒發自己的情緒。而父母,只需要作為一個傾聽者,容納孩子的情緒。很多時候,這種表達本身就會產生修復的作用,而一味的迴避、壓抑或是隱藏自己悲傷的經歷,只會讓這些創傷更難被消解。

傳遞給孩子力量。父母一方面要告訴孩子,家人一定會堅定不移地保護他們,會始終站在他們一邊,另一方面也需要教給孩子一些途徑和方法,讓他們知道如果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可以向誰求助、可以怎樣躲避。正是這些方法,會帶給孩子一些控制感和力量感,讓他們相信暴行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自己也並不是完全無依無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熱胖 的精彩文章:

同樣是從《偽裝者》走出來的女星,為什麼親了胡歌都沒火?答案其實很簡單
長期蒲公英泡水喝,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TAG:影視熱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