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軍銜制,粟裕落選元帥的原因,且聽毛主席為你道來
最新
08-19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政治局勢穩定以後,中央便一直致力於各方面的發展,包括軍隊更加現代化。早在1952年的11月,軍銜便分為6等12級。1955年,中央有了新的元帥軍銜制度。
不過,這個方案卻遭到了蘇聯的顧問卡蘇林的大力反對。卡蘇林認為蘇聯軍制度裡面並沒有準上將和准尉,所以中國不應該有,同時他對準將的制度也非常反對。不僅如此,卡蘇林還得到莫斯科發來電報支持他的說法。最後,中央只好妥協。一直到1955年才又最終的標準,分為六等十九級。
1955年的這種軍銜制,將軍以上的軍銜位置有限,令毛澤東非常為難。因為對祖國有莫大貢獻的人不在少數,可是位置又有限,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分配軍銜,除了要考慮個人的功勞和能力,還得配合當時的時勢背景,還有人際關係等的因素,才能令人信服。
中央更改了很多次授銜的人選名單,最後終於敲定了最終的名單。這個時候,肯定有人歡喜有人愁。據說有個老兵知道自己只是少將軍銜的時候大失所望,說要把這個軍銜牌掛到狗的尾巴上面,還有不少人也有了小情緒。
中央曾經公開過元帥軍銜的標準,按照標準,粟裕一生都在指揮各種戰事,對祖國的建設有很大的貢獻,完全符合元帥的條件。毛主席也曾經親自說不管是從功勞、資歷、才智、仁德,粟裕都當得起元帥這個軍銜。但是,粟裕本人卻拒絕了中央的三次授銜。可見,粟裕本人對名利是沒有追求的,他還對人說自己已經是大將,地位已經夠高了。如此淡泊名利,真的是很難得。


※傀儡皇帝溥儀氣勢不一般,蔣介石都遜色於他,秦始皇最為可怕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美軍想使用原子彈對付我國,主席霸氣回應
TAG:回味烏龍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