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瀟水版11 戲太師侍婢呂布懷懼 助司徒除凶奉先立功

三國演義-瀟水版11 戲太師侍婢呂布懷懼 助司徒除凶奉先立功

袁紹算是佔穩了冀州,獲得了自己朝思慕想的「方面」。

其實,有比冀州更好的「方面」,那就是陝西的「關中」。

當時已經有了圍棋,所謂「金角銀邊草包肚」,這是下棋者的常識,用於爭天下這一盤棋也適用。中國的邊比肚好,袁紹描述的「方面」就是北邊,北邊居高臨下,可以俯衝中原。東邊不夠好,因為山東背靠大海、地勢平坦,一不小心就被人打到海里去了。南邊的荊州揚州也不夠好,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從先秦和秦漢的歷史看,基於南邊做大本營進而奪取天下的實例還沒有。西邊則最好,中原以西的陝西這塊地方號稱四塞之固,中間是沿渭河的長條平原,四面四面被群山和黃河圍繞,表裡河山,易守難攻。四面群山中都有關塞,東為函谷關,東南為武關,等等,所以陝西腹地又號「關中」。

總之不要在中間(中原)立足,因為這裡是四戰之地,東西南北四邊的人要打對方,都得先打中間的人,在中原是四面挨打。

相比之下,西邊陝西的關中最好,以富饒的陝西關中基地作為戰略依託,向東就可以出函谷關隨時攻打中原,攻打不利,隨時又可以退保關中。當初劉邦爭天下,就是以蕭何守陝西關中,作為軍糧和給養的大本營,自己則帶著眾將逐鹿中原。

公元191年四月以後,董卓就是逃遁到了陝西關中。董卓在長安營建自己的新窩,執行了的是一句老話:「Bend or Break」,你不是磕頭屈服,就是被打斷脊樑。

董卓看了看,覺得從前的太尉張溫模樣長得很討厭,一貫跟自己過不去,就把張溫用竹板活活笞殺了。太尉也是「三公」之一啊。至於長安地區原有的豪門望族,就給他們捏造一些叛逆的罪名,抄斬了若干家,殺了數千人,自己方才覺得安樂了。他在長安旁邊二百五十里,修築了一個城堡叫做郿塢,高度和長安城一樣,城牆厚度七丈(十六米),把自己一家老小、親兵衛隊、二三萬斤黃金、八九萬斤白銀、堆積成丘的珍珠美玉錦綺奇玩,和可以吃三十年的穀子,一起住進去。每當坐在珍寶堆前吃飽了穀子,他就摸著自己的肚子說:「我事成的話,就雄踞天下;事若不成,守在這裡也可以堅持到我老死啊!」

他跟袁紹一樣,以為山川之險峻可以保社稷。

城固了,人心還得固。為了不讓內外的人造反,董卓就製造恐怖嚇唬公卿百官。董卓平時不去長安,生怕自己被人算計,所以文武百官都是去他的郿塢上朝言事。一次,他在郿塢的城門外招待朝廷百官。是在大帳子里。當時的大官僚特別奢侈,覺得老百姓不配看見自己,董卓不但設了帳子,還用長長的幔布(地面立柱,柱間牽繩,繩上掛幔布)把通向城門的大道都給遮封起來,叫做步障。順著步障走向宴飲的城外大帳。

喝著喝著,有部將來報:「從北方招安來了數百山賊,請求進城。」

董卓說:「不用進城了,就拉進帳來殺掉。」

於是,一群幾百人被拉進了這大帳子,就在座位之間,把這幫人割掉舌頭。這樣可以避免待會疼的時候亂叫討厭。緊接著,先把他們斬掉手腳,再鑿穿眼睛,然後都往大鍋里扔進煮。那些沒來得及被扔進鍋里的,或者是從鍋里跳出來的,瞎著眼輾轉反側在杯案間。百官各個戰慄蒼白,筷子都掉了,而董卓飲食自若。

從此百官怕極了董卓。

董卓手下的諸將,有言語稍微差錯的,就被斬戮於面前。

就這樣,董卓俘獲了人們臉上的敬畏,而沒有俘獲人們的心中的景陽。

大約是怕人家來複仇吧,於是董卓就讓呂布當自己的保鏢。

呂布有一天到董卓府里玩,看見一個侍婢,身段嬌媚,顧盼間艷色四散。呂布說:「剛才我走過去的時候,對你很有印象啊,能不能留一個名字給我啊?」

侍婢說:「對不起,老爺規定,不許給陌生人留名字。要不你再問我一遍。」

呂布問:「你好,你叫什麼名字啊?」

侍婢說:「好了,咱們說過一次話了,不是陌生人了。我的名字叫房裡頭的,請問你是誰啊?」

「啊?就這個名字啊。我嗎,我是風流自賞,貌比子都,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千古傷心,萬里雪飄,雪須遜我三分白,梅卻輸我一段香,常認為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的包頭帥帥男——呂布啊!」

