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宜信唐寧:新的經濟形勢 呼喚新的金融形勢

宜信唐寧:新的經濟形勢 呼喚新的金融形勢

8月16日,《Fintech視角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報告》發布會於北京舉行,報告由宜信宜人貸和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發布。報告充分剖析了在新舊動能轉換期金融科技如何支持實體經濟,解決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目前,中國經濟運行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時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顯,金融壓抑的存在引發城鄉和區域發展的不平衡,Fintech正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互聯網技術與普惠金融天然共通,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已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為資源配置提供了高效率的解決方案,使更多人群和區域獲得包容性增長的機會。報告還就當前行業監管特點與「逐步收緊,持續整治」趨勢進行了分析,並結合國外監管經驗,在監管模式、監管主體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進行了探討。

會上宜信創始人、CEO唐寧表示:「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新時代, 新經濟需要新金融,這個感受很明顯。過去十年到二十年傳統經濟代表的模式、代表的企業,例如像房地產、製造業,非常適合傳統金融,金融跟實體匹配就會事半功倍。但是新經濟之下,我們看到這些組織的虛擬成分越來越高,是數字化的,以無形資產為主,它的創業周期會很長,風險也很高,所以沒辦法對接傳統金融方式,這樣就必須有新的金融方式出現。例如,以數字普惠金融網貸為代表的債權方式,以及以風險投資為代表的股權融資投資方式。所以在新經濟大放異彩的時候,它對能夠支撐創新的新金融方式是有呼喚、有需求的。」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普惠金融里有相當一部分的渠道是通過P2P來完成的,這個行業遭遇了非常大壓力。唐寧表示:「互聯網金融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近幾年監管框架逐漸清晰落地,市場在經歷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大家分清良莠很重要,但也不能連水和孩子一起潑出去。」

8月16日當日還同步發布了子報告《網貸服務實體經濟》。報告認為,網貸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推動普惠金融的實踐與創新上擁有天然優勢,也形成了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包括降低邊際成本、優化用戶體驗以及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等等。尤其是在大數據技術應用領域,更是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比如其通過重構數據處理方式大幅提高風控能力,其中宜人貸蜂巢反欺詐體系是目前行業實踐的典範。

報告數據還顯示,網貸在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等群體方面的實踐成績斐然。網貸行業起始於2006年,截止2017年末,網貸行業向小微企業累計提供了超過2萬億元的貸款。到2018年6月,中國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金額已突破7萬億元。以宜信宜人貸為例,截止2018年6月,平台所服務過的131萬借款用戶中,個體戶、小微企業數量為68萬,占平台借款用戶總數的51.9%,個體戶、小微企業累計借款金額為340億元,占平台借款總額的35.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ASOS x Hello Kitty可愛大放送 井上徽章店帶你重溫櫻木花道的熱血中二
其實對「素顏」的追捧反而讓女性更焦慮了

TAG:界面 |