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市慧慈醫院:醫學界發現老年痴呆症新靶點?

北京市慧慈醫院:醫學界發現老年痴呆症新靶點?

這是一項激動人心的重磅科研成果,論文發表在2018年7月25日的學術期刊《自然》上,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學者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神經疾病的潛在發病機制,為康復找到了新的靶點。也許,這次人類可以真正地宣告,終於要有可靠辦法啦。

老年痴呆一直是困擾人類健康的一大難題,北京市慧慈醫院老年痴呆醫學中心也一直致力於老年痴呆的臨床科研工作,就近日業內學者公布的關於老年痴呆症的新發現,醫院也在跟進中,希望此舉有助於推動國內老年痴呆診治的進展,實現老年痴呆診療領域的新突破。

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預計到2030年將有7470萬患者,而我國目前患者人數已超800萬。記憶障礙、認知功能喪失、行為改變、失去生活能力、甚至認不出親人,老年痴呆症給個人、家庭帶來磨難,也是重要的疾病致死因素。當前,學術界對阿爾茨海默病的主流觀點認為,β澱粉樣蛋白在大腦形成斑塊是主要病因,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導致的神經纖維纏結也是相關發病機制,更悲觀的觀點則認為該病是人類為長壽付出的代價。

為戰勝阿爾茨海默病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有葯企曾投入90億美元的研發費,結果宣布所研發的新葯在3期臨床試驗中失敗。針對β澱粉樣蛋白的單克隆抗體,對癥狀改善並沒有顯著效果。這令科學界深思,阿爾茨海默病的認識基礎是不是出了方向性問題?

大腦重量只佔人體體重的2%到3%,但能耗是人體的25%,高能耗就自然會產生大量的代謝垃圾。過去認為,大腦並沒有轉運代謝物的淋巴系統,是通過腦脊液循環來清理代謝物的。清醒狀態,大腦繁忙工作,血流充足,腦組織膨脹,腦脊液像環衛一樣沒法工作。在休息狀態,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腦血流減少,就像城市夜間道路少了車輛和行人,大腦體積縮小3%到6%,清潔衛士腦脊液才有空間,代謝垃圾排出也多了10到20倍。這個過程如果不順暢,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就增多並陷入惡性循環。

弗吉尼亞大學的學者,在2015年就有了顛覆教科書的發現,他們證明大腦是存在腦膜淋巴管的,只是當時沒有弄清作用機制。此次的研究結果是,腦膜淋巴管是將腦脊液和間質液運送來的代謝廢物排出的重要途徑,類似於一條排污管,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就像排污管故障,從而產生了β澱粉樣蛋白的堆積。因此,腦膜淋巴管才是對抗阿爾茨海默病的靶點。

研究人員發現,腦膜淋巴管就像是大腦中的VIP通道,轉運的是腦脊液和間質液運來大分子物質,其中就包括β澱粉樣蛋白,而其他代謝廢物是從血管旁路清除的。腦膜淋巴管是將大分子代謝物運送到頸部淋巴結,讓那裡的免疫細胞接著清除。這又和環衛工作類似,環衛工將垃圾打包,由車運走,人家並不負責最後的垃圾焚燒。但是,環衛不開工,垃圾站就很快堆滿啦。

在研究過程中,先向小鼠的腦脊液中注射光動力藥物,消融腦膜淋巴管,結果導致大量有害蛋白物質聚集,並誘導出小鼠的認知障礙;接著,設計出含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小分子凝膠,來增加淋巴管對大分子物質的清除能力,結果腦膜淋巴管流量提高,運送大分子物質的效率顯著增加,並帶來腦灌注回升,小鼠的學習與記憶能力也出現提高。

研究結果說明,認知能力與腦膜淋巴管清除大分子代謝廢物的能力息息相關,腦膜淋巴管是腦脊液和間質液與免疫系統的橋樑。這樣,恢復並增強腦膜淋巴管的功能,就成為預防和診治阿爾茨海默病的更好的方案。研究人員自信地表示,這次是時候向阿爾茨海默病說再見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 的精彩文章:

誰說中式只適合佛系老年?90後打造的新中式超美的!
老年雷神面臨生死危機,時間已經到了盡頭,宇宙滅亡該如何拯救?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