房裡頭的一下子就暈了,當即跟呂布好上了。兩人經常跑到青翠起伏的西安城郊外的秦始皇兵馬俑、周文王靈台、西安事變張學良兵諫處這些景點去遊玩,玩累了就鑽進麥子地里歡快地打滾。

不過,因為地位實在低,只是一個侍婢,所以這個女生叫什麼名字,我們真的不知道。

呂布跟她愛得轟轟烈烈、顛三倒四、死去活來。

由於呂布在愛情中太得意忘形了,就忘了給董卓的車做保養了——大約是這樣的事吧,也許不是,總之是一件小事,沒有稱了董卓的意。董卓脾氣大極了,當下暴跳如雷,發怒吐氣,聲響動天:「哇呀呀!龜兒子為什麼五百公里沒有保養!!!!——!」說完跳向兵器架,拔出一支手戟(就是短柄小戟,步兵可以用於投擲敵人的)朝著呂布就給發射過去了。

呂布輕舒猿臂,運著氣來了個燕子側傾旋,橫身飛出,以手撥著手戟的刺翅,貼身避開。董卓還不解氣,又把另一支手戟飛出來,呂布陡然間把身子拔起,急速繞體軸自轉,連轉了二十多圈,越轉越高,又折往橫向著平移,無聲無息地落在數丈之外——這不是呂布,這是飛碟。董卓一看呂布輕功如此驚世駭俗,就去搬兵器架上的月牙鏟,鏟子太沉,呂布已經撲身跪倒跟前,口中連喊:「太師饒命,太師饒命,以後我每三百公里就保養!!」

董卓啪啪捶了呂布兩拳:「狗才,你再敢藐視老夫,老夫就扒了你的狗皮!」旁邊一干人趕緊過來勸慰,都喊太師息怒。董卓方才慢慢消了氣,然後哈哈大笑道:「我脾氣爆,你們都是知道的。呂布,以後你記著按時保養啊。呵呵,我最恨別人犯不該犯的小錯誤了。呂布你不會記仇吧!」

呂布咚咚地磕頭道:「每兩百公里就保養!每兩百公里就保養!」

「我是問你,你會不會記仇?」

「太師待我恩若父子,兒子怎麼會記恨老父。只是怕父親氣壞了身子。」

董卓方才哈哈大笑。拉著呂布出去玩去了。

當時(秦漢)的人都是很有骨氣的,呂布雖然口上說了這些奴才性十足的話,心中則暗生羞恥,陰私里怨恨起了董卓。董卓竟為這麼一點兒小事兒不如意,就要殺我。

而跟房裡頭的私通的事,呂布更是心中戰戰兢兢,如果老大知道我該保養車沒保養,凈保養他的美姬了,那就不是手戟來扎我了,非下我油鍋不可。

呂布交往的人比較廣泛,當時的司徒王允也喜歡搜羅人才。王允本是從前大將軍何進任用的河南尹,被董卓拔為了司徒,兼錄尚書台事務,是朝里僅次於董卓的大官了。王允是并州(山西)人,跟呂布同州,自來就有親切感,又見是個知名的壯健傢伙,就花了很多錢來結交呂布,所以倆人關係很好。

這一天呂布來見王允,倆人喝酒,王允望著呂布的眼睛,看見在那兩個孤獨的窗口,擠著重重疊疊的陰沉情緒,就問:「亭侯怎麼不太愉快,是不是對這個牌子的酒不敢興趣?」

呂布嘆了一口氣,聲音很大,彷彿要把屋頂嘆塌,砸死自己從而同歸於盡似的。王允再三催問,呂布就揚起玉臉說:「董太師因為一點小事,就差點殺了我。我怕再出些什麼事,小命說不定哪天就沒了。」

王允追問,呂布就把細節說了。王允就說道:「您是天下英才名將,卻被董太師像奴婢一樣廝罵捶打,當眾受了這樣的恥辱。古人貴使臣以禮,使士以誠,你的主子卻這樣無禮無誠。俗話說士可殺而不可辱,我若是你,不如一死了之。」

呂布又嘆了口氣,天花板上的粉末就掉下來了,掉進紅漆木的耳杯里,呂布一揚脖把它喝了。

王允說:「我聽一些大臣們在暗中計議,說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靈,人神共憤,罪惡貫盈,幹得壞事夠一串了,該當落敗了。大臣們都在密謀殺他呢!」

呂布又竟不語。

王允又說:「大臣們說,殺董卓不難,只是怕他身邊的呂布壯勇,保著董卓為虐天下,可惜也可怕啊。」

呂布說:「真的有此事嗎?」

王允見呂布眼中並無憤恨那些大臣的意思,就抖開膽子說道:「大臣們都講,如果呂布肯反正,殺了董卓,上報聖君,下紓國難,大臣們願意保奏呂布為將軍,假皇帝節杖,儀比三公,進封溫侯,食邑溫縣,秉持國政。」

呂布一貫是個志向遠大的人,一見說是能位極人臣,秉持國政,而且匡扶天下正義,就覺得自己沒有理由拒絕這麼好的偉大提議了。

他對王允說:「確實有這樣的事嗎,明公不會是騙我?」

王允說:「誰會拿這掉腦袋的事開玩笑啊,不過這不關我的事,我只是聽說,賢弟不要把我扯進去啊。」

呂布喝完酒,回到家裡,前思後想,覺得如果真有殺董卓的事,自己效力其中,確實是名利雙收的事。於是就不猶豫了,跑去又找王允,問道:「前天喝酒說的事,明公講的是真的?」

「真的假的我不知道,你希望它是真的假的。」

「我希望是真的。」

「哈哈,那就是真的!」

「你不要羅唆了,快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允看呂布確實是有意思了,於是就講到:「賢弟真願意做這件大事嗎?我也不惜身家性命了,實話相告,正是我和僕射士孫瑞在策劃殺董卓的事。呂英雄若能轉為刀鋒,為國立功,我擔保從此我文你武,共掌國政。」

呂布說:「只是······,我和董卓好比父子,以子殺父,這將奈何?」

王允說:「你自家姓呂,並他的骨肉。他用手戟投你的時候,如何還有父子之情。」

呂布就再不遲疑了,折箭為誓。

這時已是192年,就是公孫瓚界橋大戰轉過來的次年。

這年的四月初夏,長安的天氣相對熱的早,草和莊稼早就綠了,好像綠色的桌布一樣鋪在檯子上,預備為人類變出又一年活命的筵席。漢獻帝一直因為季節變換而得了一場病,終於到了這時大愈了。按照古制的禮儀,朝臣們要大會未央殿慶賀。

董卓也駕著超過臣子標準的金華皂蓋車,從郿塢出發了。結果這些馬(大約六匹)的腦子有一種特殊的生物設備,感受到了長安城內有殺氣——可能那裡皇宮北掖門內十幾個站立持利刃的勇士的腦電波,被大馬的腦子接收到了。於是馬們就驚了,扭著脖子往後跑,駕駛員扭不過大馬,一下整個車子翻到泥溝里去了。董卓穿著漂亮的朝服,全給泥巴裹得污爛了。只好返回郿塢去換衣服。

他的媳婦歲數小,特迷信,對他說:「今天好像不吉利,馬們都有感覺,我勸您不要去了。」

董卓說,不,馬和虎這兩樣東西說的都不準,它們都馬虎。

董卓還是又出去了,不過還是加了小心,從郿塢到長安城內的皇宮,二百里路,全程用軍隊夾道排開,左邊是步兵,右邊是騎兵,層層周匝,又讓呂布等人在自己車前後奔走護衛。

走近皇宮門的時候,馬們感覺殺人信號更加強烈,馬腦袋實在受不了了,又驚了,扭著脖子又跑。董卓這回也懷疑了,也許我老婆說的對的。「傳令,大隊後隊變前隊,我們回郿塢去!」董卓說。

呂布急了,拖一桿長矛,催赤兔馬搶到近前說:「義父,有我呂布一桿長矛在此,就算有危險也不怕。既然已經都快到了,看看皇帝也好。」

董卓覺得有道理,就說,好,繼續前進。

董卓的車開進皇宮門,騎都尉李肅帶著十幾個勇士,挺戟就從門後頭刺過來。戟這東西三四米長,最適合刺車上的人的,戟尖的基部還有橫安裝的一個橫枝,可以鉤割車上的人的腰。李肅一戟正刺中董卓肚子,董卓一鼓肚子,氣運丹田,喊一聲嗨!戟竟然刺不進去。不是董卓氣功超群,是他朝服裡邊穿著高級皮甲,因為是犀牛皮質地,雖然不厚,卻堅韌難以穿透。

李肅把大戟一收,攔腰來鉤董卓的胳膊,董卓的胳膊上卻沒有甲,當即受傷,並且身體失去平衡,竟被鉤下車來,胳膊也骨折了,趕緊回頭大喊「呂布何在?」

呂布大喝一聲:「某在此,奉詔討賊!」說完催馬就往前面擠。別的侍衛都不明白,不敢攔擋,董卓大罵:「庸狗敢如是邪!(狗才竟敢殺我啊!)」他喜歡罵人是狗。

不等話音落完,呂布催馬已到,從馬上,一矛刺中董卓咽喉,朝下面喊道:「列兵甲,快過去砍!」列兵甲過去,砍掉董卓頭顱,抱在懷中,如電飯鍋那麼大,列兵甲喜得好像得了大獎一樣。

後邊總辦秘書田儀和董卓的大內主管(蒼頭)本能地跑往董卓屍體前去看,一看沒救了,輪兵器就朝呂布扎,被呂布又刺殺之。呂布這一次用的是矛,而有時他也用戟。李肅則是用戟。其實戟比較笨拙,不適合騎馬打仗的人用,戟枝容易跟對方兵器鉤纏起來。矛適合穿刺,在馬上擎著正好借馬力穿別人。

呂布隨後撥馬,手舉一道赦書,往後面的軍隊里狂奔,一邊喊道:「皇上詔書在此,董卓謀反已經伏誅,將校士卒全部赦免無罪。」

士卒們聽了,皆大喊萬歲——表示高興。萬歲一詞這時還不是拜見皇帝的專用贊語。百姓們聞訊,都歌舞於道,好像過節一樣快活。

很多長安士女,因為被董卓發行劣質錢而搞得米價騰貴,一斛(十斗)穀子賣數十萬錢,合數十斤黃金,於是這時都賣了家藏的珍珠美玉,去買來酒肉互相奔走慶賀,擠的填滿銜肆。估計很多人都要拚命地那個和生孩子,然後把自己的孩子命名為新生、建漢、振漢。一個人死了,被大家這麼慶祝,這人真是白活了,太該死了!

從前評定黃巾的皇甫嵩,一直是在陝西屯紮,但早沒了兵器,漢獻帝當即下詔,命皇甫嵩帶領宿衛兵去進攻郿塢。董卓的弟弟正在那裡守著呢,被皇甫嵩越城攻入,母妻兒男孫女,被殺得孑遺不剩,盡滅三族,收得了郿塢中黃金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其餘金錦綺素奇玩,積如丘山。

董卓九十歲的老母,身體還硬朗,自己走到塢門口,說:「能不能商量一下,饒我老太太不死啊?」憤怒的士卒群眾還是把她殺了。朝廷中的董卓黨羽也被逮捕處死。

袁氏家族從前被董卓害慘了,袁隗、袁基兩家數十口被滅門,於是袁氏門生們就跑到郿塢,把董卓家族的人的屍體全燒了,揚灰於路。

而董卓自己的屍體被拖到了長安農貿市場里,當時天已經熱了(西安和中原是一個維度,且是盆地,四月是古歷,已熱),董卓是個大胖子,一身的油脂都流淌到地上去了。守屍官吏就把一個大蜡燭芯,插在董卓肚臍里,當作燈,光明徹夜達曙,如是積日。

註:《三國演義》上對這段的描寫有眾所周知的不同,就是出來了一個美女貂禪,是王允家的使女,長得閉月羞花,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呂布到王允家來玩,立刻淹沒在她的美麗當中,好像溺水一樣窒息,從此愛的要命,王允答應嫁她給他(其實,溺水和戀愛原本差不多,難怪管戀愛叫泡妞呢)。不料,王允故意使壞,偏把貂禪又嫁給董卓,說是董卓硬搶去的。呂布就恨了董卓,暗中找貂禪私通,被董卓在鳳儀亭發現,氣壞了,拿戟來投擲呂布。呂布因此終於產生殺機,加入革命團隊,充當了刺殺董卓的急先鋒。

這就是王允巧使連環計,董卓大鬧鳳儀亭的故事,雖然波瀾起伏,但是有不可信之處。王允兩嫁同一個女人,難道不會被呂布、董卓兩個梟雄識破嗎?史料上沒有這個故事,也沒有名叫貂禪的人,倒是有人說貂蟬是指胡人的帽子云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敢與君主對罵的宦官,連太后都得禮讓他三分,死後被追封為上將軍
斷案如神的包拯,在歷史上只判過一個案子?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